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妍 《记者摇篮》2012,(12):12-13
短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写作形式。在当今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信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我们要尽量以最短的时间、最短的篇幅,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因此,短消息这种灵活、快捷的新闻形式,自然就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如何写好短消息,让短消息  相似文献   

2.
电视短消息也被称为电视短新闻,以其声像同步、内容丰富、篇幅短小的优势深得广大受众喜爱.然而在数字科技的加持下,各类新媒体信息平台崛起,传播行业进入了智媒时代,在这种传播生态下,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以秒计算,电视短消息也有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的可能.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电视短消息的传播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智媒时代如何运用短消息...  相似文献   

3.
翻开现在的报纸,明显地发现“短新闻”越来越多了,随之而来的是报纸的信息量增加了,内容丰富了,版式活泛了。这是近年来报业竞争带来的一个可喜的变化。一张报纸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做强做大做成“精品”,归根结底还是看你的报纸有没有吸引力,看你这种吸引力能否保持长久。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对信息量的需求,决定了“短新闻”在吸引力方面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新闻为什么要短新闻媒体必须强调多写多发短新闻,这一宗旨永远不会改变。什么叫短新闻?短新闻是报刊上的一个品种,而不是一种体裁。它主要是一个量的概念:字数少,篇幅短。一般短消息应把字数限制在500字以内,短通讯和短评论在800字以内,最长不超过1000字。新闻为什么要短?一是新闻规律决定新闻要短。新闻就是告知信息。当今  相似文献   

5.
乔红 《新闻实践》2011,(12):37-38
怎样把新闻写得短些呢?首先要在思想上予以重视,摒弃对短新闻的偏见,不要把新闻长短作为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依据;不要认为短消息没有分量,写短新闻反映不出水平。  相似文献   

6.
马蕾  李翠平 《青年记者》2012,(24):60-61
时下,广播短消息已经成为各级电台新闻节目中使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新闻体裁。广播短消息的篇幅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中国广播电视奖评奖细则规定广播短消息的长度在1分30秒之内。为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事"说清楚,广播短消息一般要求一篇稿说一件事,主题要集中,重点要突  相似文献   

7.
韩姝  阳艳娥 《传媒》2021,(10):60-62
在短视频快速普及的背景下,主流媒体在融合创新的进程中开始尝试"短视频+新闻"的报道方式,尤其是政务新闻呈现短视频化的发展趋势.结合"央视新闻"等案例可以看出,政务新闻的短视频化特性主要表现在主题微观、叙事诙谐、镜头冲击力强等方面,也存在完整性欠缺、同质化严重、植入式拼接、用户参与度低等问题,需要通过丰富短视频报道的形式,拓展"直播+短视频""H5+短视频""VR+短视频"等政务短视频新闻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电视新闻短消息和长消息的采编上,前者贵在"捕捉",后者则贵在"选择"。一、短消息的性质是短、鲜、快短是短小。按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对电视消息长短时间的划分,短消息为最长一分三十秒;鲜是鲜活。再精彩的东西放置得干瘪过时,就失去了鲜活。采访深入就具体,一具体就鲜活;快是快捷。快是速度的要求,捷是求快的方法,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短,是新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胡乔木同志1946年提出“短些,再短些”,这一号召时,要求新闻五分之四是五百字左右的,目前各家报纸也一直大力提倡写短新闻,那么,怎样才能将新闻写短,写好呢?笔认为,采写一篇好的短消息,当然在认识事物,提炼主题,取舍,结构谋篇等方面都是很有考究的,但语言的运用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本便从这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消息为什么要短?为了适应读者的需要。众所周知,大多数读者工作十分紧张,每天能抽出来读报的时间很少,但他们又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国内外大事和各种信息,因此大多数读者要求消息短,简明扼要。另外,消息短了,可以多登一些别的文章,多传递一些信息。 短消息是读者的期盼,是时代的呼唤。消息只有写得短,才能写得快,只有快,才能保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感;也只有短下来,才能使报纸版面活起来,令读者赏心悦目。 短消息有如此多的优势,为什么消息短不下来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观念问题。在过去,“重要消息…  相似文献   

11.
王旭  徐亮 《传媒》2021,(10):57-59
碎片化传播的时代,短视频不断重构着时政新闻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流程,央视新闻"V观"栏目基于这一趋势守正创新,在时政短视频领域做出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在内容方面,栏目追求个性、坚持平民视角,打造出了众多有温度和深度的作品;在传播方面,栏目积极转换思维,以受众为中心凸显碎片化传播特色,重构了时政新闻的传播模式,等等.根据其发展经验可以看出,时政新闻短视频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基本准则,不断创新话语体系与短视频的社交功能,方可实现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提倡记者多采写短消息,是适应现代传播中受众渴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信息量的需要。如何做到"短而新、短而活、短而精",需要我们下工夫认真研究。以下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选好题材,做精做深。生活中有在许多富有新闻价值的报道题材,有许多可长可短的题材,应尽量做短。记者确定主题后,必须果断取舍采访题材,通过精心剪裁,精炼语句,  相似文献   

13.
杨臻 《声屏世界》2013,(2):23-24
消息是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而电视新闻消息也因其灵活迅捷、发稿速度快、信息量大等优势成为电视媒体上各种新闻体裁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形式。消息类的电视新闻又可以细分为长消息和短消息两种,通常把1分30秒以内的消息称为短消息,而2到3分钟甚至更长的消息则称为长消息。电视新闻短消息与长消息相比,具有短小精悍、实效性更强、节奏更快、  相似文献   

14.
所谓"新闻语言",就是运用最鲜明、最生动、最准确的文字.报道最丰富的新闻内容.顾名思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语言是音义统一的全民交际工具.新闻语言具有表达事实传播信息客观、确切、简洁和通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当今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一个新闻事件,由数十家、上百家媒体同时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在这种信息满天飞的情况下,广播新闻消息,尤其是短消息如何创优?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抓取、彰显那些优质、特色、独家的新闻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高难度动作。全国性、行业性  相似文献   

16.
在各种新闻体裁中,现场短消息是一种比较受读者欢迎的常用体裁。它以新、短、快、活见长,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现场感和立体感。然而,现场短消息虽不难写,但写出彩却并非易事。在我看来,写好现场短消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爆炸式流行,信息传播越来越碎片化,传播效率也越来越高。广播媒体在面对信息碎片化浪潮时,媒体从业者们从提高新闻节目的密度、提高内容丰富度、加快播报节奏等方面,抢时效、抢信息量、抢受众。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新闻价值缺失、工作态度随意、新闻权威性下滑等诸多问题,为此广播媒体在应对新闻传播碎片化趋势时,要有责任意识,从理论高度解释新闻背后的意义,从而让受众了解事件的全貌。  相似文献   

18.
王锐 《中国地市报人》2013,(11):106-107
“新闻写得短些、再短些”、“多发短消息,减少长通讯”,这是首届“中国新闻奖”36名复评委员向新闻界同行发出的呼吁。“消息较少,质量较差;通讯偏多,长风甚烈。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将导致新闻载体信息量减少,新闻质量降低,势必影响宣传效果,脱离群众,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高节奏的生活工作状态要求新闻的传播要更快并更灵活多样.电视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转变可以说是趋势之一.本文通过对文化娱乐咨讯类节目<每日文化播报>的实证研究,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探索电视新闻娱乐化报道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体间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在有限的版面或时间内给受众提供更多更新的高质量的信息,是各种媒体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现代生活快节奏和受众对媒体的要求。提倡写或拍短新闻,特别是现场短新闻正是适应了现代生活和受众的这一要求。电视短消息是指片长在1分30秒内的短新闻,它在每天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直接影响着新闻栏目的质量和在受众中的影响力,显示了记者的素质和抢抓新闻的水平。然而一个时期以来,电视消息类新闻呈现出越做越长的趋势,短的在三四分钟,长的甚至七八分钟,时效性差、总结性的经验性报道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