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语文》2011,(12):29-29
为进一步抢救、传承和推广吟诵这一中国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2011年11月11-14日,以“吟诵教育”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吟诵周”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古诗文关系甚为密切,通过吟诵传播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互动。古诗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资源,是传统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吟诵作为驱动力,是实现传统文化自信重要且必要的手段。吟诵传播,除了要发挥人的媒介作用,还要与地域媒体形成合力,通过借力直播平台,传播吟诵美声,运用吟诵建立沉浸式古诗文学习课堂,构建吟诵传播大格局,落实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刘燕 《江西教育》2022,(12):8-9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我成为学校吟诵协会常务司司长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每每想到《诗品·序》中的这句话,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学校是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传承基地的普通话吟诵实验高校,接受首都师范大学在吟诵方面的学术指导.在彭飞副教授的倡议下,学校...  相似文献   

4.
当下国人正在关注的中华吟诵,从本质上讲主要指的是传统吟诵,它是传统汉语诗文特有的读书方式,是以语言为本位的口传艺术。它的作用是通过强化汉语诗文的语言声韵之美,增强人们的学习与理解。普通话吟诵是传统吟诵的继承,也是中华吟诵传承和发展的主要方向。新吟唱则是在传统吟诵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音乐艺术,同样有其现实存在的价值。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抢救和保护以语言为本位的传统吟诵,是当下中华吟诵传承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果明 《小学语文》2009,(11):39-39
由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筹)联合主办,我刊等协办的“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大型文化活动10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吟诵周期间,举行了5场展示不同流派风格及普通话吟诵的高水平演出,4场高层学术论坛,10多场走进大中小学校的“吟诵进校园”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古典诗文教学中,吟诵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吟诵不仅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而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历史的原因,吟诵一度被忽略,至今几乎成为绝学,给诗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目前语文教学界存在的教学误区,已让人们认识到了吟诵教学回归小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根据知识水平层次的不同,将小学诗文吟诵教学的三种模式的侧重点依次分为"吟诵规则"、"吟好节奏"和"因情行调",旨在探寻吟诵教学的有效方法,推进诗文吟诵教学的回归,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吟诵艺术。  相似文献   

7.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21):21-24
<正>徐健顺,著名吟诵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有何意义与价值?徐健顺:国学教育圈中是这样评价《完善中华优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2009,(7):F0003-F0003
吟诵,是汉语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是古典诗文的活态,也是特别适合汉语文学习的高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三千年来代代相传,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 为了抢救这一文化瑰宝,在中小学教育中推广吟诵方法,促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化开展,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将于2009年10月10日-14日在北京主办“中华吟诵周”系列学术活动。在此诚邀教育界人士与会,共同探讨吟诵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亚奎 《甘肃教育》2014,(18):91-91
正吟诵是吟和诵的组合词,语境不同而含义不同。"吟"有两个意思,一是声调抑扬地念,一是指作诗、写诗及推敲字句,均为引申义;"诵"是指背诵和朗读,为本义。因此,"吟诵"不单指声调抑扬顿挫地诵读,它还是一种欣赏方法,通过吟诵的方式来欣赏、感悟中华传统诗文的声韵涵义;它还是一种学习方法,借助吟诵来探究古诗文是如何遣词造句,从而简洁生动地表现先贤们的精神真谛和感性心得;它更是一种创作方法,是对古诗文的一种再创造。教师在教学  相似文献   

10.
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二十世纪以来,西学东渐,吟诵在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同时逐渐走向低谷,于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复兴。古典诗词吟诵具有文学性、音乐性、表演性和传播性的特点,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审美方式的转变,古诗词吟诵在继承和推广中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就如何在新变中把握古典诗词吟诵,文章根据吟诵的特点以及时代背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吟诵,作为中国传统的读书方式已经流传了千年,被历代文人所青睐。但由于近代学堂的消失,教育机构转型及教学方式的改变,吟诵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复兴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号召,吟诵再次走进课堂。本篇文章从简述国家方针政策及中小学新课标的要求出发,体现了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诗词吟诵课程的理论意义,又通过笔者在实习期间进行的吟诵课实验教学的体验,阐述了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诗词吟诵课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古诗词教学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现行初中统编版六册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有85首,这“大数字”背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笔者经过近五年的实践研究,发现在古诗词教学中,采用古老的“吟诵”教学方式,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吟诵是介于念读与歌唱之间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一种口头表现方式,是吟诵者通过声音形象来表达自己所感悟的诗文内容与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3.
李燕 《学苑教育》2023,(3):44-46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符号,是中国经典阅读的主要素材。开展古诗词吟诵,是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涵养人文素养的有效渠道。开展好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其价值已经突破了古诗词阅读教学本身,还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与德育价值。在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读古诗词语言,读出美感;要欣赏古诗词意象,感受意境;要拓展古诗词背景,感受主题;要打造古诗词文化,营造氛围,让学生学会古诗词吟诵的方法技巧并通过古诗词吟诵涵养诗情,传承和发展古诗词文化。  相似文献   

14.
"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创设具有情感氛围的生动场景,引导学生在富有情感逻辑的生活场景中,调动自身思维体验理解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本文以《十五夜望月》为例,以吟诵教学为基础,从学生的思维、情感、兴趣、能力、经验发展角度出发,探讨了基于吟诵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路径,力求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经典诗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独特精妙语言艺术,引导学生在富有情感的吟诵、朗读中,有效实现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量有关吟诵的轶闻趣事和美谈佳话表明,吟诵具有达政酬对、写作入门、识才爱才、审美娱乐、保健养生等多重价值。而正是前人对其诸多价值的追求和实现,促进了中华吟诵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吟诵,虽然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但是师范高校并未将其纳入古代汉语教学的必修环节,致使这一传统呈现后继无人之窘境。我们就师范高校古代汉语格律诗的传统吟诵教学意义、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借助师范高校这一平台,培养出具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格律诗吟诵能力的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吟诵是中华古诗文传统读书法。许多古代典籍对吟诵多有论及。吟诵以选修课形式进入小学语文课堂,旨在培养学生的古诗文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养成健康的人格,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诗词博大精深,简单的文字勾勒出深邃的意境。如何学习古典诗词传承优秀文化?吟诵是中国传统读书法,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读法承载着意义,是言外之意的主要载体,影响着对诗文的理解和传承,尤其古人的心态、古诗的意境,只有吟诵的时候最接近,最能体会。只有在吟诵中,方能领会古诗押韵有讲究,才能感悟平长仄短皆有情,亦能理解故意出律有蕴含。  相似文献   

19.
中华吟诵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吟诵活动与人类一道诞生并先于诗歌创作而存在。殷人尚声,周人重歌。我国古代民间集体创作和文人个人创作与吟诵活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这种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与朗诵有明显区别,吟诵可以分为"诵、吟、歌、唱"四种形式;吟诵要遵循"平长仄短、依字行腔、依意行调、文读语音"等规则;吟诵是方言文化绝佳的表现形式,推广和传承诗词吟诵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