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彪西使用的和弦结构通常有三度音程的高叠和弦、纯四度与纯五度音程叠置的和弦以及附加音和弦。由于这些和弦的特殊结构,因此很难形成协和→紧张→协和的传统和声功能循环链,那就必须需要有一种独特的和声写作思维取代于传统的和声思维,从而推动作品的展开与发展,并且用于控制音乐作品的纵向音响。德彪西的和声写作思维与泛音率有着密切的关系,泛音率是德彪西调节音响色彩与控制作品纵向和声紧张度的"杠杆",成为德彪西和声写作的主要思维。本文通过对德彪西音乐作品的和声分析,解析泛音率在德彪西和声创作思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和声听觉是指和声音程、和弦、和声连接的听觉感知、分辨和分析能力.要求学习者能从声音的纵向结构上分清各类音程、和弦原位与转位的性质和听觉特点,以及横向机构上掌握调内音程连接、调内和弦连接、四声部和声进行的听觉特点与规律,为理解、鉴赏和创作多声音乐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学习借鉴英国现代作曲家迈克尔·蒂佩特交响曲的和声技法,分析、探讨了蒂佩特交响曲的和声技法问题。对交响曲中的主要和弦结构、和弦结构的形成原因、和声进行与和弦相互关联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蒂佩特交响曲的和弦结构中有三度、非三度相同音程关系的叠置,也有混合音程关系的叠置。和弦结构的形成来自对位旋律的意外结合、和弦外音参与形成的和弦、双调性与多调性中形成的结合或是旋律或音阶纵向化的产物。在和声进行上,蒂皮特注重使用持续和弦与和弦贯穿、交替进行、平行进行、和弦移位与和声模进、通过共同音的连接、和弦对置与复合和声等技法。和弦的关联中既有功能性的关联,也有通过中心音响技术、和声场形成的非功能性关联。  相似文献   

4.
具备一定的和声听力水平对于各种器乐乃至音乐艺术领域各门专业的学习都有重要意义。其训练方法是:为歌曲编配伴奏并弹奏,感受和记忆不同和弦的音响效果;视奏并分析乐曲;聆听磁带、MP3等,听辨并记录其音响;自己创作歌曲、乐曲;以直觉听辨。  相似文献   

5.
对于当今大众教育的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而言,怎样快速有效地掌握基础和声的写作,是这些初学和声的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初学和声过程中关于和弦的书写方法、连接法、跳进的处理、唱名法及副属和弦的构写与识别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音乐浪漫主义后期以前,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大多都是建立在大小调的和声功能系统上来进行创作的。其实从贝多芬中后期的作品中就可以发现,在那时的和声理论就已经得到了发展。直到浪漫主义中后期,作曲家热衷于突破传统和声理论,半音化和声连接不协和和声(例如四度叠置和弦)得到了广泛地使用。到了20世纪,音乐家的创作手法甚至可以认为超越了传统,不过使用和声概念来创作的作曲家也不在少数(例如拉威尔),但是和声连接已几乎脱离开了大小调体系。笔者在创作中发现,调式系统的使用与发展是有一定原因的,并且和声的连接会影响到调式的效果。如果能够深刻理解调式及和声的思维,会使作曲技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历代音乐家都在探索着新的表达方式,由此而产生了和声风格的演变。因为和声永远是音乐中变化的潮流,也是一种一直变化着的音符。 ——罗歇·塞欣斯 我们音乐中的旋律听起来都是以和声做为基础的,和弦伴随着旋律赋予其音色,明确其进行的方向并加强其旋律的内涵。实际上,和弦限定了旋律所存在的方向。和声对于音乐就象透视画法对于绘画,其深奥的原理就是三度音程。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普通高等音乐院校中,和声学课程是一门专业理论必修课,它主要是研究的和弦的内部构造以及它们如何连接的理论,由于和弦性质有大、小、增、减等区分,故和声学被认为是音乐知识中的数学。这就直接导致,学生认为本课程难懂,会怠慢。要想改善此症状,教师应该从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着手,如何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用浅显的语言让学生掌握这是有必要的研究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附加音和弦是和声由简入繁发展过程中的产物,除了丰富和声色彩、扩充和声素材等实践意义,作为连接传统和弦与现代和音之间的桥梁,也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附加音和弦被明确为西方音乐的标准和声语汇,该时期也是所谓"调性边缘化"时期,此间附加音和弦的表现形式较以往而言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作品中附加音和弦较为典型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该和弦在调性衰微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邢台学院学报》2019,(3):141-145
通过对钢琴组曲《镜》在三度叠置的各种和弦、非三度叠置的和弦、附加音和弦等丰富和弦材料形成不同音响、不同张力效果的分析基础上,着重从功能性和声进行、和弦进行的根音关系、平行进行三个方面的和声技法进行阐述,体现拉威尔作品中的和弦材料与和声进行的丰富性、科学性、严谨性、先进性,其作品《镜》具有节奏明快、自由奔放的特点,是继承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亢芬  江姝璇 《考试周刊》2008,(24):120-121
四部和声听觉分析是视唱练耳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声部的运动规律的感受能力,及时和声功能的听觉意识,使学生从听觉上认识和声,为发展多声部思维打好听觉上的基础.对于四部和声听觉分析的训练,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入一定的理论知识、预备练习以及后续练习,必须从低音声部听辨、和弦性质及功能听辨、旋律声部听辨三方面进行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成效,并最终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宏 《华章》2012,(33)
和声进行中的2-5-1进行就是:二级和弦-五级和弦-一级和弦的一种特有的进行模式.这种进行模式是爵士音乐所固有的一种基础和弦进行模式,因为它是建立在一个自然大调或小调内的二级、五级和一级和弦之上的进行模式,所以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三个和弦在调内的固定属性.  相似文献   

13.
视唱练耳是各音乐院校、艺术院校、各专业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通过视唱和音乐听记来检查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音乐记忆力及识谱能力,以此检测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及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在高考科目视唱练耳考试中,笔者发现,学生的音程与和弦听辨这个知识点上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准确听记出音程与和弦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听写音程连接;三种三和弦听辨;两种七和弦原位听辨。  相似文献   

14.
通过较为系统地学习戴定澄老师的《欧洲早期和声的观念与形态》一书,笔者对三、六度音程在音程性和声思维向和弦性和声思维的转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在书中,作者赋予三、六度音程独特的魅力,为进一步探究和追溯现代意义上的和声的源头及发展历程提供了新的道路和更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5.
四部和声写作 ,是和声教学中的一个中心课题。通过写作训练 ,不仅能够逐步加深对整个和声体系本质上的理解 ,而且能够将四部和声转化为键盘和声及伴奏音型 ,为歌曲配弹服务 ,实用性强 ,且操作简单、明晰。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针对学生习题写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四种参考方法 :1、解决法 ;2、替换法 ;3、逻辑法 ;4、排除法。从不同角度 ,不同层面介绍了四种方法在写作实践中的运用 ,主要就和弦选择的多种可能性 ,提供了一种思维途径、思维目标  相似文献   

16.
和声理论是每个音乐高等院校学生学习的必经之路,因此学好它非常重要。但是多数和声教材对于一些和声具体知识点的讲述不够深入或者描述不够,使学生认为和声就应该是书本上这样的,而不去研究书本外的扩展部分。如转调共同和弦和阻碍终止等几个具体的和声问题。此外和声教学中还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和弦选择是和声习题写作中的重要一步,其中副和弦的使用对于音乐表现力的呈现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从各种副和弦的功能入手,分别讲述每种副和弦的预备、解决与和声语汇,并讲解习题写作,试图阐明各种副和弦使用的规则和手法,指导其在和声习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钢琴键盘上的即兴伴奏,是一种“立体化”的统一综合体。一般来说,即兴伴奏应包括下列几个步骤: 一、为旋律配置和弦。二、所配和弦在键盘上有规则的连接。三、将和声连接后化成一定的音型、织体。上述三种步骤,加上实际的弹奏(含调性、音区等多种因素)即构成了即兴伴奏,缺一不可。在现有钢琴伴奏训练的著述中,从钢琴的主调织体写法到复调织体写法;从钢琴织体的层次到钢琴音区层次;从旋律的风格到弹奏织体的风格等等,大多对钢琴伴奏的艺术手法作了详尽的论述。不难看出,这些著述多是为“艺术化钢琴伴奏写作”而作。对于有相当和声功  相似文献   

19.
和声写作与和声分析是传统和声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手段。和声写作能够使学生系统掌握调性和声体系中的各种和声技法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和声分析则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和声技法于音乐作品中的运用,即大量音乐作品所呈现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和声手段,进而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音乐语言及其风格特征,二者相辅相成。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调性音乐中的增三和弦、平行和声以及音程循环等技术的运用几个方面,阐述和声分析对于传统和声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扩展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由于音乐文化背景的不同,听觉习惯与审美心理倾向的差异,使许多中国钢琴学生,缺乏必要的和声感知觉,出现了学习困难,不适应钢琴演奏的现象。本文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对钢琴演奏中的听知觉、视知觉、运动知觉的心理机制进行理论描述和经验分析,提出通过针对这三种知觉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和声感知觉,提高钢琴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