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语语法的新建构,以词语为中心,向下切分出语素,向上扩展成为句子。建立语素——词语——句子三级语法单位。复句和句群不存在内部的结构关系,属于句子使用的逻辑问题,不是语法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的语言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结构的复句,对这种复句,似乎还没有人进行过研究、说明,现把它提出来说一说,以补复句研究中的一漏。下边就先举两例作简要的说明: (1)站起来向外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鲁迅《孔乙己》) (2)老汉抬起头,是官渠岸徐寡妇的三姑娘改霞。(柳青《创业史》) 这种复句的特殊之处,在于上下两个分句之间,乍一看时,似乎彼此不连,给人以断裂之感,好象后边的分句是突然接上去的,但一细想,又感到前后还是有内在联系的。造成断裂感的原因,是下分句暗暗省略了有关的动词。如例(1)的第二分句可以看  相似文献   

3.
转折复句分句间的语义关系 ,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客观相反关系 ;二是主观相反关系 ;三是推论相反关系。每种类型形成的基础是不相同的 ,分句在组成复句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同的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4.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相关语句的句读,历来众说纷纭。该句句读的划分关键在于对不同小句成分的认识,"明星出西方"这类"N星+V+N方位词"格式是要素完全的独立小句,在句中可以单独成句;而对于"出西方"这类的句子,性质属于依附小句,在句法上不独立,需要依靠其他句子成分为其补充语义解读,因此其必须在复句中充当句中成分;"禁不得祠"按文例习惯更宜于将其作为复句的分句处理。故该句正确句读应为:"……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  相似文献   

5.
扬州方言谚语句法形式丰富多样,有单句型、复句型和紧缩型三种,其中复句型和紧缩型占绝大多数。单句型包括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以主谓句为主;复句型有一般复句、多层复句,常常采用对称的形式;紧缩型用省略关联词语、惯用格式和"意合"等方式,尽可能地简洁、凝练、便于记忆。  相似文献   

6.
“二分法”与“三分法”是汉语复句中较为成熟的分类方法。与“二分法”将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类不同,“三分法”将复句分为因果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三个大类,以语义和逻辑为基础,注重研究分句之间的关系。“三分法”因分类的独特性、解释事实的逻辑性以及系统性,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单复句的界线问题 ,结合一些实例 ,说明其划分应以结构标准作为主要标准 ,以语音停顿、关联词语、意义关系等标准作为辅助标准  相似文献   

8.
在英汉翻译中,英语中较长的句子往往需要根据汉语的不同表达习惯译为汉语的多个句子,才能使译文做到准确、通顺、易懂.切分译法是一种调整句子结构的好方法,它可以将原文中不好处置的部分单独列出来,译为一个分句或句子,或者将原文中的从句单独列出来译为独立句,这样可以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习惯,达到明白晓畅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汉语语法结构方面,尤其是在汉语语法教学上,对于单句和复句的划分问题,一直很难找出一个简单易行的区分标准。这就是一个句子以某种形式出现时,它是一个单句;同样的意思,稍微变动一下,就变成复句了。更为难的是同样一个句子,有的语言学家认为是单句,有的则把它归到复句里去了。正如郭中平先生在其论著《单句复句的划界问题》(见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参考资料》P743)所述:  相似文献   

10.
“既然”与“所以”连用,常被作为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看待.比较有代表性的,要算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与此教材配套的《现代汉语习题解答提要》(以下简称《提要》)对二者的连用有明确的解释,如教材第四章第六节的“思考与练习”中有一个病句:我们既然决定要修改这本书,所以得赶快研究修改的原则.《提要》是这样解说的:“这个因果关系的复句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这句偏句用‘既然’提出依据,正句说明推论出来的结果,故应将正句的.‘所以’改为‘就’,这样关联词语就搭配得当了,表意就明确了.”黄廖两位先生主编的这部教材,发行量大,影响极为深广.我们觉得只允许“既然”与“就”和“因为”与“所以”搭配.不承认“既然”与“所以”也可以配合使用,带有很强的人为性.“就”在结果句中,“所以”也在结果句中,从意义上看不出二者使用上的差异.从语感上来看,很难断定“既然”与“所以”不能一起使用,何况语感常常有个性差异.另外,“既然”不只与“就”搭配,还可与“那”“那么”“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了作为"事件化的自指"标志的结构助词"之"的两处很少被提及的使用环境:一是用于分句间,一是用于状谓间。其作用同用于主谓间一样,标志着在具体语境中,这种分句与分句的关系、状语与谓语的关系已是一个不能拆分的体词性语言单位,充当句子的一种成分(包括分句)。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世界也存在量范畴,主观量是指说话者渗透在主观意识中的量范畴。让步复句作为一个双量范畴,体现了说话者的主观量范畴。结合主观量知识,文章考察了让步复句。根据让步复句的特点,前后分句一般不能处于同一量级。对于后一分句核心词汇固定的让步复句,“虽然”、“即使”等所指向的语义成分,有的只用于后一分句是肯定结构的情况,有的只用于后一分句是否定结构的情况。否则,让步复句就会因为不合句法、不合语义或不合语用法而不成立。  相似文献   

13.
语言学界越来越趋向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对语言过程进行阐释.这种转向被称为"认知转向".是语言学理论研究方式的一大转变.应用这一理论就英语关系分句这一语言符号在实际应用中的语义内涵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形容词性分句与副词性分句、并列分句之间的必然联系.表层结构为形容词性分句的句子,其深层结构的语义内涵可能是副词性分句或并列分句.也就是说,从语义内涵来看,这样的形容词性分句实质上是一种准副词性关系分句或接续性关系分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论述了英汉翻译中调整句子长度的两种方法——分句法、合句法。  相似文献   

15.
水语因果复句可根据关联标记的有无分为有标记的因果复句和无标记的因果复句。由关联标记 ka?i5、si3、q?3 标示的因果复句,在形式、语义、语用、句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从 ka?i5 类到si3 类再到 q?3 类因果复句说话人的主观性逐渐减弱,句法的强制性逐渐增强。另外,水语因果复句的语序类型为因 - 果语序,和水语的基本语序类型匹配。  相似文献   

16.
论“一边A,一边B”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边A ,一边B”的句法功能表现在 :使不成词语素可以独立使用 ,缔构分句 ;语义功能则是通过A与B内部的语义关系体现出来 ;其语用功能表现为 :体现了不同的表达重心 ,反映出不同的语境。  相似文献   

17.
问:请问,分号有哪些用法?为什么有时在“但是”“所以”等之前要用分号呢?答:分号有3种用法。1)复句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可用分号。例如:①硬件,指组成电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和实体;软件,指那些具有特定功能的专用程序和同计算机有关的各种资料。但是,如果不强调这种并列关系,  相似文献   

18.
储呈进 《阅读》2013,(3):20-21
有句话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意思是说,看一个人要想看到他的心里去,可以看看他的眼睛。同样的道理,要想把一篇文章读懂读透读出意思来,那也得善于去找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眼睛叫做“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章中的一个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个词语或句子往往“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文章中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文眼”一般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呢?  相似文献   

19.
英汉民族的逻辑思维差异给英汉互译造成很大困难,因此译者需进行逻辑转换.这种逻辑转换主要体现在词语、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词语层面,要在选择词义、分析词语中存在的隐性关系时进行逻辑转换;句子层面.在分析英语主语省略或非谓语结构、处理肯定与否定、显性与隐性关系、主被动语态及整体句子结构时需进行逻辑转换;篇章层面,翻译时应根据中英文对各种衔接手段的侧重,实现显性与隐性逻辑关系、"竹节"型与"流水"型语篇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有些句子形式否定而内容肯定 ,这种用法在句子中起着加强语气的作用并使句子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在英译汉时 ,掌握这一语法结构 ,对我们不拘泥原文表层结构的否定现象 ,而忠实理解原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