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校在实践创编新童谣的过程中,通过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和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赋予童谣这种古老的文  相似文献   

2.
“五颗星,照天空,天安门,在正中,齿轮麦穗红绸绕,看见国徽挺起胸!”这首活泼明快的童谣,是北京市向社会征集的近2万首童谣中的一首。借鉴北京市宣师一附小等学校的经验,2004年6月24日,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联合发起了征集新童谣活动。此次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市1600所小学及1430所幼儿园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了这项活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征集新童谣19436首。经过精心筛选、编辑、加工、润色,有400多首优秀作品被选进了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新童谣》一书,这些健康向上、童趣盎然的新童谣已经响亮地传遍了北京市的校园。为此,中央领导对北京市采用新童谣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教育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灰色童谣”一度在中小学流传,让老师和家长们颇为忧虑。北京市宣师一附小从2003年夏天开始,就发起了用健康童谣代替“灰色童谣”活动,率先开设了每周一节的《北京童谣》校本课程,并编写了教材。在课堂上,老师教给学生更多优秀的、积极向上的、风趣幽默的健康童谣,并指导学生在吟唱中学习童谣的写法,鼓励他们自己创作充满儿童情趣、反映校园生活、富于时代气息、弘扬高尚情操的现代童谣。在“我与童谣”系列活动中,老师们充分挖掘童谣诵、唱、写、画、演、编、用等特点,使这门课程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结合,让童谣丰富的内容、简短的文字、精练的语言、活泼的形式成为大人与儿童沟通的媒介,成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本期刊中刊我们推出《新童谣在这里唱响》,旨在通过介绍北京市宣师一附小“健康童谣进校园,唱响师生共同发展的主旋律”的经验,使“童谣”这一德育新途径引起更多的人们关注,并期待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3年9月,我校正式把《北京童谣》作为校本课程,写进了二年级4个课改实验班的课表内。《北京童谣》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每周每班安排一课时, 做到专时专用,经常研究。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童谣、吟诵童谣、感受童谣、创编童谣,活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知识,训练了语言,提高了文化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4.
时代的不断发展,为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近年来,我校按照“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目标,坚持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从小学生的年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儿童特点的德育途径。特别是“以童谣为载体,探索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系列教育,得到了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支持,他们亲自指导教师把童谣教材化,编写了《学写新童谣》教材,使课程得以顺利实施, 并向学校各方面辐射,形成了我校新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有自己的思想扣情感,外化为一种亲切的文学样式,便是童谣。它记录着愿望,反映着喜怒,袒露着内心。  相似文献   

6.
学生喜欢唱童谣、演童谣,但如何用童谣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指导他们平时的言行,而不是简单地读一读、背一背呢?结合学校的教育主题, 我班召开了《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召开班会之前,我对学生在家的表现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家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如回家后不能主动向家长打招呼;不会自己收拾房间;  相似文献   

7.
在新形势下,如何针对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和成长的环境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8.
“又是一天新来到,小海燕们起得早;自背书包上学校,校服整洁领巾飘;见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学说声早;一日之计在于晨,宝贵时间要抓牢……”清早,杭州胜利小学传出一曲曲的校园童谣。仔细一听,你会发现他们唱的不是什么歌谣,而是“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居然也能唱?而且孩子们居然唱得如此津津有味?一直以来,《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就是“板着脸孔”的说教。学生能熟练背诵,可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真正起规范作用的又有多少?寻找根源,我们发现不是孩子们不愿遵守,也不是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而是《守则》、《规范》不那么…  相似文献   

9.
童谣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较为重要的辅助工具,绿色童谣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知识。但是小学生中也会流传一些消极的"灰色童谣",这些"灰色童谣"会影响小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起到消极的作用。因此,为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健康,小学教育要提高对小学生唱响绿色童谣的重视。本文就唱响绿色童谣丰富小学生活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学龄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开展主题班会要注重对高中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班会,做到以班会为载体对高中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质上有很多的相似点,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将这两方面进行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进而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飞燕 《湖南教育》2005,(18):42-42
新童谣简洁明快、童趣盎然,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熏陶,乃至孩子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新童谣的创编吟诵能把教育教学活动化小、化巧、化实,使德育少一点说教,多一点活动;少一点呆板,多一点生动。用新童谣规范行为习惯童谣给孩子们提供了自我要求、自我规范、自我教育的方法。低年级学生天生好动,他们的坐姿、站姿、走姿、握姿都时常要老师来提醒。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我选编了两首《规范歌》,内容是这样的:“站如松,两肩要放松;坐如钟,抬头要挺胸;走如风,重心稍前倾。”看书写字做到“三个一”,即“…  相似文献   

12.
童谣是在儿童之间传唱的口耳相传的文学艺术,它形式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给人以轻松活泼、趣味无穷的感觉,说唱起来顺口、合拍、动听,是孩子们学习、游戏、树立高尚道德情操、促进各方面发展的有效工具。在开展《农村小学开发绿色童谣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中,我们将绿色童谣与低年级教学进行整合,采用课堂教学与生动形象的绿色童谣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对课堂教学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迸发出极高的学习热情,体验到了说唱童谣,学好语文的快乐,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14.
“刘义打番鬼,越打越好睇,兵死能翻生,吓死老番鬼,传说神助威,实为计谋使,番鬼见黑旗,又当遇见鬼。”(粤语)“小朋友,做游戏,你追我赶真有趣。一不小心碰到你,连忙说声对不起,没事没事没关系,礼貌用语别忘记。”  相似文献   

15.
校园绿色童谣是一种适应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为小学生所喜爱、易于被他们接受的有特定节奏的韵文,它具有游戏性、教育性和生活性等特征.绿色童谣所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德育游戏化的必要前提.童谣游戏所体现的德育主体性,所呈现德育形式的多样性及其所反映德育的目的性都为小学德育纳入童谣游戏成为可能,也是德育游戏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张锐 《天津教育》2007,(10):38-39
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两难情景具有相当程度的普遍性。如果教师能选择生活中的道德两难故事,创设情景,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确道德与规则、价值、情感的辩证关系,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促成学生的道德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17.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吴方言就是吴文化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现在的苏州有许多的外来人口,人们也只是了解现在的苏州,就连苏州人对以前的苏州也知之甚少,对于生活在苏州的幼儿来说,向他们进行本土教育,初步了解苏州民间童谣是必要的。在我园,吴文化的神韵也深入幼儿心,我们通过精心挖掘吴地童谣,从而引导幼儿感受童谣的语言魅力,再次也开展了一系列以童谣为主题的活动,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最后我们也将童谣与环境创设相结合,充实现代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幼儿感受童谣魅力,领略吴地神韵。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让数学真正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为孩子们所喜爱,这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两年来,我引导学生用童谣进行目标测试卷的反思,用童谣归纳概括数学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得到很大提高。例如,四(2)班刘歆宜同学创编的“我有一个大家庭,幸福美满是一家,数学课上提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头脑风暴真好玩,思维陷  相似文献   

19.
在我校开展的文明礼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学习礼仪方面的童谣,了解掌握了很多礼仪知识,例如,如何与人谈话,见到师长主动问好,用厕礼仪,如何安全地在校园中行走等。这样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形式是灵活有趣的,摆脱了死板的说教,激发了孩子学习、表演、再创作的欲望,达到了良好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20.
石虹 《宣武教育》2004,(4):41-42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新修正的《北京市小学生守则》第九条明确提出“诚实守信”的要求,《北京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十条中也强调了“答应他人的事要努力做到,不说谎,勇于改正错误”的诚信要求。围绕“诚信”主题教育,我们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