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理性催生了无面孔的大众,消费逻辑又导致"陌生人"横行.此种不确定的状态,促使人们热切追逐共同体以缓解浓厚的认同情结和归属乡愁.但鲍曼认为,当前涌现的"隔离区"以及美学的共同体只是一种共同体的幻象,不可能为人类提供真正的庇护之所.因而,他主张对此进行二次纠偏,重建一种"真正的共同体".通过厘清自由与确定性的悖谬关系,统合伦理与政治力量,进而诉诸"基本收入"的确定,以实现个体与共同体的双重自主.  相似文献   

2.
从以仁为标志的单个的人,向以仁为关系的人的群体,再向集群化的生命共同体的演进,是内存于孟子家庭伦理思想体系中的逻辑发展轨迹。孟子视域中的"家"有着异于西方文化传统的"向死而生-生生不息"的生存论结构,赋予个体常态化的生命展开路径。因此"家"虽然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呈现出"齐家"与"弃家"的内在张力,但基于客观性伦理力量构建的现代社会伦理秩序与个体独立自由的完满生命秩序两个现代性转向,有理由相信,传统之"家"最终会借由个体交往的精神性联结,赋予"家"现代生命共同体大厦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荒诞美学是贯穿现代、后现代时期重要的美学形态.在主体性衰落的后现代主义时期,荒诞美学存在的合法性产生了危机.但是主体性的式微也意味着另类意义的解放,解构化的时代也彰显更自由的审美建构.荒诞在审美范畴上的否定性与客观性,审美表征上的“悖论”、“戏仿”与“不确定性”,美学形态上的平面化以及美学价值上的自由超越性产生了丰富的意义内涵.荒诞是对传统美学的反抗,更促使后现代美学历史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现代理性催生了无面孔的大众,消费逻辑又导致"陌生人"横行。此种不确定的状态,促使人们热切追逐共同体以缓解浓厚的认同情结和归属乡愁。但鲍曼认为,当前涌现的"隔离区"以及美学的共同体只是一种共同体的幻象,不可能为人类提供真正的庇护之所。因而,他主张对此进行二次纠偏,重建一种"真正的共同体"。通过厘清自由与确定性的悖谬关系,统合伦理与政治力量,进而诉诸"基本收入"的确定,以实现个体与共同体的双重自主。  相似文献   

5.
韦尔施与柏林特分别提出"超越美学"与"介入美学"的美学重构,后现代多元化的原则是他们共同的起点。韦尔施的"超越美学"从形而上出发提出美学是认识论的基础,美学是能够横贯所有领域的跨学科,创造出美学与伦理学结合的"伦理/美学"。柏林特则是回归美学形而下的"感知经验",消解美学的认识论基础,反对传统美学的普遍性,提倡欣赏者与审美物体共同作用、身体介入审美的"介入美学"。两人是后现代的两极美学重构,分别代表了德国古典美学与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6.
康德以个体的意志自由、实践理性和普遍有效性为基础,完成了由伦理个体到伦理实体的理论转换,最终推导出在对内公正又对外完美的公民宪法框架内实现"世界公民共同体"这一社会伦理的理想状态。由于普遍的理性化制度设计,其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公正。其社会伦理理想对于当今社会发展具有理论的指引意义。  相似文献   

7.
就人生美学意义看,“仁”生命域的达成是“人”内在心灵的升华、净化与超越,也是儒家美学所推崇的最高审美域的实现,是人生境域的审美提升,是需要“人”自身本心本性的去蔽与敞亮方能达到自由之境域,个体的人经过长期修养把握了“仁”,把“仁”变为自身自然而然的行为——克服和控制情欲,处理好自身与自然、社会、及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感受、体验生命存在之美的意义,即是豁然开朗,也就获得了自由。“仁”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儒家美学的出发点与精义所在,在“仁”的伦理价值中包含着审美价值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为前提,将马克思主义、怀特海过程哲学、中国传统智慧融于一身,具有建设性的后现代有机世界观,通过对"有机""主客"关系的新阐述来探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提出一套不同以往的有机认知方式和整体思维模式,并主张通过实行有机教育来培养当代学生的共同体价值观、有机生态思维、生态实践精神和生命共同体意识,力图构建一种为了人与自然之共同福祉的"有根"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9.
康德基于人性的改恶向善与道德完善提出了伦理共同体的社会理想,其实质是道德的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基于整个人类的全面自由解放提出了自由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虽然都是自由的共同体,但在基本立场、出发点、实现条件、性质、自由内涵等方面存在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自由联合体思想是对康德伦理共同体思想的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部分提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一表述既指出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是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指出了阅读教学的目标指向——"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是学生现有的个体体验,包括经历性体验、认知性体验、情感性体验、  相似文献   

11.
"审美化(Aesthetic)"是美学的现代范式,它试图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感性-理性"的矛盾,而这与特定时代资本尚主要在物质生产领域运作进而"物质性-精神性"还是社会文化的主要矛盾有关。随着后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资本开始在艺术等精神生产领域扩张,"物质性-精神性"的矛盾似乎正在消除或者退居次要位置,精神生产"商品化"与"娱乐消遣化"高度融合所形成的"消费化"正在成为主导趋向,针对这种"消费化",后现代美学的主导范式应由"审美化(Aesthetic)"转换成"生产化(Productive)",只有完成这种后现代转换,美学才能寻求到批判后现代日趋膨胀的消费主义的恰切的价值立足点。本文试图在马克思艺术"自由时间"生产论中,探寻生产化美学的价值立足点,揭示后现代艺术生产在"自由时间"与"必要时间"、"生产性享受"与"消费性享受"相分裂中所呈现出的内在对抗性。  相似文献   

12.
“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一种同质化与封闭化的体系伦理,它同时存在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中,因此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就是要打破其体系化制约,并在使其保持差异与开放形态的同时为后现代社会下的伦理形态进行奠基;换言之,内蕴于“逻各斯中心主义”之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破产告诉我们应该从“三分”的视野去考察后现代社会下的伦理形态:即应该注意存在于“价值伦理”、“体系伦理”与“现实伦理”之间的复杂与动态关系,这应是理解“逻各斯中心主义”之解构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关学的超越与回归论者认为,当代美学要超越传统的艺术论美学,回归到包括日常生活在内的自然、社会及至杂美学中去.然而从认识论审美化、伦理/美学以及新感性等方面,对作为策略或旨趣的审美感知所做的多角度说明,显示出美学的超越与回归论乃是一种后现代美学.以美学的超越与回归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事实上并不适合当下的中国现实语境.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现代社会伦理以个体权利优先、突出合宜理性精神、强调公共伦理规范、维系社会共同体存续的价值定位,儒家"民贵君轻""仁者爱人""天下为公""以义制利""和合共生"的伦理思想存在着转换成现代社会"主权在民""互助友善""公共精神""公平诚信""社会和谐"伦理诉求的可能性。转化路径包括将契合现代伦理价值追求的儒家传统伦理思想纳入现代主流价值体系,构建"形神兼备"的制度伦理,推进儒家伦理生活化进程,发挥儒家伦理的全球普适性价值。  相似文献   

15.
自17世纪开始的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等。这一过程的结果,是全球范围内曾经相对独立性存在的孤立、封闭、同质的“地方性共同体”属性和存在合法性的丧失,以及被迫卷入某种现代性运动的民族国家逐步从阶层、宗族、社区等地域性知识制约中解放出来,被动地接受新的国家、市场和市民社会规范历程的开启。作为社会现代化历史实践之理论支撑和文化价值辩护理据的现代性,至少从形式上看,意味并表征着“个体命运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决定”。在这个意义上,个体化生存是现代性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一方面促进了个体的自由权利、自主与解放,另一方面,又无情地割裂了个体与共同体的内在交融关系,“为自己而活”成为一种宿命般的选择。从具体的历史进程及其后果来看,从传统的共同体中“脱嵌”(disembedding)而形成的个体,并不表示其可以成为绝对孤立的、纯粹的自我,它同时意味着对新的社会结构、新的社会关系的“再嵌入”(reembedding),一种传统社会所缺少的真正的真实个人(理念、模式)的新生——“成为个体”(becoming-individual)。脱离了确定性的共同体,现代社会个体被迫进入了...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美学转型研究之际,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源头之一的孔子美学,其方法论的现代转型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在本体论研究上,摆脱了苏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模式和西方传统本体论影响,转向非概念非现成性的方法;其次,走出认识论的主体性思维方式,在主体间之维建构存在论意义上的伦理美学;再次,在场—直观—体验的方法。在场就是立足诗意生活世界,孔子认为仁的实现就是成为活生生的道德人,他兼备价值和存在,参与天地的创生造化。孔子以"艺"超越道德概念,把心性修持和体悟当作入道之途径,这都说明孔子美学是在场—直观—体验美学。  相似文献   

17.
霍耐特承认理论建基于主体间性,倡导一种社会自由和社会正义.自由与正义不是抽象概念,它们融合规范与经验,普遍与特殊.霍耐特基于承认的正义理论建构了一种全新的现代社会伦理规范.社会伦理秩序的破坏会导致个体的反抗,出现社会冲突.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具有生存论意蕴,深入到生命最隐微、最深处,是通过他人的看视而开启的一个互动关系的规范性模式,关涉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三重关系,自我的实现和规范的社会结构的形成离不开他人的接纳和我对他人看视的承认.当处于主体间性关系中的个体遭遇道德冲突或困境时,何种社会结构和制度秩序可以保障个体自由和个体的自我实现?在此,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指引出了一种可能的伦理致思方向,即尊重个体的差异和保障个体的自由,并将承认理论拓展到社会正义领域,阐明了一种基于主体间性的社会正义观和伦理新模型,以及它们可能的调适、调节的功能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师伦理是教师在教育世界中的人伦之理,即教师与自我、与共同体、与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之理。它在农业时代具有明显的神权型塑性质;在工业时代具有浓厚的科学型塑意味;在"互联网+"时代将走向自由审美之境。就教师与自我的关系而言,它遵循"君子儒—专业者—思想者"的嬗变;就教师与共同体的关系而言,它遵循着"同于道—同于业—同于研"的路线;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它遵循着"仰为师—从于师—朋友师"的趋势;就教师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它遵循着"敬为贤—敬为知识分子—敬为创造源"的方向。走向自由审美的教师伦理,必须从专家走向思想者;从关注知识走向关注生命;从主客分离走向心灵互融;从知识源走向创造源。  相似文献   

19.
卢曼在帕森斯功能社会学基础上整合了德国传统社会理论和当代最新的数理形式理论、神经生理学及控制论,发展出一种新型的社会系统理论。卢曼在发展社会系统理论的过程中对艺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将艺术视为社会系统的亚系统。与传统的交往理论及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不同,卢曼的交往理论主要强调"差异",消解了最终的共识与理想共同体的形成,彰显出后现代主义特征。卢曼通过社会系统理论解释艺术问题很具说服力:割裂了与认识论哲学系统的联系,超越了批判理论的主观印象主义,形成了一种新的范式,有助于反思文学研究的规范性与合法性。但是,这种社会理论仍然忽视了个体艺术形式的差异,体现出普遍的抽象性与后人道主义美学特征,从而带来了理论阐释的悖论与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20.
魏晋名士是传统社会的明星,是传统美学的承载者,后现代明星则体现了后现代美学的若干文化意蕴,当将二者并置在一起进行比较时,可以探究到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许多差异。二者都对自身形象表现出了极大关注,前者具有形而上追求,后者却只有功利目的;前者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后者却是瞬时的、速朽的。这体现了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