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蜀自古相连又相依,但巴文化和蜀文化却有所不同:成都平原属于蜀文化,历史上就是商业城市,对市场有天然的敏锐触角,休闲中略带时尚,成都人的德性是商业文明浸染的产物;山城重庆属于巴文化,码头文化,讲袍哥义气,再加上是老工业基地,重庆人有纪律,讲程序,风风火火,劳作辛苦,重庆性格是工业文明熏陶的沉淀。是选择进取豪爽的重庆,还是选择休闲时尚成都,你有答案了吗?  相似文献   

2.
花重锦官城     
巴蜀自古相连又相依,但巴文化和蜀文化却有所不同:成都平原属于蜀文化,历史上就是商业城市,对市场有天然的敏锐触角,休闲中略带时尚,成都人的德性是商业文明浸染的产物;山城重庆属于巴文化,码头文化,讲袍哥义气,再加上是老工业基地,重庆人有纪律,讲程序,风风火火,劳作辛苦,重庆性格是工业文明熏陶的沉淀。是选择进取豪爽的重庆,还是选择休闲时尚成都,你有答案了吗?  相似文献   

3.
《甘肃教育》2009,(8):F0004-F0004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建于公元前256年,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修建,是一个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相似文献   

4.
金沙遗址     
<正>位于我国四川成都的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再现了3000多年前古代蜀王国文化的辉煌。金沙遗址的发现,对蜀文化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证明了成都平原是我国长江上游文明的中心。请帮助考古队员找出不应该出现在金沙遗址中的9件物品。  相似文献   

5.
蜀文化与四川休闲旅游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蜀文化专指以成都平原、岷江流域为中心的源源流长、传承至今、独具特色、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的区域文化,属于巴蜀文化的一个紧密分支,深深地根植于整个中华传统文化。蜀文化讲究休闲的精神意蕴恰好契合了休闲旅游发展的内在逻辑,蜀文化为四川休闲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蜀文化的独创性和务实性将促进四川休闲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6.
锦城一成都:成都是四川省省会所在地,位于四川中部、成都平原腹地.成都历史悠久,2 500年前的周朝古蜀王开明九世就在此建都,取"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而名成都.西汉时,成都的蜀锦驰名天下,故有"锦城"之称.五代后蜀主孟昶时,在城墙上遍植芙蓉,又称为"蓉城".  相似文献   

7.
成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和影响深远的地域文化。成都不仅在古蜀文化时期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形态,它的文化发展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平。唐代的成都还是当时的诗歌文化重心。唐代最有名的两个诗人都跟成都有关,一个是从蜀地出走的诗人李白,一个是从河南入川的诗人杜甫。一个出去,一个进来,把成都文化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杜甫在成都一共写过240多首诗歌,其中大部分是赞扬成都的和谐与美好,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花重锦官城”等,都是真情流露、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曾就都江堰创建史中的关键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论以“开明决玉垒山”说占上峰而宣告结束。二十多年过去了,成都平原上一大批古蜀文化遗址的被发现,使我们不得不对“开明决玉垒山”说产生怀疑,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探讨都江堰“宝瓶口”的开凿年代以及相关的一些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9.
《四川教育》2010,(2):F0003-F0004
成都市天涯石小学位于灿烂的蜀文化发祥地成都。成都,三千余年城址不变.二千年余载城名不改。得成都城市之精髓.天涯石小学自创建以来百余载.文脉不息。与家乡发展同轨迹共命运。学校始建于1904年.应运”废科举。兴学校“的清廷“新政”而诞生。在追求革新的民国初年.总府街殷实铺家的绅商人士共同携手.“总府街两等小学堂”逐渐发展。在百年的政权交替、  相似文献   

10.
成都在唐代号称“扬一益二”,是全国有名的大都会,经济和文化繁荣。在唐代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初唐四杰”,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唐代伟大的诗人和成都本地的文人们在成都平原游山玩水,寻访名胜古迹,用诗歌谱写了成都古代旅游的华美乐章。  相似文献   

11.
“江湖话”是一种特殊的的社会方言,不仅具有方言的一般性质,尤其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旧时代的“江湖”艺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群体,因此而形成的“江湖话”也具有非常特殊的社会属性。成都“江湖话”词语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词语系统。对这些词语的解读,不仅是为了探讨它们同现代汉语普通话词语之间的联系,更是为了有助于人们了解蜀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森林茂密,草长莺飞,成群的野象在树林中自由自在地行走——这既不是东南亚的风光,也不是非洲的景象,而是3000年前的成都平原。可是3000年后的今天,野象们全都不见了踪影,它们就像一群匆匆过客,从成都平原彻底消失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3000年前的野象乐园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部,这里气候温暖,雨水充沛,非常适合人类生存,特别是成都平原一带,更是"沃野千里、鸡犬相闻",自古以来便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相似文献   

13.
蜀文化是四川西部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老蜀族创造的文化。蜀文化包括三星堆文化期、十二桥文化期和战国文化期,也有学者认为其上限相当夏末商初。河南省西部的伊洛盆地是夏王朝的都邑所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在该地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即夏文化。两种文化之间隔有高山大川,从考古的发现来看尚没有夏和之后的商势力到达四川盆地的迹象,但以几种极具个性的器物来讨论,二者之间是有交流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史料考证结合考古资料论证,阐述了成都平原西部的岷山即古史神话传说中的昆仑圣山——“成都山”。作为岷山南首的青城山被古人视为昆仑“成都山”的代表,在宋代仍有“成都山”之名。都江堰所在的“都江”,其得名源于江出天庭圣山“成都山”,为圣河“成都江”的省称。青城山、都江为圣山、圣河,对于进一步提升青城山、都江堰及都江堰市的文化形象,促进文化、旅游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学界提及“巴蜀文化”者,多将巴与蜀一以概之,却皆重在“蜀文化”的研究。考察史料,“巴蜀文化”应有更为明确的区分,或以古蜀文化、古巴文化、狭义巴蜀文化、广义巴蜀文化各自为题更为客观。对古蜀文化的研究应着眼于春秋及以上,瞩目于“蜀”,关心古蜀、南亚、黄河流域三者之间的交流,此或是未来古蜀文化研究重点之一。蜀地出土文物与现存文献之间的联系亟待打通,就三星堆而言,其“青铜神树”与《山海经》文献记载之“神乌扶桑”之间或有着亟待解开的隐秘联系。《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就古蜀文化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旧材料研用之“新”门径。  相似文献   

16.
濮人是汉水以南一个古老的重要民族,该民族中心分布区当在今鄂西、湘北地区,他们创造的考古学文化是以釜、鼎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我们认为濮人在先秦时期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迁徙,第一次发生在商代二里冈时期,濮人向南方的湖南和西部的重庆、四川等地迁徙。向西迁徙的一支对蜀文化及西南其他地区影响很大。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商人退出江汉地区,濮人与周人结盟,于是濮人又迁回到江汉平原南部地区。第二次大迁徙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楚人、巴人的逼迫下,除一部分融入楚人、巴人外,濮人被迫向西和向南迁徙。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并考论了四个方面:(J)“炎黄子孙”、“与子同袍”是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一个基本事实;(2)汉藏语系中各语族语支在语言文化背景上存在的亲缘关系;(3)“三星堆”与“金沙”两处文化遗存所标志的古蜀文化有着深远的古羌人渊源;(4)古彝文化与古蜀文化存在着许多联系和共同元素。  相似文献   

18.
四川方言是西南官话中最具代表性的方言,成都话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具有典型性。方言是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内容,两者相辅相成,透过方言词汇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区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文化因素。生活在成都平原上的成都人自古就讲究饮食,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从成都方言中大量与饮食相关的词汇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温江县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总面积277平方公里,总人口30.26万,距成都18公里。1988年开始成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1990年全国燎原会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会议在温江召开,1993年实现“两基”,1996年在温江召开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这年11月,经四川省委、省政府检查评估验收,正式命名为“小康县”;这一年,又被国家教委评为“两基”先进县。那么,温江小康后该怎样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呢?实现现代化,是温江小康后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鱼崇拜是傍水而居的部落—部族民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渭河流域都可以找到其遗存。当成都平原还是一片水域之时,羌一蜀部落中的一支从茂汶盆地东南下,进入成都盆地来捕鱼,形成传说中的鱼凫。在维持旧业的基础上,渔人部落开始在丘陇上试行耕种,逐步拓展,终至于开辟了成都平原。建成国家。成都平原当时乃是食盐匮乏之地,蜀国建立后得以发展、昌盛以及延续一两千年,直接得益于巫戴国和巴人的食盐供给。而二者之同的矛盾和摩擦在客观上促进了蜀国的进一步东进。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蜀人练就了善刺弓弩、造船、驾航、熟水性的本领,形成了兼容并包、广采博取的人文特质以及独立不羁的创新意识与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