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荷兰“水足迹”概念引入中学生物课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环保概念风靡全球的今天,环境友好成为官方与民间都蔚然成风的理念。地球水资源的匮乏是当今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水的质和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近年继"碳足迹"后,荷兰一所大学又提出了"水足迹"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全面量化人类活动对环境水资源直接和间接的消耗。  相似文献   

2.
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近日刊出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将超出地球的再生能力。研究发现,地球需要14个月的时间才能再生出人类12个月内所消耗的资源。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已经超出了生物圈的生产能力。自然资源消耗速度超出地球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3.
试论“绿色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创造现代化的物质产品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加快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地球生态失衡,其中,包装材料的非科学化使用,就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绿色包装"设计的科学思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其设计理念也正是人类对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的反思。"绿色包装"要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其包装从原料的选择、制造到使用和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学业负担的含义和类型 有的学者指出学业负担的含义是人类个体以个体经验的方式,在对人类经验吸纳、加工以认识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对认定的目标、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所带来的压力的一种体验,以及为此而消耗的生命。体验是主观的,消耗(生理、心理、时间)则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5.
据专家估计,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到6500亿吨之间。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再有50-60年,全世界的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可燃冰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了新希望。"冰"怎么会"可燃"?即使是二氧化碳在超低温状态下形成的"干冰"也不可燃。但确有"可燃冰"存在,"可燃冰"里甲烷占80%,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可燃冰可直接点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材中"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章是重要的化学理论内容,每年的高考均有考查,今年各地的高考更是如此. 一、考查原子结构--同位素及各种构成微粒之间数量关系 例1 (江苏省化学卷-1)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23He,每百吨23He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24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7.
一、学业负担的含义和类型 有的学者指出学业负担的含义是人类个体以个体经验的方式,在对人类经验吸纳、加工以认识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对认定的目标、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所带来的压力的一种体验,以及为此而消耗的生命。体验是主观的,消耗(生理、心理、时间)则是客观的。有的学者专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剖析,他对学习负担的类型作了分类。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即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和对生态整体主义的发展,探讨了卡逊所引发的"新行动主义"运动对唤醒人类环境意识、促进人类环保运动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能源,石油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被消耗,为此,世界各国的能源专家都致力于寻找和开发石油的替代能源。除了广为人知的太阳能、潮汐能等能源外,还有许多种能源也被科学家设想为可以有效利用的"石油后"能源。  相似文献   

10.
100多年前,生物学家赫胥黎首次通过显微镜在海泥中观察到了浮游生物的方解石盘,他将其命名为“球石”。100年后,科研人员仍然在不断探索浮游生物对人类呼吸的空气、所吃的食物、所消耗的燃料、以及陆地的影响。因为没有它们,地球将成为一片不毛之地。  相似文献   

11.
<正>从古至今,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发展总离不开衣食住行四字。而其中,又属"行"的变化最大。陆地、天空、海洋,人类穿行的身影无处不在。自100多年前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燃油发动机汽车以来,它就注定了将在这片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历史见证了汽车的发展,然而,这样的出行方式是否能够持续?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  相似文献   

12.
正电改变着人类生活,人类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然而,电能的消耗正悄悄改变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之一。为此,笔者探索通过实验手段让学生认识这一极其严重的环境问题。笔者发现,实验室虽有电学实验用电能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功率表,但却无"教学电能表",更谈不上"多功能"了。而实验室配备的家用电能表,其功能和计量精度根本无法满足实验需要。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研制了一款多功能教学电能表(图1)。  相似文献   

13.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可是这个村庄正在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萎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作为居住在地球上的村民,我们不能仅仅担忧和抱怨,我们必须行动。意识到那种无节制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我们愿意选择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来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做起,开始你的绿色人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正面临着生态危机。只要我们改变既浪费又污染的生活方式,就能够改善环境,减轻地球的负担。无节制地消耗地…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人类所消耗的能源绝大部分来源于一次性石化燃料,即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从长远观点看,这类能源终有一天会被消耗殆尽。随着人口激增、工业无节制地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将不断增长。预计到下世纪中期,世界能源消耗显较现在将增加两倍。如无特别重大的发现,估计地球上可供开采的煤和石油,只能维持200~300年。还有人估计,地球上石油的蕴藏量为2兆桶,从1900年左右开始使用,如果不加以控制,预计别2050年  相似文献   

15.
世界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代表作《机器管家》是预言未来人机关系的一部不朽杰作,讲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安德鲁·马丁在两百年里为变成真正的人类所付出艰辛努力的一生。尽管安德鲁最后不仅外表高度人化,还具备了人类所独有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追求,所言所行与人类相差无几,但在追求人类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却屡屡碰壁,陷入不"伦"不"类"的伦理困境。本文从"机器人三定律"和人类中心主义本体论出发,解析作品中折射出的诸多机器人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地球上的人和动物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据统计,地球上生物的呼吸和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每年大约要消耗1千亿吨氧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所耗氧气的质量会逐渐增加,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也随之增加,那么,会不会有一天,地球上氧气耗尽,充满二氧化碳以致人类无法生存呢? 这种顾虑是多余的,自地球大气  相似文献   

17.
《考试》2008,(5)
20世纪以来,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类该如何发展?地球向何处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可见,树立"环境意识",在中学向学生介绍有关防止环境污染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加强环境知识教  相似文献   

18.
关于生态经济学的前提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两个角度来认识和发展生态经济学,一方面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利用科技进步推动人类解决生态失衡问题的前进步伐。另一方面,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倡导节约的生活、生产方式,尽量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维持原始生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难点一: 人的身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如果用光速把人的身体移动到另一个地点,那么,就必须将它"唯物质化".经物理学家计算,单单突破原子核内部的限定力,就必须把身体加热到1万亿摄氏度--这比太阳内部的热度还要高几百倍.只有在这一温度下,物质才能变为光,并通过光速输送到任何一个地点.而对每一个被输送的人来说,所使用的能量要超过迄今为止人类所消耗的全部能量的大约1000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纺织品配额的取消,“绿色贸易壁垒”这一非关税壁垒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置的主要贸易障碍.从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出发,一场绿色革命的浪潮正在全球兴起,企业须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尽可能解决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我国纺织业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资源消耗大,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实施绿色纺织生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