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对技术转移效果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技术成果研发过程中隐性技术知识的转化程度。从知识管理角度,对技术转移中技术成果所隐含的知识进行了分类挖掘并尽力将其显性化,对技术成果中隐性知识的有效转化进行了探讨,期望对技术转移效果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技术转移能够迅速提升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但在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具有粘滞性,是难以转化的.以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层面探讨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影响因素,并进一步从技术原体、技术受体、关系因素和转移行为四个方面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技术转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过程蕴涵着大量隐性知识转化的问题.在隐性知识日益成为企业战略性资源的今天.企业技术转移活动的绩效与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企业隐性知识有效转化的程度.由于隐性知识本身的默会性、依赖性、动态性和价值难以评估性等特殊性质,加之双方企业客观背景及主观认知能力和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差异,使隐性知识的有效转化受到了一定制约.文章考察了企业隐性知识的分布情况及特性,分析并探讨了企业技术转移过程中隐性知识有效转化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问题,力求实现隐性知识在企业技术转移中最大化共享.  相似文献   

4.
宋云龙 《现代情报》2005,25(10):222-223,162
本文在分析隐性知识的含义和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隐性知识各种转移方式,以及影响转移的各种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转化中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及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希宋  李玥  姜树凯 《情报科学》2008,26(1):140-145
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是知识的转化,而其中隐性知识转化更是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关键所在.本文从隐性知识特性、成果转化方、成果受让方、转化双方差异、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的角度出发,对科技成果转化中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因素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隐性知识转化的路径,以期对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摘要:技术转移能够实现企业间技术能力的传递,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追赶的有效途径。在技术转移中,由于技术能力的主体是内含于其中的隐性知识体系,因而对隐性知识的系统转化能够有效促进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造。在系统识别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技术转移中的转化过程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韦楠华 《现代情报》2012,32(3):54-58
首先探讨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内涵,根据个体、群体和图书馆整体3个层次划分法把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归纳为五种途径,然后从主体、内容、情境和媒介等方面构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障碍的分析框架,最后从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塑造新型组织文化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3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隐性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为人们参与竞争的重要资源,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以及合理转化为能被人们掌握、利用的有用知识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隐性知识转化中,分析其在隐性知识转化中的技术优势,从创建学习环境、构建技术平台、提供实现技术、模拟自主行为等四个方面详细地论证了虚拟现实技术在隐性知识转化中的重要作用,设计出一种有利于隐性知识转化的虚拟现实系统,试图以一个新视角探求原有隐性知识转化中的困境问题。  相似文献   

9.
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效果测度模型及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将影响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效果的要素进行结构化划分和综合剖析。然后基于所划分的5大技术转移要素,开发了影响隐性知识转化效果的16项指标,并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测度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效果的评估模型。本研究结果为隐性知识管理背景下对技术转移的深度探索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0.
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ITKT)是组织内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方式,直接关系到组织核心竞争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依据知识特性和转移具体方式两个维度,将知识转移划分为正式显性知识转移、非正式显性知识转移、正式隐性知识转移和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4种类型,比较了它们的特征。分别从个体间、个体与团队间、个体与组织间、团队间、团队与组织间5个视角,分真隐性知识和伪隐性知识两种情况,考察了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建立了过程模型,提出了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与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陈方丽  慕继丰  张炜 《科研管理》2004,25(6):28-34,132
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武器。没有知识,任何企业都难以生存并赖以构建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知识管理起着很大作用,但信息技术对知识管理有局限性。本文讨论了知识的重要性与信息技术投资的结果、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特别是隐性知识管理的关系并给出了一个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和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构建之间的概念性框架及启示。  相似文献   

12.
高鹏  安立仁 《科研管理》2015,36(11):131-138
隐性知识表征直接影响隐性知识的传递与共享,隐性知识异于显性知识,其难以通过命题符号准确和完整的表征,但这无法否认其在人脑中的存在性。文章从认识论视角出发,通过个体隐性知识表征模型论证了隐性知识是人的知觉中关于事物之间联系与特定情境的整体心像。在信息论及隐性知识表征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隐性知识的传递模型,其由隐性知识源、隐性知识输出映射、隐性知识展示、镜像、信道、隐性知识感知、隐性知识输入映射和隐性知识宿八个部件构成,隐性知识传递通过这八个部件完成从隐性知识演示到隐性知识吸取的完整传递过程。隐性知识传递的目标是最小化隐性知识条件熵,最大化传递主体间的互隐性知识量。  相似文献   

13.
非正式网络中隐性知识传递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有效的知识传递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非正式网络凭借其良好的互动性,快速的传播速度决定了它在隐性知识传递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当前对于隐形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已有较多的研究,但对于非正式网络中隐性知识传递的具体机制,目前还少有系统性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对高技术企业内部员工的非正式网络进行研究,提出并验证了非正式网络中隐性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三点:首先,网络特征和联系特征对知识传递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次,个体的沟通意愿和沟通频率对于网络特征与知识传递效果之间的关系起到中介作用;最后,知识缄默性对于信任、工作互动程度与知识传递效果的关系存在调节效应,信任、工作互动对知识传递效果的促进作用随着知识缄默程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苏屹  郭稳  张傲然 《科研管理》2022,43(9):48-57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企业对隐性知识的识别与提取,提高创新效率。基于隐性知识本身固有特征和并购双方“有限理性”特征所引发的双方关于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策略的多重选择问题,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并购中并购双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并购双方在隐性知识逆向转移中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大数据知识整合技术能力、大数据预测分析技术水平、目标企业隐性知识的敏感程度、转移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率等是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处于一定范围内的大数据技术分析水平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有促进作用;对目标企业的补偿率存在最优区间;成本与预期收益比率的变化将导致并购双方的博弈策略向不同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5.
林筠  杨雪  李随成 《科研管理》2008,29(5):16-23
针对隐性知识的开发和管理问题,建立了隐性知识交流、隐性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12个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AMOS5.0把从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部分制造企业和研究所收回的255份有效正式问卷数据导入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夏泥  胡斌 《科研管理》2016,37(5):141-149
针对隐性知识的隐蔽性、非结构化等特点,借鉴经验学习和知识转移理论,从任务视角出发用仿真方法研究了任务分配策略、任务到达速率、不同复杂任务比重对隐性知识学习的作用机制。仿真结果表明,以知识增长为目的的学习策略最有利于隐性知识学习;以当前时间成本最小化为目的的策略会引起原有知识的损失;随机分配策略对隐性知识学习无显著作用。任务到达速率衡量了员工的任务压力,适当增加员工任务压力能够极大地促进隐性知识学习。不同复杂任务的比重通过影响整体任务复杂度而作用于隐性知识学习,且任务复杂度与隐性知识学习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无论各种任务之间的比重如何,只要整体任务复杂度维持在适中水平,就可以显著促进隐性知识学习。  相似文献   

17.
研发项目中隐性知识传递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研发项目中隐性知识传递效果的影响机制,我们把研发活动区分为创意产生类活动和问题解决类活动。首先我们分析了项目特征对于隐性知识传递效果的主效应,发现项目团队集权程度对隐性知识传递具有负向作用而其它项目特征对隐性知识传递均有正向作用;其次我们比较了两类活动中任务特征在项目特征对于隐性知识传递效果关系中的调制作用,发现在两类活动中任务特征的调制作用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最后,我们提出了简要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8.
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卫文 《科研管理》2007,28(6):31-35,11
本文从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的内涵入手,对二者进行了详尽的对比。论述了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之间在静态存在和动态应用时均有不可分性。探讨了这种不可分性在理解和处理知识转移和共享、隐性知识存储和搜索以及知识编码等问题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网络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伟  张庆普  刘臣 《科学学研究》2009,27(2):255-261
 隐性知识高效流转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研究企业内隐性知识流转是一个崭新的视角。本研究从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出发,将企业内部成员之间隐性知识流转关系作为社会网络进行定性和定量综合分析,以HRB部门隐性知识流转网络为例,对该网络的结构及特征进行测度和分析,揭示了网络结构及特征对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转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