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是人格的核心心理特征.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差别在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一个人的情绪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人际关系质量、心理和生理健康,甚至影响到事业成败和生活幸福.青少年处于人生具有显著情绪特点的阶段,如何强化对消极情绪的控制和调节,如何实现积极情绪建构对于保持心理健康、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学业、造就未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未被激发积极情绪易产生焦虑感和厌学情绪;未能培养积极人格特征易助长学生自卑、嫉妒、逆反的人格力量;学校没有建立起一个积极的组织系统易使心理健康教育陷入困境。本文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促进中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培养中学生积极人格品质,进而构建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包括三个主要研究内容,分别为主观层次的积极情绪体验,个人层次的积极人格和群体层次的积极的组织系统。这三类内容对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有着深刻的启示: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和保教工作;为幼儿创建一个适宜的环境,给予幼儿积极情绪体验;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培养幼儿积极人格;借助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发挥家长和社区的支持作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注贫困大学生应是全域意义上的关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贫困生的心理救助和积极人格锻造搭建了平台。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人格的锻造和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是开展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和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特征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力,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本文阐述了从娱乐活动和探究活动两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情绪,以及从个人发展、与人积极关系发展两个方面塑造学生积极人格特征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生积极情绪情感培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积极情绪情感的产生既需要大学生的自我调节,也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与引导,而恰当地选择情绪调节策略对大学生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应进行转折性变革,在诊断评价体系、治疗与咨询内容和总目标三个方面应转向积极心理学:从过于强调负性情绪的诊断转向积极情绪的诊断;从治疗疾病转向积极预防;以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要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关注人的积极的认知加工、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行为,培养积极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8.
<正>幸福情境德育,是以让教育焕发幸福魅力为出发点,以情境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积极人格品质为价值取向,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将"主观幸福感"与学校德育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下,展现积极品质,培养积极情绪,提升积极力量,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作为学校核心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更要体现学生生命幸福成长理念。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即生理、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需要层次。需要的不同层次决定了幸福的不同层次,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幸福的本质。思想品德课程侧重于从人的发展角度,感受安全、感受爱、感受归属、感受尊重、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会有两种不同的情绪,即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会使人产生诸如胃部疼痛、结肠疼痛等病症,而积极情绪可能会比任何一种药物的疗效更佳.消极情绪往往来自精神压力,学会缓解精神压力,就会使自己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初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学生完整人格发展的需要,开发并实施以培养初中生社会情绪能力为核心的情绪管理校本课程。课程以情绪察觉、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为主线,以具体的情绪调整为辅线,以积极情绪的培养为重点,设计了一系列的辅导活动,共分为四个专题(认识与察觉情绪、表达和倾诉情绪、调整消极情绪、培养和发展积极情绪)和15个具体课程,通过种种创新和思考构建出符合学生需求、贴近学生实际的课程体系,指导学生发展出合理的情绪管理策略,保持乐观心态,促进其在学习、生活中的良好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