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魏晋,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志怪作家加工、创作,变形母题丰富多彩,成为构建许多故事情节不可或缺的母题。变形母题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神话故事,特别是图腾化身和神体变形神话,是志怪小说变形母题的滥觞,其既确立了变形的结构模式和情节范例,又提供了变形观念上的依据。本文拟从神话视角讨论志怪小说变形母题的源流。  相似文献   

2.
在唐志怪小说中,有很多以银变为母题建构的故事,银变几乎是故事的核心情节,这种母题在故事中相对稳定而凸显,本文对银变的模式和观念做一文化解析,认为金银变形母题的模式是受到了汉译佛经的影响,而金银变化的观念则来自"物老成精"信仰。  相似文献   

3.
狐的变形源于古人对狐生物特征的想象,后来又受到“物老成精”观念的影响,使狐的变形更加自由。在唐志怪小说中,佛、道敷衍大量的狐幻化祟人的故事互相诋毁,使狐的变形母题愈加丰富。同时,狐的变形母题和“人犯禁忌”母题结合,表现出禁忌主题。  相似文献   

4.
《河西学院学报》2016,(6):77-82
王度的《古镜记》是初唐传奇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从题材上讲,它属于志怪小说,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同于六朝志怪小说的粗陈梗概。《古镜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意在阐释"明神道之不诬"向"始有意为小说"的过渡。小说由十二个相互独立的小故事连缀而成,以一面古镜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的神异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古镜信仰及唐代文化。文章结合小说创作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的镜文化及唐代士人的文学作品来分析《古镜记》与唐代士风的内在联系。鉴于此,从中国古代的镜信仰文化、唐代士风分类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宗璞有关"变形"的小说是中西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在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之下宗璞的"变形"母题的小说呈现出了自我的特质,"变形"仅为一种叙事的策略,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正建构起了宗璞小说的价值意义。本文试从西方文化影响下"变形"作为一种叙事策略,中国文化影响下"变形"价值建构的生成,这两个方面来进一步审视宗璞小说中"变形"母题。  相似文献   

6.
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在唐代已具备了令人瞩目的规模和特点。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已进入了成熟阶段。宋人洪迈称唐代诗歌和小说并为“一代之奇”(《容斋随笔》),是很有见地的。鲁迅在评价唐代小说时也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中国小说史略》)只要我们对唐代传奇的艺术成就作些简要分析,就不难看出鲁迅、  相似文献   

7.
凶宅小说是我国古代志怪小说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门类,其中唐代凶宅小说更是数量众多,艺术特征鲜明。唐代凶宅小说的兴盛,是在其文学传统和其民间信仰背景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唐代小说中凶宅作祟因素的具体类型包括物怪、屈死亡魂、一般鬼神等。从艺术特征来看,唐代凶宅小说也充分体现了唐代小说的"意想和文采"。  相似文献   

8.
迟子建小说中动物感恩母题的跨文化寻踪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迟子建小说对动物感恩母题的运用方法是直接运用、叠加运用、拓展运用和神化运用。由于受佛经文学众生平等思想的影响,动物感恩母题开始频繁出现于六朝小说中,对后世小说的创作影响重大。满—通古斯语族的各民族信仰萨满教,动物崇拜是其主要信仰之一,因此在满—通古斯语族的神话传说中经常出现动物感恩母题。迟子建小说中的动物感恩母题深受佛经文学与萨满文化的双重影响,同时具备了这两种文化的精神意蕴,进一步拓展了动物感恩母题的深层文学寓意。  相似文献   

9.
唐代的传奇小说是一种高雅文学,是唐诗的姊妹文体。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这"变"即是"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这个"有意为小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唐传奇在有唐一代形成了庞大的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创作群体;二是在创作实践中总结出独特的小说美学理论;三是从文体上说,唐传奇吸收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艺术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出集叙事、抒情、议论于一身的完美文言小说文体。唐传奇实是唐人于诗歌之外的又一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曾作为科考制度“敲门砖”的唐传奇,是唐代小说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不能简单地将唐传奇和唐代小说等同起来。事实上,唐代小说还应包括志怪小说、轶事小说等,必须对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严格区分。唐代小说之所以能在诗坛成就已灿烂夺目的盛唐、中唐时期逐步发展、繁荣,与诗歌并称“绝代之奇”,其原因除了人们通常提及的经济、政治、科考制度及其他文学样式的推动外,还有一些被论者所忽略的因素,如文人思想开放、敢于揭露时弊,唐代小说作家的文化艺术素养的总体水平大大高于前人,诗歌表现现实生活的局限性等。从中国文学史的视角看,唐代传奇小说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皆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鬼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三言"中关于女鬼的作品与其本事相比在故事人物、内容情节、叙述方式等方面有了新发展。与六朝志怪唐代小说、《聊斋志异》相比在其身份、对礼的遵守、与男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等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性。这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雨燕 《保山师专学报》2002,21(1):23-24,33
魏晋志怪小说与唐代传奇前后相继 ,魏晋的鬼神志怪孕育了唐传奇。但志怪只是小说的萌芽状态 ,而传奇已是成熟的小说。虽然它们产生的背景不同、反映的内容各异 ,但都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作家大量地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其小说普遍具有民间化叙事倾向。民间文化既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也蕴含着某种世界性因素。新时期小说通过对具有世界共通性的民间故事类型、母题和文化原型的书写,凭此而具有了某种世界性因素。新时期小说在对民间故事母题和文化原型的书写过程中也具有它的创造性,这也是其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志怪小说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有重要价值和地位,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尤其是对志怪小说的叙述模式,更是受到冷漠和轻视,进而忽略志怪小说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及艺术特点。文章结合志怪小说作品,以"丛残小语"叙述模式为切入点,简要论述志怪小说的叙述特点,并对其进行辨证,说明志怪小说丰富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标明我国古代文言笔记体小说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方面已臻成熟,它在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道教是东汉末期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鼎盛期。而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经过魏晋六朝志怪、志人小说的逐步发展,到唐代终于迎来它的成熟期,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的成熟。道教在唐代对各个阶层特别是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深刻影响,极大地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这种影响不仅包括形式也包括内容。本文拟通过唐传奇《玄怪录》中的《张老》《裴谌》篇及《传奇》中的《裴航》篇来窥探道教对唐传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唐人小说叙事意象的美学功能体现为其对叙事主题的凝聚,对叙事结构的贯通,以及对叙事节奏的调控,这一极具文化意味和美学意味的叙事方式,从另一角度呈现了唐代小说家“有意为小说”的主体创作意识。  相似文献   

17.
异类母题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流程中有着明显的演化痕迹,在上古神话、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宋人笔记、清人小说中均有所反映;这些神,仙、狐、鬼、精灵等异类母题在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品中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18.
王雨燕 《保山师专学报》2002,21(1):24-24,33
魏晋志怪小说与唐代传奇前后相继,魏晋的鬼神志怪孕育了唐传奇。但志坚只是小说的萌芽状态,而传奇已是成熟的小说。虽然它们产生的背景不同、反映的内容各异,但都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唐人小说中隐含着唐代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复杂画面。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牛僧孺的《玄怪录》,虽以记录精灵粉怪、嗜奇记奇为主,但作品中包涵着深厚的政治文化意蕴,折射出作者对唐代政治的特殊观照。这部传奇极力彰显了京都皇权对国家政治生活和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详细描摹了城市司法机构为市民声张正义提供的庇护与安全的权威,细腻刻画了科举制给应试举子所带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20.
唐代称小说为“传奇”,是因为它“作意好奇”,鲁迅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唐代小说秉承魏晋六朝小说“志怪”的特点,常写一些神鬼怪异的故事,但这些妖怪却又具有人的气质和性格,充满现实生活气息。中唐时期作家沈既济的《任氏传》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