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的非制度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动机复杂、阶层广泛,其表现出的暴力性、非理性和频繁性,极大地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西部地区民众中存在的特权心理、法不责众心理、清官意识、平均主义心理、从众心理以及政治疏远心理是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心理动因。保持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必须将政治参与制度化,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并坚决打击极端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同时,培育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2.
甘肃民族地区的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动机和行为,都有其发生的政治心理因素。只有实现传统政治心理的现代化转型,从传统的臣民政治心理向独立的现代公民政治·心理发展,从保守的政治心理向开放的政治心理发展,增强法制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去除非制度政治参与赖以滋生的心理土壤,实现社会的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3.
邓美 《鸡西大学学报》2009,9(4):108-109
通过分析公民积极政治心理的层次性及形成机制,探讨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公民积极政治心理的外在表现特征及其社会影响因素,并提出从社会保障方面进行积极政治心理的外部环境优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是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五十个少数民族聚居在西部地区,占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特殊的经济生活、历史渊源、地理环境、文化发展和民族关系,造就了西部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政治心理.西部民族地区的传统政治心理与现代政治心理杂糅在一起,对西部地区的政治发展产生着这样那样的影响.传统政治心理中的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部民主政治的发展,影响了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实现传统政治心理的现代化成为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政治参与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政治参与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教育、政治文化和参与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现阶段我国民族地区公民的政治参与,与内地其他省市相比,无论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讲,都有很大的距离。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教育,营造参与型政治文化,进一步开放政治系统,健全政治参与机制,是拓展民族地区政治参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农民消极政治参与之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村民自治在制度上为农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机会和条件,而农民的政治参与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从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民主传统的缺乏,村官腐败以及宗族主义这五个方面对农民的消极政治参与的原因作了探析,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趋向现代化是时代所需、形势所迫。本文主要探讨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的特征及其政治文化对治理的挑战,并指出要积极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臣民政治文化向公民政治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论当前我国农民的非制度政治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展开,我国农民的政治文化素质不断增强,政治参与水平也随之提高.但伴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我国农民的非制度政治参与呈现扩大的趋势.非制度政治参与是一种失范的政治参与,给我国农村政治稳定与政治文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何奇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50-151,153
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律制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形势下完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旨在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来维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合法的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宗教教职人员作为宗教信仰中的特殊群体,其政治立场、思想状况、言行举止对信教群众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宗教教职人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影响到宗教能否健康的发展,关系到宗教能否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甚至关系到社会稳定。在新形势下,对宗教教职人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道德文化及继续修养教育等,提高宗教教职人员的素质,使得宗教活动能够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6年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师支持服务体系项目的基线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教师的研修状况,并对汉族和少数民族教师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由此给出了如下研究建议:尊重并肯定少数民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自我研修习惯;增加民族文字或双语教研资料的提供;培训过程中考虑语言文化的适切性;促进民族学校与汉族学校之间的跨校学习和研讨;进一步关心少数民族女教师的职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甘肃民族地区的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动机和行为,都有其发生的政治心理因素。只有实现传统政治心理的现代化转型,从传统的臣民政治心理向独立的现代公民政治·心理发展,从保守的政治心理向开放的政治心理发展,增强法制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去除非制度政治参与赖以滋生的心理土壤,实现社会的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3.
14.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具有民族性、文化性、艺术性等特别内涵。不断完善、改进的西部旅游业,将在西部大开发中凸显其特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关于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在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应建立规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探索多种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的模式;积极推进教育内部改革,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成立西部民族地区师资培训中心,提高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提高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民族地区、学校、学生的利益,西部高校面临就业的区位劣势,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目前在就业现实中存在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总体上就业率有下降的趋势,就业领域分布具有地域性特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意向倾向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毕业生就业能力受到制约等。这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西部高校必须从遵循国家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思路;充分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和大开发政策;实施"一把手"工程,健全就业工作机制;创建丰富的就业资源体系等方面提升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文毅 《民族教育研究》2007,18(6):100-103
西部民族高师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缺乏必备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态度和信息道德等信息素质.必须加强信息环境建设,开好信息技术课程和文献检索课,才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出服务西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中央权力的有效运作,清朝统治者在湘西积极倡导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如以广设书院、发展义学等来发展民族教育.通过中央与地方的积极互动,湘西民族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新学的兴起,奠定了湘西民族地区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