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独特准确的认知感受与情感体验的几项策略:
  1.创设多种情境,唤醒内心体验
  (1)语言创设情境。教师利用贴切生动的语言能唤起学生丰富的感觉、知觉、表象,为学生阅读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打下基础。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运用语言创设情境主要表现为课文导语的设计,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主题内容、题材特征和情感内涵,设计导语就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营造符合课文情感基调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2.
付瑜 《河北教育》2010,(9):38-38
1.创设情境,引导情感朗读。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语言、多媒体、背景音乐等方法,创设一定的情境,引领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和景中,启迪他们的想象,指导他们准确把握文本深层的含义,深度理解文章字里行间的感情基调,从而使学生做到情自心发,感情朗读。  相似文献   

3.
导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首先得感受到教材的思想美、人情美、语言美、自然美、结构美……不矫揉造作,动之以情,才可能对学生导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时,语言就会产生情感的冲击波,这是发自肺腑的心声吐露,自然能叩开学生的心扉。这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文章及其作者的感情基调。讲课时,教师用情真意切的话语引导学生剖析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将课文中的情思形象再现出来,传递给学生。教师应捕捉课文的“动情点”,善于“披文以入情”,以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蕴纵情渲染,创设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情境,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4.
(一) 视听并茂,为教学定下感情基础。 多媒体教学可通过各种手段和特技进行艺术加工,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地再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创设至真至美的意境,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从而为教学定下感情基调。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采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个悲痛感人的送别情境:画面内容依次是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画面的配图文字,则由一个低沉的男中音配乐朗诵。这一切把人们泪别周总理的情境渲染得极富感染力。学生安静地倾听,神情凝重悲痛。朗读结束时,学生的眼圈红了,大家的认识与情感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二…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情境,引导体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协调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去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去撞击他们的心灵,从而给他们铺垫一个情感基调,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1.语言描述,引导体验。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因此,教师要用爱憎分明的感情,真挚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去叩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独创。《黄鹤楼送别》就是一篇优美的文包诗,教学本课时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体验、感悟、质疑和表达,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美,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一、创设情境,构建诗意课堂良好的情境好比乐曲的基调,又如美术作品的背景底色。这篇课文景美、情深,如果教师重视创设情境,就能使  相似文献   

7.
1.创设多种情境,唤醒内心体验。语言创设情境。教师利用贴切生动的语言能唤起学生丰富的感觉、知觉、表象,为学生阅读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打下基础。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运用语言创设情境主要表现为课文导语的设计,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主题内容、题材特征和情感内涵,设计导语就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营造符合课文情感基调的教学情境。音乐渲染情境。音乐主要是作为文本诵读的背景,为学生体验文本营造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需要注意的是,音乐必须与整体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才能真正使教学情境具有持续性的功能,借助多媒体,营造氛围。多媒体通过形状、声音、颜色、运动等元素的综合表现,有效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活动,尤其是情感活动,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进而对文本有所理解、感悟、体验及阐释。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语文教学自始至终充满着情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应从这一特点出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的调控。一、把握情感基调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理清文章的思路,还要体会作者的情脉,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基调。然后考虑如何让学生感知蕴含在文字中的作者的心声。尤其在新课开始时。首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感氛围,形成与课文情调相一致的情感气氛,激起情感的波澜。可以用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带进美妙的童话世界,用情感的导语拉开故事的序幕,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开启孩子的心扉。为深入  相似文献   

9.
一、努力通融三方情感,拨动情弦   上课时,目光炯炯,神采奕奕,感情真挚,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面容和蔼,语调亲切,适时投注期待鼓励的目光,给学生如坐春风的喜悦。同时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讲课时,用情真意切的讲述引导学生剖析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忘情地进入角色,将艺术作品的情思、形象再现出来,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更深更多的情感共鸣。   二、充分挖掘情感因素,激发情趣   1.以生动形象、情感丰富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教师应捕捉课文的"动情点",以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  相似文献   

10.
实施情感教学,教师的饱满的情感最为重要。但是单靠教师的内心体验和情感酝酿是不够的,因为情感教学的成败,最终要由学生来体现,所以教师必须把自已的感情体验转化给学生。为此,我做了以下的设计: (1)创设情境,诱发情感。由于年龄、知识、阅历所限,学生对课文内在感情的感受力较弱。为了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在讲授关于周  相似文献   

11.
以境育情。情感具有情境性。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如展示图片、播放音乐、观看影视收听录音、实地参观等,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意境。学生就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变抽象为具体,化遥远为贴近,促模糊为清晰获得与教材相关的感情表象,从而产生情感。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师播放配以哀乐为背景的课文录音,显示幻灯片,将学生带入课文所叙述的情境之中。学生很自然地越过时间界限,产生了对周总理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以情育情。情感具有移情性、感染性。教育家加里宁说过:“要使学生感动的,首先要教师感动。”教师要学…  相似文献   

12.
只有以情感为灵魂,以情感为生命,课堂才会充满活力.首先,教师想要在课堂上打动学生,让学生充满感情地投入进去,自己应该首先动情.其次,导入环节除了要让学生预知本堂课的内容,还应该创设某种情境,向学生传递一种情感.课堂上,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鸣,从而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最后,深情而充满鼓励的总结,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延伸到课外.  相似文献   

13.
黄恒松 《课外阅读》2011,(10):126-127
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进行合理的引导提示以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实际学习过程中,必要的情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语文学习,还能引导学生不断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课文产生情感,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本文以情境教学引导学生生情作为出发点,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以情境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5.
人们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就在于具备了良好的语感。具备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注重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本文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语感的培养需要语文教师创设情境奠定语感基调、入情范读课文传达语感、引导学生启发语感思维、联系生活深化学生语感。  相似文献   

16.
<正>一、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是提升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感的常用方法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前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初中生生活阅历、情感经历有限,有时无法完全理解阅读文本中的情境,因此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产生"感同身受"的真实体验。情景模拟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利用贴切语言表达创建情境、运用课堂表演创设情境、运用与文本情感基调相符的音乐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比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一文,将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因此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引导学生有效朗读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体悟文本,把握基调。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感情态度、感情色彩,也就是感情基调。它是朗读一篇课文的基础。如果我们能体会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基调,确定用什么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教师何时范读时机最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处着手: 1.在导读新课时用范读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的内容。如《倔强的小红军》、《瀑布》等感情色彩较浓的文章,适宜在提示课题后便由教师进行范读,把学生一下子带到文章所创设的特有情感气氛之中,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以利及时帮助他们把握课文朗读的基调。 2.对课文重点处,用范读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或进入情境。对课文中最能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重点段落可采用  相似文献   

19.
阅读感悟是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措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多种角度引导学生读书、想象、感受,促进学生的阅读感悟,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情感,感受人物形象。一、凭借创设情境,促进阅读感悟在讲授课文重点部分时,教师如果能精心创设和课文内容、作者情感紧密相关的情境,就可以突出文章重点,深化文章中心,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对文本、作者产生境的沟通、情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要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赋予汉字情感,渗透汉字文化,总结识字规律,教会识字方法。一、情境导入在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声中,教师边走动边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妈妈睡了》。犤设计意图犦创设情境,体现文本本身的文化价值,为学生营造一种恬静、亲切的氛围。教师的声音、动作及传递出的情感对文本本身亦是一种浸润。在这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师: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问什么呢?犤设计意图犦这既是一个学生对课文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