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身为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便被赋予了一项光荣的使命。这项使命旷日持久,意义重大,烦琐且不可逃避,这就是读报纸。香港的报业似乎较内地兴盛,区区一个小岛却有数十种报纸,每种报纸动辄每日几十万份销量,可见港人的读报习惯良好。而我之前在家中从未订阅报纸,刚开始培养读报习惯就变得十分痛  相似文献   

2.
我非常喜欢读书看报,上师范以前只忙于学习,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接触报刊,更谈不上喜欢报刊了。上了师范,学校为每个班订了一份《中国青年报》,我便有机会接触报纸了,慢慢的也就喜欢上读报了。说来也巧,我的同桌就是我班的报刊管理员,这样一来我读报的机会就更多了。每次她从图书室里拿回来报纸,我总是第~个阅读。我读完之后,才能轮到其他同学阅读。  相似文献   

3.
为了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上学期开始,我班幼儿办起了《苗苗报》 开始,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多接触报纸 每到一期《幼儿文学》报,我都给他们读报上的内容,看报上的图画、孩子们渐渐地认识到报纸能告诉他们许多原先不知道的事,学到许多新知识,于是都争着看报,回家也嚷着叫爸爸妈妈给他们读报 幼儿对报纸有了兴趣后,我就启发他们自己办报,有的幼儿问:“我们不会写字怎么办报纸呢?”我说:“不会写字,也能办报纸呀!”有的幼儿就提议:“我们画画,把想说的事画下来。”这个办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接下来,我们就做起各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子女智力发展上的投资也越来越大,小学生书、报的订阅也越来越多,人手三四份报纸已不是少数。可是这么多的报纸怎么读,如何用?这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由于小学生受识字量、理解能力和读报能力的限制,报纸的利用率并不高,有的学生只是在学校发报纸时看上两眼,便把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养成读报的习惯”,读报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要求学生了解读报常识、学习读报——浏览、略读、精读、积累资料和练习办小报。读报常识主要有:报纸的功能、报纸的版面、报纸的内容、报纸消息的来源、读报的方法、积累报纸资料、参与办报等,在读报常识中要引导学生注意:①读报的重要性。②读报方法。③读报常识和下面各节的联系,重点是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读极方法,具有初步浏览、略读和精读的读报能力。浏览、略读、精读的内  相似文献   

6.
据不久前浦东新区启新小学与新区教育科研室联合举行的“小学生订报、读报情况调查”,通过对周边学校共计480名二至五年级小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人均订报数量为2.97份,已远远超过成人个体的订报数目。在被调查的小学生中,订阅1份报纸的为18%,订2份的为26%,订3份的为16%,订4份的为40%。订报诚然好,但关键在读报,读报质量,比订报数量更值得我们关注。在调查中,发现“会读报”与“善读书”往往是一致的。一些读书成绩好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他们在抓好课本学习的同时想方设法从报  相似文献   

7.
故意犯言语错误,确实是我们经常用的一种幽默方法。记得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几个研究生有几份报纸,是学校提供的。午饭之后,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读报。这时候,发现哪份报纸在哪位仁兄手里,有的朋友就来一句中国英语(Chinglish)来冲淡一下从别人手里要过报纸来的尴尬。“让我seesee”是我听到最多的。  相似文献   

8.
明天是猪日     
我在学校学习了报纸的作用后突发奇想,决定自己办一份《吹牛报》,就贴在我家附近那个小神社的布告牌上,好让更多的人看到。我哪里知道报纸一出,跟着就  相似文献   

9.
《双语学习》2010,(7):F0002-F0002
对于许多英国人来说,看报(reading newspapers)是他们的一大爱好。英国现有人口6,120多万,而每天出版的报纸竟多达1,750万份。几乎每家每户部订有2—3份报纸。在英国,你会发现英国人吃早饭时看报纸、走路时看报纸、坐公共汽车时看报纸。如果说英国人是世界上如饥似渴的读报一族,绝对不会过分。那么,在英国哪些报纸最有影响力呢?前十位报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三实习时,我被重庆一家大型汽车装配厂聘去编一份企业报。在我的精打细造及广告策划部的鼎力相助下,报纸很快问世了。我给它起了一个动听的名字《车轮信息周报》。报纸一出笼便受到企业员工的普遍欢迎。由于我的呕心沥血,半年下来,报纸也办得越来越精致了———有7篇作品被当地日报、晚报采用,其中一篇文章被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经济类杂志相中,刊登后受到有关人士的好评。就在我开始享受成果的甘甜时,事情却在悄悄起着变化。由于报纸的影响力日益增大,领导决定,往后企业报由宣传部负责,脱离了原来的广告部。新上司姓全名玉,俗…  相似文献   

11.
天津纺织各厂业余学校,自本学期起,增添了课前的十分钟读报,以加强业校学习的时事政治知识。在读报工作进行中,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业校干部们对读报的认识不够,不重视。有的教师说「我是来教书的,读报不是我的事!」「工人不爱听这些」,表现敷衍、消极、被动态度,在思想上形成负担。甚至有一位老师对学员说「没法子,我也不愿读、上级叫读,不得不读,」有的教师愿意读,但害怕自己政治水平不高,畏首畏尾,唯恐出错。也有个别的因操之过急,一次便读好多,在学员一时答不上来问题的就说学员是「行尸走肉」。学员中也有一部份人认为「我是来上学的,不是来听念报纸的。」「读报耽误功课」,对读报采取消极或反对态度。高年级学员因大部分能自己看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机关干部,多年的机关工作使我养成了爱看书爱读报的习惯.平时读报,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报纸是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人生的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尤其对孩子来说,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不仅能开阔视野,丰富方方面面的知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水平,而且于今后人生和适应未来社会也是大有帮助的.为此,从我女儿读小学四五年级开始,我就有意识的引导她读报--让女儿从报纸上汲取有益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3.
掌中读报器     
现在我们身边的报纸越来越厚,报纸的内容丰富了,可也给人们阅读带来了不便,报纸的存放更让人们大伤脑筋。如果有我发明的掌中读报器,问题就解决了。掌中读报器外形小巧,只有人的手掌那么大。读报器的中央是一个液晶显示屏,下方是"启动"和"选择"按钮,侧面有  相似文献   

14.
报纸的故事     
一九三五年的春季,我失业家居。在外面读书看报惯了,忽然想订一份报纸看看。这在当时确实近于一种幻想,因为我的村庄,非常小又非常偏僻,化教育也很落后。例如村里虽然有一所小学校,历来就没有想到订一份报纸。村公所就更谈不上了。而且,我想要订的还不是一种小报,是想要订一份大报,当时有名的《大公报》。这种报纸,我们的县城,是否有人订阅,我不敢断言,但我敢说,我们这个区,即子镇上是没人订阅过的。  相似文献   

15.
一、灵感来自晨会课读报去年,我在班级建立了每星期二次读报的制度。开始阶段,一切均由教师一手操办,寻找落实报纸内容,课堂里朗读新闻报道,读后再联系班级工作适当提一些具体要求。一学期后,逐步放手,把晨会课读报的主角位置让给了班级的学生干部,有关事宜放手由他们负责主持。  相似文献   

16.
卖报     
那年寒假,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就想到了卖报纸.我拿上自己的零用钱去报刊亭买报纸.报刊亭阿姨一听我是来参加社会实践的,便把每份报纸降低了一毛钱卖给我.我买了十份报纸,去凌家塘市场里碰碰运气.  相似文献   

17.
《有报天天读》节目对电视和报纸两种不同媒介新闻信息的融合无疑是电视读报类节目的一大进步。这种成功的融合,得益于理念上的创新,更得益于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报天天读》的成功模式,为我国电视读报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18.
年级:初中二年级执教:宁鸿彬课时:一课时师:上课。(师生问好)报纸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中的精神食粮。我们每天几乎都要读报学习,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那么我们应怎样去阅读一份报纸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语文知识短文《读报常识》,它告诉了我们阅读报...  相似文献   

19.
假期,我当了一回小报童。第一天,我领了10份报纸,心里紧张又兴奋。来到菜市场,我打算卖掉第一份报纸。阿姨,买份报吧?一位正在卖菜的阿姨摇了摇头。再问下一位,一位卖腌菜的伯伯要了一份,给了5角钱。我卖出了8份报纸,有了信心,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坚持就是胜利。第二  相似文献   

20.
卖报     
我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我选择了卖报。第一天很顺利,不到10分钟就卖出了10份。我当时想,卖报,太简单了!我高高兴兴地跑回家,立刻给妈妈打电话说:“报纸卖完了,挣了10元钱。”妈妈问:“怎么这么快就卖完了?”我说:“我在爸爸办公室卖的。”第二天清晨,我找了凤姐姐和我一起去卖报。我俩捧着10份报纸先去了西部文化广场,看到一位阿姨,我有点害羞不敢去问。但我想要是不问,这报纸就卖不出去了。于是我鼓足勇气上前叫卖,但阿姨不买。我又连问了几位阿姨和叔叔,都不要。正当我们垂头丧气想走时,一位叔叔问我们:“多少钱一份?”我说:“一块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