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是有一定法则的。欲学书法,先必临帖,临帖就要先“入帖”后“出帖”。所谓“入帖”,就是把所临碑帖的书法真正学到手,达到神形兼备,所谓“出帖”,就是从原学碑帖中脱化而出。诚然,古代碑帖浩如烟海,初学书者,必须选择对味口、对路子的、且比较规范的范本,这样既便于学习,又易于掌握。然后由老师给学生认真分析范本的艺术特点之所在,从而找出结字框架、用笔规律。在进行示范时要求学生做到手、眼、心并用,神情专注,物我两  相似文献   

2.
学习书法,读帖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古人说,学字“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业始入神”。这是经验之谈。可是,很多学生对临写比较重视,对读帖却不以为然,甚至不明白何为读帖,怎样读帖。何为读帖?“读帖”实际上是看帖,是在用眼睛“读”的同时,开动脑筋对帖上的字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其艺术特点和规律。通过反复品赏,静观默察,使自己不但领略所临碑帖的笔意体势,而且烂熟于心,储备于脑中,并能令其在想象中复活跃动或映现眼前,这样,临写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落笔得法。怎样读帖?可从揣摩用笔、分析结构、玩味章  相似文献   

3.
<正>晚明宋曹所著的《书法约言》,融合了《笔阵图》与《书谱》中的部分观点,并加入自己的理解作进一步阐释,文无浮词,简明扼要,是指导书法学习创作的优秀论著之一。对初学者如何临帖,宋曹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书法约言》卷首总论中写道:"又初作字,不必多费楮墨。取古拓善本细玩而熟观之,既复,背帖而索之。"这段话的意思很明了,初学写字时,不需要直接大量临写,而是选择好的字帖去仔细读,反复观摩直至熟记于心,再尝试临  相似文献   

4.
在水墨画术语中,大量出现与“写”有关联的词,如:写神、写意、写心、写形、写真等等。 我体会,“写”是主动地掌握笔,“心随笔运,取象不惑”,笔为我用。“写”时从容自若,才可获得“力饱气足,精神豁达”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5.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之一,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属于中国本土的文化现象,而且已日益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艺术之一。在书法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与书写兴趣,让其从“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从而养成他们热爱书法,苦练书法的良好习惯是摆在每一位书法教师面前的难题,下面我以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书法教学的几点体会:一、读帖与临帖相结合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每一位新学书者,首先必须要继承,也就是要临帖,要临帖,就要先读帖。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临帖之前,先不急于动手写,而是先读,即先察用笔,再看笔画的笔势…  相似文献   

6.
一、临帖一般初学写字的人都要经过临帖这个过程,所谓临帖,即是照着选定好的范本进行临写,有的也称临摹。但严格的说,临与摹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摹是把透明的白纸蒙在范本字帖上,进行一笔一画,一个字一个字的描写。初学写字时都要采用先摹后临的习字方法,因为先摹后临是练好基本功,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手段,这个过程尤如婴儿学步,欲想会走,必先学爬,而后再学跑。这对初学书法的少年儿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一、课题的提出目前,小学生写毛笔字的质量普遍较差,改进毛笔字教学,提高毛笔字质量,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和序”明确规定:“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练习用毛笔描红;三年级开始用毛笔仿影;四年级开始学习毛笔临帖写中楷字;五、六年级则是练习毛笔临帖写大楷和小楷字。”这是小学阶段毛笔字的教学“序”。在教学中,我们感到四年级学生直接临帖还有一定困难,特别是掌握笔势是一个难点,而这个问题解决不  相似文献   

8.
写字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对小学生进行写字教学,要培养他们的读帖能力、模仿能力和比较能力,使之更快、兴趣更浓地把握书写的用笔方法和结字规律,从而提高书写的效果。1 读帖能力的培养。读帖就是观察,让学生临写前认真看帖上的字,做到眼到、心到。书上的字是供写字的范字,是为学生临帖提供的框架,不要因为有了范字,便可以随意照写,草草了事。动笔前一定要学生打开书认真地读书上的范字,在读帖之前,要结合学生实际与所写内容提出不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帖。这样学生的观察才有一定目的,为动笔打下前提。如:教“木”字,首先让学生…  相似文献   

9.
谈谈临摹     
我国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学字方法是临摹。要想把字写好,临摹是条必由之路。“木受绳则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园。临摹,就是使中学生循序渐进地、初步掌握书写工具和了解写字规律入门的好方法。临摹,是指“临”和“摹”两个方面。“临”就是一边看着所学字帖范本,一边临写。“摹”有几种方法,通常是说先从字帖范本里双钩,然后填实。现在不少人把“临”和“摹”视为一事,也未尝不可。“临”可分“对帖临”和“背帖临”两种。先说“对帖临”。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学习书法者无不从临贴开始。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基础,也是通向书法殿堂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帖中的字临像呢? 一、读帖。即通过眼看目睹,由外而内地积累字的“信息”。有些人认为学书法无非是写,写多了就能“熟能生巧”,就能把字写好,其实不然。在选定一本字帖后,我们首先应  相似文献   

11.
安慧 《作文与考试》2022,(36):52-53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古人认为书法临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临、背临和意临。对临就是将字帖摆在眼前,照着帖上的运笔和结构写,追求形似;背临意谓脱离碑帖而临,是靠记忆来书写,力求与原作形神兼似;而意临指在继承古人用笔与精神上能有所取舍,自发创造,加之自己的理解和风格特点。“临书画固贵逼真,尤贵能避其熟。”临摹书画的过程中做到对临,追求逼真形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到在背临的基础上走向意临,在学习古人法度的过程中不被习惯和法度束缚。  相似文献   

12.
<正>【设计理念】宋代书家黄庭坚云:"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随人意。"读帖,即在临帖之前或临帖之余,详观和揣摩帖中字的点画用笔、结体取势、章法布局和格调神韵等,将它们观之入眼、铭记于心,然后进行临习。《读帖》一课,我聚焦"什么是读帖""怎么去读帖"两个主问题,引导学生知"读帖"、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对学生的个性、审美情趣和人格的培养等都有其独特的效果和作用。小学生性格活泼,对古代碑帖的接受能力较差。他们往往在临写前不仔细读帖,临写时边看边临,有的看一笔写一笔,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如何在学习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读帖并且乐在其中。教师应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注重氛围的营造;榜样的树立;教给学生读帖方法;在比较中领悟字形特点;在归类中寻找书写规律;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读帖能力。  相似文献   

14.
谢云 《师道》2002,(3):45
一封征稿信,一个电话的说明,要我对早年学习语文课联系书法学习写一点什么,这让我回到少年读书习文习书的情景里,悠悠岁月,余音之绕,远矣哉。上小学时,父亲买给我一本柳公权《玄秘塔》拓本,和毛笔花笺纸,让我临帖练字,正襟端坐悬腕提笔,谓曰: “心正笔正身正” (此即古训“人由心正、书由笔正”之教),以后我写的作文,都要  相似文献   

15.
以语文学科大观念为统领的、核心素养为取向的“大单元”学习,赋予阅读和写作以新的内涵.阅读是深度加工,是拿起笔来进行的深度阅读;写作作为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做事”情境下的真实写作.阅读和写作在问题解决、任务驱动、项目完成中交织缠绕、互生共促,读中有写,写中有读,“做”中读与写,读、写、做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在《盘车图》一诗中提出了中国古代画论中常涉及的几个概念:“形”、“意”、“忘形得意”。而形神的关系问题,是我国美术界比较熟悉且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外美术史家和评论家历来都极为重视的问题。对于“形”、“神”关系问题,在理论上虽明确主张“以形写神”,但在实践中却提倡“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神”包含在内在规律之中,并通过外在“形”体现出来,不管是“以形写神”还是“以神写形”,其实都还是赞同“形神兼备”。写“形”是基础,写“神”才是目的,应从精确地描绘形象的基础上达到生动地传神,从而将二者统一于艺术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7.
临帖,要求先“入帖”,然后“出帖”。“入”就是把所临碑帖的书法,真正学到手,达到形神兼备;“出”就是从原学碑帖中脱化而出,创立自己的独特风格。作为一个书法家来说,“入帖”并不是目的,这只是一种掌握书法艺术技巧所必经的途径,“出”帖才是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临帖是书法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分述了临帖的四种方法(感悟法、解析法、通临法、意临法)以及临帖、读帖和创作三者之间关系,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书法理论家康有为在所著《广艺舟双楫》中阐述:"古人论书,以势为先。"指出了书法笔势在写字中的重要性。何谓笔势?笔势主要指对点画在字的形体中不同快慢的写法。它是因作者的性情、时代风尚决定其用笔、布置和取势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怎样做到“以写促读,读写双赢”呢?首先,要转变观念。以前提倡“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等等,其实质是先读后写,其结果是事与愿违,收效甚微。学生没读几篇作品,却连写也越来越陌生了,其主要原因是阅读时没有一点压力。而“以写促读”则不同,是用写逼着你去读,用写逼着你去查阅相关资料,去读相关文章。这真是一箭双雕,变压力为动力,变懒惰为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