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文章在阐述数字包容概念内涵和现实意义的同时,指出公共图书馆在促进数字包容中的作用,并系统梳理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包容实践,进而提出中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的发展对策。研究认为,公共图书馆促进数字包容要在明确图书馆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增加服务不同需求的数字连接,关注数字弱势群体的数字参与,开展多方位多领域的数字服务。  相似文献   

2.
陈艳红  陈晶晶 《图书馆建设》2023,(6):141-147+167
数字包容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维护数字弱势群体信息权益的重要路径。通过访问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官方网站,总结归纳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包容服务的实践现状,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服务存在数字屏障消除不够、服务呈现缺乏亮点、资源供给存在差距、培训内容略显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服务的发展应注重制定具体的数字包容行动规划、凸显鲜明的数字包容服务特色、供给所需的数字包容信息资源、开发多元的数字包容培训内容等。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包容实践现状,选取25所公共图书馆作为调研对象,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框架,包含技术接入服务、数字素养服务、关键领域服务三大维度,分别对应公共图书馆面对接入沟、技能沟和知识沟时的举措。研究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已经在3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仍存在馆外技术接入服务不足、面向更多类型特殊群体的服务缺位,以及关键领域服务整体较弱的情况。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包容顶层设计、深化数字包容服务、多元主体共建数字包容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4.
数字包容是图书馆公共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其社会包容性的重要体现。公共图书馆通过数字包容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与社会价值。通过文献调研与网络调查,对英国公共图书馆近年来数字包容实践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该国的数字包容服务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通过法律规范图书馆服务、数字访问与借阅权限,凭借统一行动提升数字包容服务能力,并且能够与合作伙伴共创数字文化。我国公共图书馆应站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角度,争取政府重视、明确法律法规、统一数据采集、提升自身能力、提供支持读者终身学习的多样化服务与安全访问,在数字文化、数字体验中创新发展数字包容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意义]伴随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字鸿沟、数字排斥问题日益突出,系统探究公共图书馆在促进数字包容中的角色与国际实践,可为其角色强化与实践优化提供依据和参考,更有效地扶助数字弱势群体和保障数字公平。[方法 /过程]结合文献调研和网站调查,聚焦图书馆电子信息联盟(Electronic Information for Libraries, EIFL)的18个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创新项目和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 IMLS)资助的56个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项目,从项目内容、关注对象、联动模式3方面归纳国际层面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结果 /结论 ]公共图书馆是社区数字资源的提供者、数字连接的保障者、数字素养的培育者。数字包容项目内容包括保障数字资源公平访问、提升数字能力机会均等、增强数字社会建设共同参与;重点关注残障人士、年轻人和儿童、老年人、妇女和农民等群体的需求;形成一馆主导垂直模式、多元协同横向模式、全民参与网状模式。在此基础上可从数字信任、数字公平、数字韧性、数字治理4个维度拓展和保障公共...  相似文献   

6.
数字社会建设、数字素养教育、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网络使用安全等背景是引领公共图书馆在“十四五”时期促进数字包容的宏观视角。“十三五”时期,公共图书馆在顶层设计、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开展数字包容相关活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为公共图书馆“十四五”时期的数字包容实践提供了基础。“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促进数字包容的关键在于提升所有公民和不同群体公平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可以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公民数字素养、打造多样化的数字包容活动,建设以人为中心的智慧图书馆、加强与政府及其他机构的合作三个方面积极发挥社会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信息落差往往导致知识乃至财富上的差距,社会范围内的信息饥渴、信息焦虑问题的解决亟须深入推进国家层级上的信息公平和数字包容。文章以缓和公众信息获取的失衡为出发点,梳理国家宽带政策、公共图书馆和数字包容三者的内在联系,探讨公共图书馆在践行国家宽带政策和促进数字包容中的角色定位。结合美国公共图书馆融入国家宽带政策、开展数字包容服务的实践,以数字准备、数字就绪、数字参与三个环节分别呼应数字环境、数字能力和数字实践,构建数字生态系统运行架构,并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参与建设数字生态系统的有益启示。图2。参考文献48。  相似文献   

8.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图联与一些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图书馆致力数字包容”的共同承诺和“行动呼吁”,国内外图书馆界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就“图书馆与数字包容”进行了讨论。饶权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工作思路,以期引领带动各级公共图书馆全面实现智慧转型,在促进数字包容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克里斯汀·麦肯齐阐述了国际图联在支持联合国2030年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目标第16条:“构建和平与包容的社会,使人人享有公正,提高政府机构效率和能力,强调政府和图书馆必须成为数字包容的积极推动者”;杰拉德·莱特纳指出,促进数字包容的任何努力都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互联、内容和能力。缺乏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完全实现数字包容。图书馆作为社区中心的公共空间、内容的储存空间和门户,以及经验丰富的信息素养教育者,在更广泛的政府战略中都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陈超指出,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早就告诉我们,公共图书馆肩负着促进人类社会包容性发展的义不容辞的使命。为此公共图书馆必须承担起“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包容”的社会责任,让每一个人有机会上网、为每一个人赋能、让每一个人能平等获取信息知识;吴建中认为,我国图书馆界应积极配合国际图联的呼吁与倡议,并发出我国图书馆界强有力的声音。第一,大力宣传我国在保障公民获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权益方面的政策及举措。第二,积极推广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第三,继续提升媒介和信息素养服务的质量;于良芝从个人信息世界的概念出发思考数字鸿沟现象及图书馆的作用,揭示了数字鸿沟的复杂性及社会包容与数字包容的互为条件性,认为这为公共图书馆参与数字包容建设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肖珑表示,支持国际图联(IFLA)关于数字包容声明的提出,中国高校图书馆应清醒地认识到信息贫富分化问题的存在,并努力缩小地区差距,保护不同群体利益,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阿曼达·里德与金·汤普森认为,当危机、变革和挑战来临之际,也是我们努力前行之时,并以一所美国图书馆为例,显示了在新冠疫情这样的危机面前,公共图书馆如何满足当地居民需要,支持社区朝着更加数字包容的社会可持续地发展;金武刚认为,图书馆应当加强科普功能,开发新媒体产品,融入公共传播平台,帮助社会民众辨别网络信息真伪,查询获取正确信息,解决数字包容深层次问题;吴丹与刘静基于技术环境变化的背景,以人与技术的交互为焦点,从“技术→人”与“人→技术”两条路径对数字包容内涵进行扩展并提出了图情领域工作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万瑛 《图书馆学刊》2024,(2):108-112
梳理国外公共图书馆开展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服务的实践,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服务的现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相关工作的启示:深化数字包容理念,做好服务设计;加强与多方主体合作,细分服务群体;整合并揭示多元数字素养资源,做好资源供给;开展多元主题实践,丰富服务方式;搭建交流平台,提升馆员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数字包容是减小数字鸿沟的重要路径,研究英国政府数字包容战略的内容、实施和结果,为我国实施数字包容战略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对英国数字包容战略内容、实施结果及我国数字鸿沟的成因及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可以将数字包容上升到国家战略,深入调研数字排斥原因、创新数字包容方法路径、分层次分步骤实施、科学评价实施效果5个方面来实现我国的数字包容。  相似文献   

11.
数字不平等是研究ICT资源分配不平等的新视角.通过杭州图书馆模式初步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通过社会包容消除数字不平等的经验.通过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社会资本是公共图书馆践行社会包容消除数字不平等的实现路径.这一研究主题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数字包容成为推进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对新世纪以来欧洲数字包容战略规划进程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实现数字包容的关键在于提高信息社会中所有公民个体和社会团体对信息获取利用的公平参与,而制定数字包容政策的目的是缩减ICT使用鸿沟,克服不公,提高经济效益,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公民生活质量及其社会参与度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3.
社会包容视域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4):58-62
[目的/意义] 对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社会包容的研究及实践展开调研,以期为国内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包容服务提供有益的建议。[方法/过程] 从运行指标、法律保障、服务举措、服务环境4个方面,对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包容性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提升社会包容性的4项对策。[结果/结论] 公共图书馆要从树立普遍包容的服务理念、构建多元便捷的资源体系,包容和关爱各类阅读群体以及打造人性化服务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包容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数字不平等是研究ICT资源分配不平等的新视角,是欧美社群信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我国图书馆界就社会包容和消除数字不平等作为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达成一致.论文通过杭州图书馆模式初步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通过社会包容消除数字不平等的经验,并指出:通过完善公共图书馆制度、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社会资本是公共图书馆践行社会包容、消除数字不平等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包容理念:内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是体现社会包容的"场所",是国家为保障公民获取知识自由而设置的专业信息机构。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存在的若干社会排斥现象违背了图书馆社会包容理念,限制了公众对知识的自由、平等获取。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制订相关的职业规范和服务准则,确立其负有社会包容的责任和使命,培育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意识,在资源与服务配置上向被社会排斥人群倾斜,倡导并重新评估"机会平等",以此促进图书馆社会包容理念的推广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图联与一些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图书馆致力数字包容”的共同承诺和“行动呼吁”,国内外图书馆界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就“图书馆与数字包容”进行了讨论.饶权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工作思路,以期引领带动各级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社会包容: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使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社会包容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认可为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之一.社会包容与社会排斥相对立,在论述社会排斥涵义的基础上对社会包容的概念进行解释,指出社会包容的核心精神是宽容和公正.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包容的重要载体,而社会包容对公共图书馆提供平等服务、缩小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包容使命要求公共图书馆必须避免政治排斥、人格排斥、设施排斥和制度排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包容使命是非公理性的,它有可能与社会责任使命相冲突.  相似文献   

18.
美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数字阅读推广实践调查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调查美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数字阅读推广的现状,为我国儿童数字阅读推广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根据服务人口分9级,每级随机抽5家公共图书馆,通过网络调查美国45家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功能及儿童数字阅读推广实践活动。[结果/结论]美国公共图书馆为儿童提供个性化数字阅读分区,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联合各方力量协作开展儿童数字分级阅读推广活动。建议我国公共图书馆:提高儿童数字资源质量;注重儿童年龄差异;加强多方合作,拓宽儿童数字阅读活动渠道。  相似文献   

19.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图联与一些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图书馆致力数字包容”的共同承诺和“行动呼吁”,国内外图书馆界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就“图书馆与数字包容”进行了讨论.饶权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工作思路,以期引领带动各级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20.
张思梦 《图书馆》2023,(12):58-66+104
数字素养是社会数智化转型时期公民应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与教育机构,其提供的数字素养教育服务对于提升公众数字技能和理解、消除数字鸿沟,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与社会数字创新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文献调研法、网络分析法获取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素养教育实践信息,力求综合展现在社会数智化转型时期美国公共图书馆在数字素养教育服务领域的实践成果。文章经调研发现,美国公共图书馆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数字素养教育服务体系,建议我国公共图书馆抓住社会发展机遇,积极推动服务守正创新,结合美国经验优化国内数字素养服务,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以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数智化转型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