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极与南极都属于具有极端环境的特殊地理单元.由于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所以人类的生存范围和开发自然资源的目标正在迅速地向两极、沙漠、海底和太空等领域扩展.而要进入这些领域,则必然面临着在超严寒、超酷热、超干燥、超低压、超低温等极端环境中如何生存下去的问题.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在经济、资源、环境、科学方面,还是军事、政治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受到各国政府愈来愈多的关注和重视.在全球变化研究的浪潮中,由于北极和南极对环境变化反应最敏感,表现最明显,因而,极地科学活动在全球变化的总科学目标中占有一个特殊重要的地位.下面谈谈南北两极地区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南、北方同时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但南、北民族融合存在着明显差异:一是民族融合的母体汉族地位不同;二是少数民族与汉族矛盾程度不同;三是民族融合的途径不同.这些差异决定着南、北民族融合的规模与速度,也决定着民族融合后所形成的新汉族的不同面貌,这是决定南人与北人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刘鹏 《考试周刊》2011,(4):47-48
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而且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英汉两种语言通过"上下、左右、高低"等空间方位词来进行社会地位和感情色彩的隐喻指称时,在表达方式基本趋于一致。而且空间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高低"均属于相对和内在的参照框架。但用"东、西、南、北"这种绝对参照框架却在汉语里具有独特的隐喻投射,并且英语在这方面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空缺。这说明,尽管人们的空间认知模式具有相似性,但由于社会文化传统及经验的差异,不同语言中具体的表达手段不尽相同,造成了认知总体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论南北派竹笛的演奏风格与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笛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民间艺人及笛子演奏家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使我国的竹笛的演奏风格及作品,自然的分为南北两人流派。南北派演奏风格融于一体,会使我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更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2- 3页例1. 课前活动:让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以及前后左右的同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课件:冬天刮北风、燕子飞往南方过冬、太阳从东方升起……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初步感受万向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接下来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竹笛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流传的地域较广,品种繁多。它的发音委婉、动情。竹笛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是见证中国历史文化的乐器。在演奏中,竹笛的技巧被称为基本,表演者通过运用自己熟练的演奏技巧,将谱子中所表达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享受在其中。所以竹笛的技巧和音乐的情感在演奏中是缺一不可的,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体现出竹笛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竹笛因为拥有明亮、清脆、动听的优美音色让其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从如何造就好音色的多个角度和影响音色的因素来分析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将竹笛事业发展的更加好。  相似文献   

8.
综合性教学是我国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音乐、美术被称为姊妹艺术,它们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等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将音乐、舞蹈知识运用到美术课堂,符合美术新课标对“文化感”、“人文性”的要求,操作起来也亲切自然。  相似文献   

9.
论乡土文学派与山药蛋派审美个性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学派是中国现代学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小说流派;山药蛋派是当代学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小说流派。前表现了农民的悲剧生活;后表现了农民的喜剧生活。一个较多讽刺;一个较多幽默。其基高速一个是忧愁,一个是欢乐;前空灵有余而厚实不足,后过于滞重而有失活泼。  相似文献   

10.
程华明 《现代语文》2006,(5):70-71,58
本文详尽地阐述了汉英方位名词及其组合,并通过对比,从而发现了汉英在表达方位时的差异,希冀揭示汉英表达方位之差异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严琦 《教育导刊》2011,(6):46-48
在对国内音乐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方式有比较深入了解的前提下,认识和借鉴国外音乐院校的音乐专业教育方式和理念很有必要。本文对中法两国高等音乐专业教育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简要描述,以期为国内音乐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一、设计理念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同时,三年级儿童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相似文献   

13.
14.
东北秧歌、陕北秧歌,安徽花鼓灯和云南花灯,是“北歌南灯”的重要代表。“北歌南灯”的舞步、舞姿等动律特征和舞具特征反映了汉族民俗舞的南北差异。同时,通过各地区民俗舞之间的交互影响甚至是直接的播迁、传承,又使“北歌南灯”在许多地方保持了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北雄南秀”的风格差异,与地域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方文学雄浑刚贞艺术风格的形成,得力于本地区多种文化基因的母育和熏陶,而这种艺术风格又在地域文化的互补中呈现出既守恒又转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来,山西阳曲方言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本文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对阳曲方言新老两派的语音调查,对比分析了新派和老派阳曲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以此揭示阳曲方言的变化发展情况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6—48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九第1题。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关“文明冲突还是融合”的讨论是近年来在国际学术界乃至政界的热门话题。该话题无疑触及东西方关系以及未来世界发展方向。而“中西文化相互关系”恰恰是个中国人百余年来苦苦思索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同有关“现代化”、“传统文化”、“亚洲价值”等其它热点题目相联系,涉及的内容更为丰富。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所引起的心理变化,更使讨论具有新意。目前西方一些人以亨廷顿为代表将“文明冲突论”当作遏制中国的一种理论依据,使讨论超越纯学术范畴而有极强的现实性。笔者从多年来外国语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入手,结合对东西方文化及文明本质特性的认识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目标试图积极参与这次大讨论。本文分四部分,着重阐述了:一、如何对待世界文明的发展以及不同文明的差异?二、“文明冲突论”的由来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三、“文明冲突论”出茏后在世界各地的反响。四、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19.
以“礼“治世和以“法“平天下是儒法两家截然不同的治国方略与思想.儒家主张以“礼“作为行为规范,充分体现“仁爱“精神;法家则主张靠“法““术““势“治理国家,一统天下达到政通人和,二者方法虽然不同,却为同一目的服务,而真正圣明的统治者,在治国中都是兼采两者之长,“礼““法“并重,德威兼施.这一方略与思想对搞好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雷文 《华章》2012,(12)
随着区域文化的交融不断深化和民族新音乐的迅速发展,古老的中国竹笛也像琵琶、二胡一样经历着一个由民间形态向专业形态演变的历史过程.如何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在交融中有所发展?目前的竹笛教学中尚存在着不少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正是基于这点认识,广大的笛艺爱好者就有必要了解一下竹笛发展的几个阶段.因为只有知道它从哪里来才能清楚它要走向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