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卡奇于1923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真理光辉,反而愈发显示出其强大的影响力.其中"物化"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中心概念,卢卡奇揭露出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敏锐地洞察物化意识对人性的摧残,并提出总体性方法的扬弃之路.思入时代深处,处在令人揪心的生存困境里,卢卡奇多年前的殚精竭虑之作仍...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异化学说的内在逻辑是从劳动产品的异化到劳动的异化再到人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并未涉及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以及异化对人心灵的统治。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从对当时科学理性支配下的商品经济的解剖出发阐述物化范畴,从揭露物化现象进展到全面批判物化意识。他运用辩证法的总体性思想,通过对资本主义物化关系的全面分析,唤醒人们在革命实践中去发现人,恢复人与人的关系,达到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无论在范畴的内在规定性上,还是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都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学说。  相似文献   

3.
阶级意识分析是阶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站在时代和历史的结合点上,阐发和运用反"物化"的、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深刻分析和论述了阶级意识的内涵,讨论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内在矛盾,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建设的重要作用。卢卡奇始终把阶级意识置于总体性与物化的视野之间,这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认识当代社会结构的变迁,至今仍然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卢卡奇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其中的物化与物化意识引起了哲学界的“物化热”,他的物化理论是从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结构开始,得出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必然的现象,使人们丧失主体性和创造性,导致社会历史的二元对立,认为只有树立“总体性意识”才能克服物化。他的物化理论同时存在着许多不足,甚至严重的错误。笔者试图对他的理论作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物化意识是整个发达商品生产条件下人的物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指人自觉地或非批判地与外在的物化现象和物化结构认同的意识状态,对这一物化意识的批判构成了卢卡奇资本主义批判的意识形态批判维度。物化意识的生成是"物化社会结构"对人的意识的浸入,它主要表征为"虚假意识"的困境的形成,而对物化意识的超越则有赖于无产阶级通过"总体性"的方法而形成的对自身阶级意识的自觉,这就构成了卢卡奇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逻辑,这一逻辑也被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呈扬,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一。  相似文献   

6.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卢卡奇从对商品经济的特点解剖出发阐述物化范畴,揭露了物化对人的禁锢。卢卡奇进而提出总体性理论,希望通过渴望总体性唤醒无产阶级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热情,克服物化,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相似文献   

7.
卢卡奇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出发,界定了物化的内涵。文章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了辩论思考,指出他把物化和理性化结合起来研究,认为理性化加剧人的物化,物化导致人的物化意识生成,这样人就无法超越物化,而物化的消除有赖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他对物化和理性化展开批判,强调人的主体性、高扬人道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示作用,他指出庸俗马克思主义就是物化意识的理论形态,并对庸俗马克思主义进行鞭挞,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对物化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将物化的消除诉诸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做法确有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8.
王志 《文教资料》2013,(8):89-91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资产阶级物化意识的弊端,指出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可以克服物化与物化意识,克服资产阶级的二律背反。但是卢卡奇本人仅仅用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对马克思主义传统进行恢复,没有将理论与本国实践相结合,最后陷入唯心主义窠臼。  相似文献   

9.
孙博 《林区教学》2011,(1):42-43
社会转型期的集体焦虑,企业残酷生存法则,社会文化配套的缺失,种种现实的矛盾在这家最典型的代工企业里滋生集聚,直至引发了一场“核聚变”。  相似文献   

10.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卢卡奇从对商品经济特点的解剖出发阐述了其物化思想,揭露了物化对人性的摧残,并进而提出无产阶级是历史主客辩证运动的舵手,只有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才能克服物化,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相似文献   

11.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卢卡奇的理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他在匈牙利创作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开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卢卡奇也因此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父。特别是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的物化理论,对现代工业社会展开物化现象的批判①的理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他在匈牙利创作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开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卢卡奇也因此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父。特别是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的物化理论,对现代工业社会展开物化现象的批判([1]),这种批判也成为20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存在于他1923年发表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其物化理论并非凭空而生,本文考察了其产生的深刻背景,阐述了丰富的内容,并力图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进行了比较,从而全面正确地研究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相似文献   

13.
总体性是卢卡奇理论的核心概念,围绕总体性,卢卡奇设置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在早期,卢卡奇指出,正是由于总体性缺失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的普遍化,必须通过辩证法在历史中的运动消除物化现象,并克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主客二元对立。而无产阶级由于自身天然具有革命性和自足的总体性意识,正是辩证总体性的承担者和克服资本主义物化现象的革命力量。在晚年,卢卡奇从对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各自的发展历程和对二者关系的总体性认识出发,提出了关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10年5月26日晚11点,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发生一起员工跳楼事件,跳楼者当场死亡,这已经是富士康的第12起员工跳楼事件了。事实上,自2009年7月15日富士康25岁员工孙丹勇因工作差错不  相似文献   

15.
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辩证法,其核心范畴是具体的总体。一方面他并不认同恩格斯对自然界的辩证理解,从而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理解社会和历史的唯一科学的方法;另一方面他激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机械论与形式主义的自然科学方法,并揭示了这种方法论产生的社会根源。要想彻底结束资本主义方法论的统治地位,必需一个新的阶级———无产阶级。卢卡奇早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探索对当前我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讨论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卢卡奇对“物化”问题的论述与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论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 ,在许多方面 ,二者又存在差异 ,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对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人自身的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对卢卡奇关于物化现象的本质规定、产生和消除途径等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8.
卢卡奇首次明确提出“物化”概念,认为物化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文章通过对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过程的工具化和物质化的反思,提倡教育应从重视教育的外在价值、忽视教育属人的内在价值,回归到尊重教育属人的内在价值,使人的生命在教育中获得尊重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未曾公开发表前,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已被各种哲学流派广而谈之、审之、引之,甚至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硅臬"。因此,通过研究其"物化"思想的要义,审视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社会制度下中国农村发现的现状,对于我国农村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所有哲学著作中影响最大、引起争议最多的著作。"物化"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中心概念,更是卢卡奇早期理论探讨的中心话语,也是他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思想武器。"物化"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