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当你问起学生爱不爱作文的时候,他们会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是的,不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痛,但我们往往会发现,在一大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学生的作文让老师拍手称赞。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最让教师头疼的就是学生的作文,而最让学生望而生畏的也是作文.为什么作文会令学生如此害怕呢?这大概是每位语文教师都纳闷的事.学生从小就接触语文,说白了,语文就是语言加文字,他们会写字,会组词,会造句,可为什么到了写文章时就头疼呢?就算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写出一篇文章来,也是内容空洞,语言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写自己不真,写家庭不幸,写学校不新,写社会不深”这是当前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令人忧虑的现象。作为语文教师,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真情”匮乏的毛病。这是因为他们在写作时,并不是从自身的真实感受或体验出发,而是让自我游荡在作文之外。或生拼硬凑、或胡编乱造、或无病呻吟……写出的文章往往感情淡漠、言不由衷,存在着大量的假话、套话和空话,让人觉得矫揉造作、虚假而空洞。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如何医治学生的这一通病,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能够写出自身的真情实感,感动着自己,更打动着读者呢?这是当前作文教…  相似文献   

4.
针对很多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痛、烦躁的心理,采用一些恰当的方法,调动他们作文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有道是:“兴趣是最好老师。”为此,我运用了一系列方法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一、辨析比较法我从学生作文中找一些实例,读给学生听,让他们辨析文中的毛病,并加以修改。例如有一篇作文,写一位农村大娘到城里医院看病,  相似文献   

5.
教初一时 ,一说这堂课是作文课 ,不少学生就叹气、皱眉头 ,觉得作文难 ,让人心烦。但自从让学生写观察日记 ,写摘抄 ,读书笔记以来 ,同学们积累了不少的作文素材 ,渐渐化解了一作文就咬笔杆子的毛病。再加上不断根据初一学生心理特征、性格特征不时作些适合他们的模拟作文 ,同学们更增强了作文信心。现在自从进行发散思维作文训练后 ,同学们觉得作文不难了 ,爱作文了。发散思维训练作文给同学们展现了一个作文新天地。为培养开放型、创造型人才也提供了有效方法。作文中的发散思维 ,从本质上说就是更广泛、更新颖的联想活动 ;从多方位、多层…  相似文献   

6.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通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优劣进行有效地讲解和评论.达到“拨乱反正、再上台阶”的目的。好的作文讲评课往往给学生“恍然大悟”的收获。可是.上好一节讲评课却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当我们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总感到他们写出来的文章不是缺这少那,就是疙疙瘩瘩:不是思想认识的低幼化,就是语言表述的稚嫩化.好像到处都是毛病.就像给你一间不像样的“毛坯房”似的.让你讲评不知从何入手,在哪着力.什么都想讲,都想评,可什么都没讲透.  相似文献   

7.
吴建荣 《生活教育》2011,(12):40-4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能说会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学生往往是能说而不能写,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就抓耳挠腮,叫苦不迭。究其原因,是他们害怕作文,把写作文当作一份苦差使。越怕写越不会写,天  相似文献   

8.
批阅学生作文时,总有这样的感觉,题目不是太大,就是太泛;不是雷同选材,就是平淡无味,既没有新意,又挑不出什么大毛病,很少有写得比较出彩的。那么,怎样把作文写得出类拔萃就成了困扰学生和教师的一大难题,纵观近几年来中考高分作文,我们发现了一个事实:好的作文总是力求凸现一个“新”字。正是基于此,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创新作文,就有了深远的意义。如何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新”起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指导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9.
“要是没有作文就好了。”这是学生的心声,也是教师的抱怨。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就害怕,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习作的兴趣无从谈起。而教师的作文指导课往往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更是不遗余力、详尽讲解,但学生仍感茫然,只得按教师指导的思路,亦步亦趋逐段写或胡编乱造一番。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在新课程的理念之下,我们都在探索、追求有效的作文教学。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就应该让它充满浓浓的生活味,生活味应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到习作中去了,想写、会写、乐写,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让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提高语文素养。投身大自然,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下面,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知道,作文就是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然而,学生的作文,往往脱离自己的生活实际。东拼西凑者有之,移植抄袭者有之,而具有真切感受的作文却寥寥无几。针对这种情况,我注意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 立足写“实”,从“小”起步当前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不能够写“实”,这可谓作文教学中一大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指导不切实际,不能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以教师的思路代替了学生的思路。有的给学生定调拉框,有的给学生列举范文。作为善于模仿的儿童来说,或者  相似文献   

11.
刘丽华 《宁夏教育》2008,(12):47-47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是内容空洞,写不具体,造成此毛病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小学生在观察时存在见大不见小、注意力不集中、不分方向、次序、主次等弱点。若能以课文为范例,让他们掌握各种观察方法,则会促使他们认识周围丰富多彩的生活,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形成积蓄在头脑中的生动具体的形象,就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学生作文存在着多种毛病 :作文中所写人物苍白 ,缺少真情实感 ;作文题材雷同 ,所写内容杜撰虚假 ;作文过于注重技巧 ,作文不是出于内容表达的需要 ,而是为技巧而技巧……分析这些毛病产生的原因 ,不难发现 ,有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生活贫乏的原因 ,有作文教学的弊端的原因等等 ,但毋庸讳言 ,很重要的一点是和我们的阅读教学有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作文 ,对学生作文产生负作用。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探讨阅读教学对学生作文的影响及其对策。一、分析人物形象非立体化 ,导致作文中写人的非“原型”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生作文一直是困扰学生、家长和老师的一大难题。面对这一难题,我想到了写轮流日记,并做了大胆的尝试,经过几年的研究,初见成果。现将一些肤浅的认识归纳如下:轮流日记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组五到六人,每天轮流写一篇日记。轮流人员也不是死板地按次序轮流,是让那些最想写的孩子写。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生活圈子狭窄,一天活动最多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学校—家庭,如果让他们天天写,就会使他们觉得无话可说,久而久之,就会使之生厌,如果强制轮流,轮到的那个学生正  相似文献   

14.
近来,人们常常谈到生活、工作要过得有幸福感,我想习作也该需要幸福感吧。而一提到"作文"二字,一些语文老师就会摇头叹息,感叹作文难教更难改。因为我们一些孩子写出的作文,往往不是流水账就是一篇作文写得七零八落。而一提起写作,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殚精竭虑,搜肠刮肚,"为赋新词强说愁"。作文果真如此让人心烦,让人忧愁吗?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在习作的过程中也能享受到幸福感呢?那就让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营造一个愉快、宽松、自由的天然氧吧,让学生去生活中感受发现、享受习作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的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学生的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表明,中、高年级小学生总是站在大海彼岸呼唤人们的理解。学生完成作文后,往往会产生不安情绪,等待着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心理学谓之为“焦虑”。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学生因为一篇较好的作文得到老师褒奖,作文兴趣倍增;有的学生因一篇作文较差受到批评,就会产生自卑和压抑。这就是期待心理引起的正负效应。在评改作文时,我们应让学生时时次次都能摘到不知名但颇为自得的成功小花,也就是以情感沟通方式来理解他们。因而,适当适度地写好作文批语,以批语来沟通、交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常见学生对作文有两种态度:一是兴趣不大。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他们多放弃作文练习,态度十分消极,所以始终写不出好文章。二是对文章有兴趣,课外读物多,爱练笔,作文愈写愈好。教师只要细嚼其因就会发现:那是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同而造成的。我们都知道,文章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里已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如果没有写作的兴趣,学生就根本不会对作文动情,也就写不出好文章来。相反,只要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情动而辞发了。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关键就是鼓动学生写作的动情点,让学生改…  相似文献   

18.
张坤 《今日中学生》2011,(12):11-15
我们阅读时都有这样的感受:那些笔墨粗疏、行文草率的文章往往让人难以下咽,而那些文笔细腻、行文精致的文章则极具感染力,它能使人进入宁静愉悦的审美心境,体会到阅读是一种享受,让人爱不释手。那么我们的作文如何使语言文字从粗疏走向细腻,从草率走向精致呢?我们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组织一个班的学生出去游玩,回来之后,如果让他们写一篇游记,他们往往会写得千篇一律。为什么会这样呢?在小朋友们的作文中,我们也许可以读到这样的话:“在平常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场景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底。也许是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斑马线上的一次搀扶;也许是一次伤感的离别,一次快乐的相聚;也许是干渴时递上的一杯水,激动时的一个拥抱……”写得很漂亮,对不对?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写这样的作文,但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样的作文常常得不到高分。这样的作文,精练是精练,但把话写得更细腻、饱满、丰富会更好。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的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学生的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