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立高校处分权的概念解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公立高校的处分权在我国尚不是一个明确的法律用语。通过对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处分权的内容、对象、性质和价值目标等方面的学理分析,认为公立高校的处分权是指公立高校为了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以实现国家赋予的高等教育职能和目标,根据法定事由和法定程序强制性限制或影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的本校学生的受教育权的一种行政权。  相似文献   

2.
李继红  聂建波 《考试周刊》2012,(65):156-157
近年来出现为数不少的学生诉高校处分不当案,反映了高校在行使处分权时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受教育权容易受到高校不当处分的侵犯,二者之间的冲突加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处分权的执行不规范和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机制不健全。因此,我们应数管齐下,充分运用法律来解决高校的学生处分权与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利益冲突,以此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范,高校享有对学生的处分权.高校处分权如果行使不当,极易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特别是"退学"、"开除学籍"等处分一旦作出,对学生的权益将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但在我国,高校处分权的行使却缺乏有效监督,受处分学生如果不服,只能申请校内救济或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申诉,尚不能诉诸司法程序,这对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4.
高校在处分学生的过程中,应当按照合理、公正的程序进行,在给学生处分的同时,注意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在实施处分权的过程中,高校应公正、公开,要将学生的处分纠纷纳入行政复议的范围之内,并建立学生申诉制度,进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高校处分权是大学管理学生的重要权能之一。由于我国立法的相对滞后,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引发出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学生考试作弊中的受教育权问题容易受到高校不当处分的侵犯,矛盾越来越突出。从高校处分权和学生受教育权入手,以大学生考试作弊为视角,通过对高校处分权的性质和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而受到开除学籍处分的法理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高校处分权纳入法治化轨道,以此保障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具备公共产品的某些特征,但又不完全齐备,属于准公共产品。高校管理权具有行政权的属性,属于公权力。高校处分权可分为改变学生身份的处分权和未改变学生身份的处分权两类,前者具有公权力的性质,后者属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不断涌现,这反映了高校学生处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在加剧.为减少高校学生处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之间的冲突,使两者达到平衡状态,应从立法、司法以及程序等方面规范、制约高校学生处分权,完善教育立法、明确受教育权的可诉性等方面保障、拓展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8.
高校处分权的行使与比例原则的适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例原则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对规范行政权的行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将这一原则引入教育法治实践中用以规范高校处分权行使的相关研究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章阐释了行政法上比例原则的蕴意,解析了高校处分权的行使适用比例原则的客观根据,进而明确了比例原则对高校处分权行使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的管理权是国家赋予高校更好地教育学生、维持教育秩序的权力。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权利。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管理权行使和教育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文章就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处理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对于其剥夺学生学籍行为应当进入司法审查的视野,但如何协调司法审查权与高校的自主管理权的关系,司法审查的权限应仅限于形式的审查,即审查学校作出的行为是否有违程序的公开、公证原则。  相似文献   

11.
姜大源 《教育研究》2005,26(8):53-57
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应以从业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课程内容序化的哲学思考在于:作为一种知识序列,课程内容序化的最重要的目标指向,在于如何使学习的主体——学生容易地接受这一序列。因此,课程序化的教育学思考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过程,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课程不再片面强调建筑在静态学科体系之上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蕴含在动态行动体系之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实际上,“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过程,是一个伴随学科体系的解构而凸显行动体系的重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纪律教育是塑造高师学生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从实践出发探索了在新形势下对高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纪律教育.  相似文献   

13.
法制教育的学科意识是指人们对法制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所持的基本观念.法制教育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法制教育的科学化包括法制教育研究、法制教育学、法制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增强法制教育的学科意识的过程,就是法制教育科学化的过程,是认识深化、理论自觉、实践自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吴莉 《钦州学院学报》2006,21(2):125-128
《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大学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大学生的教育权具有选择性,还具有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法律特征。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机会权、学习条件权和学习成功权,非经合法正当的程序不容剥夺。当大学生的受教育的利益受损后,可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诉和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教育行政处罚程序是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方法、步骤、顺序的总称,包括一般程序、简易程序和听证程序.教育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是教育行政处罚的常用程序,可分为立案、回避、调查等12个步骤和环节.教育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是一般程序的简化,主要是对当事人进行当场处罚.教育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是在一般程序的基础上增加了听证这个复杂而庄重的环节,从而保证重大教育行政处罚的公开与公正.严格遵守和正确使用教育行政处罚程序,对保证教育法的实施、保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使教育行政处罚权以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大学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大学生的教育权具有选择性,还具有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法律特征。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机会权、学习条件权和学习成功权,非经合法正当的程序不客剥夺。当大学生的受教育的利益受损后,可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诉和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基于法治原则、权利救济等理论与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可将高校纪律处分争议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考虑到高校内部秩序的维护与学术自由及诉讼成本,司法审查限于退学处理、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等严重影响学生受教育权处分争议的法律问题,不审查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肩负着祖国的希望。然而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方面的种种原因,造成了当前大学生漠视生命,对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认识意识缺失。因此,在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文化知识培养的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他们生命观、价值观的教育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抓好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对于未成年学生的教育惩戒问题,国内外教育学界早有关注。总体上经历了从绝对惩戒教育到“无批评式教育”再到强调惩戒合理性的演变过程。学界对教育惩戒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法学界学者一般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学校“处分”学生的措施视为教育惩戒;而多数教育学界学者则将教育惩戒与纪律处分区分开来,教育惩戒强调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在教育相关的立法层面上试图区分教育惩戒与纪律处分,并将二者结合使用,细化教育惩戒和纪律处分的具体措施,分梯次使用惩戒与处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纪律处分措施,构建未成年人惩戒与处分等学校不良记录封存的制度。  相似文献   

20.
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不仅是一种知识理论体系,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建制。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发展迅速,但其学科定位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从学科逻辑和社会需求逻辑两方面分析发现,当今的高等教育学已经突破了教育学的学科框架,不是隶属于教育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而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因此,将高等教育学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已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学需发展成为独立于教育学的一级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