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工作过程中的经验,着眼于大学生迷恋网络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建议措施。大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外界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对大学生迷恋网络进行干预时,应从学校的综合管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日前,笔者在我校范围内对各专业、各年级进行了调查,共发放了1000份《大学生上网情况问卷调查》,回收888份,回收率88.8%。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迷恋网络无法自拔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33%,全校约有1100余人迷恋网络无法自拔,而严重影响学业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09%,约有800余人。本文运用个案调查方法,对部分迷恋网络、严重影响学业的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访谈以面谈、电话访谈、网上访谈、辅导员走访等方式进行。以下是对8名很具代表性的迷恋上网大学生个案的访谈记录,并分类整理如下(8名访谈对象以英文字母A、B、C、D、E、F、G和H代替表示)。  相似文献   

3.
一、对迷恋上网大学生的调查分析日前,笔者在我校范围内对各专业、各年级进行了调查,共发放了1000份《大学生上网情况问卷调查》,回收888份,回收率88.8%。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迷恋网络无法自拔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33%,全校约有1100余人迷恋网络无法自拔,而严重影响学业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09%,约有800余人。本文运用个案调查方法,对部分迷恋网络、严重影响学业的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访谈以面谈、电话访谈、网上访谈、辅导员走访等方式进行。以下是对8名很具代表性的迷恋上网大学生个案的访谈记录,并分类整理如下(8名访谈对象以英文字母A、B、…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对网络的迷恋会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业,如不及时矫正或制止势必会发展成网瘾进而难以自拔,高校应承担起教育与预防的责任,对此加以重视并探究防治之策。文章对大学生迷恋网络的不良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培养大学生遵守网络规范的意识,使其养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生活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抽取通化师范学院 8个系 36 0名学生为样本 ,从大学生上网的动机和意向等方面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测试。调查结果表明 ,大学生是网络的最大受惠群体之一 ,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的休闲、娱乐、交友、学习以及思维方式、人生观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网络的特点 ,努力探索网络时代高校德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不同类型网络成瘾的大学生人格特征及其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人格特征在不同类型IAD中的预测作用,以期为针对性干预策略的实施和有效性评估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本文作者整群随机抽查某高校2350名学生,用YongKS网络成癌诊断问卷、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调查,并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人格特征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工作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的科学调查与有效评估是开展相关素养培训服务的前提。本研究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包括认知与观念、行为与技能的网络素养构成框架,并基于此编制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问卷,抽样调查我国某高校1073名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采用描述性分析、差异检验、聚类分析方法考察大学生网络素养整体水平、不同学生群体的网络素养差异、大学生网络素养特征人群分类。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素养在行为与技能维度得分低于认知与观念维度;网龄、家庭居住地、家庭资本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普遍存在网络媒介认知不足和网络接触习惯不良问题。本研究基于研究结果对正确认知网络世界、不良上网习惯隐患、提升网络信息素养与联通能力、家庭资本在网络素养中的折射四个问题展开讨论,期望文章结论能够为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与培训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现象的高发人群。通过调查广东5所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现状,揭示了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并从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个体等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提出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皖南医学院等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网络互动行为与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关系为出发点,从网络互动内容、网络互动动机、网络感知有用性、网络涉入程度等角度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探讨网络互动行为与大学生人际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及电子产品的普及,网络聊天成为大学生热衷的交际方式。为了了解网络聊天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使用网络聊天的频率高低与其人际关系状况好坏之间并没有直接相关性。对于部分沉迷于网络聊天的学生,需要各高校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预防及干预机制,积极地进行引导和疏通,才能有效处理网络交际问题,并促进和重建大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为其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的快速发展,在丰富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网络上最活跃的群体.校园网络安全问题亦日益突显,如何提高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增强学校网络文化安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并探讨了学校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颁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61-63
从1994年,我国正式成为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国家以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空间,它是所有可被访问和利用的信息资源的集合。大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上走在了社会的前列,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全新平台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近年来大学生涉网犯罪案件不断增多,如何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抵御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了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变化与思政教育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如何在网络时代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则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处于网络时代中的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的变化出发,主要对学生思政教育新趋势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题分析和文献综述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成因进行系统研究,归纳大学生出现自杀行为有潜在影响因素、主体内在因素和直接诱因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中,外界环境和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潜在影响因素;心理素质是起决定作用的内因;一些生活事件、应激因素都是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直接诱因。三者通过不同的途径、在不同的层面同时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个别大学生出现自杀的极端行为。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新媒体与传统大众传媒相互渗透,形成合力,这一特点对我国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日益明显,由此凸显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性。本文以网络流行的"晒"现象为例,通过对该问题的探讨和分析,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机遇和改进途径给予初步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和本体三个方面在Web.2.0时代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指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冲击增加了教育的复杂性和教育的难度;提出了web.2.0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认为要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度,促进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推广;加大教育投入,完善考评机制,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树立大德育观,全方位、多向度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才能真正把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网络对大学生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主要表现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各种消极有害信息的侵袭,思维发展和社会化程度阻滞,消极的心理影响及以人际交往能力退化等方面。如何消解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又称之为“天之骄子”,是一个备受社会青睐的群体,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很高。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实现问题不仅是一个个体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要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就应该对人生价值进行评价。然后,从个人、社会、个人与社会的结合几个层面来考虑:在个体层面要明确个体的社会责任,树立责任意识;社会层面,大学生要立足社会,把个人价值的实现立足于社会价值的实现之上;当然,大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及时践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逾发显现出来,通过透视大学生上网的现状,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从提高认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素质,建设有吸引力的校园信息网络,加强校园化建设,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明辩是非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