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客观的认知态度,加强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本民族音乐,无疑会对中国钢琴音乐的传播与发展以及高校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都会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将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与创作特点以及高校教学中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做简要阐述,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滁州学院学报》2018,(6):130-132
当前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大多沿用了西方钢琴音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为了加强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民族化内容、完善钢琴音乐教学体系,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理应担负起教学民族化的重任。在钢琴音乐教学理论研究、作品创作、人才培养中,要加强宣传、投入力度,创设良好的传播环境,借用民族符号、传播主体等选择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钢琴作品作为教学材料。通过开办"民族钢琴音乐会"等形式,宣传推动中国民族钢琴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15,(6):61-63
钢琴是一种西方乐器,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过百年,但经过优秀艺术家的努力,很多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曲目取得了很大成就,并为世界瞩目。本文主要探讨中国钢琴作品的民族审美底蕴,从民族审美底蕴的基础、民族审美底蕴的发扬、中国钢琴作品的审美诠释等角度进行挖掘,并提出中国钢琴曲目在创作上不仅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还要融合西方的成果与精华,从而丰富中国钢琴作品的内涵,促进中国钢琴艺术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建中的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的曲式结构、织体和声、旋律发展手法、艺术风格继承并发展了同名唢呐曲中的典型特征,渗透着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是一首中国民间器乐作品钢琴化和钢琴织体民族化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5.
《平湖秋月》是作曲家陈培勋改编而成的钢琴独奏曲,是钢琴改编曲中的精品作品之一。它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具有典型的织体特征与时代风格。本文通过对该作品音乐特征的分析,以此加深对该作品的理解,对于诠释中国钢琴作品风格的演奏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要运用和声与曲式分析解读钢琴作品,对于正确演绎钢琴作品有很大的作用与意义,首先要了解和声分析的对象是实际的音乐作品,通过分析看到和声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其次了解曲式分析的陈述类型与曲式的发展结构原则,运用和声与曲式的分析结果进而对钢琴作品进行诠释,达到快速解读钢琴乐谱,正确表达钢琴作品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充分体现钢琴作品的魅力和快速准确抓住和读懂作曲家的意图。  相似文献   

7.
主调音乐形式的创作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主流,我国主调钢琴音乐创作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前期的主调音乐创作手法,并加入了本土化的音乐创作特色。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高雅的艺术品味,多数作品以主调音乐创作为主流,通过对优秀民歌、古曲、戏曲、器乐曲等素材改编,使旋律更似民族民间乐器音响,旋律与和声都具有极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班牙著名民族作曲家法雅的芭蕾舞剧《三角帽》中的三首舞曲——《磨坊主之舞》、《村民的舞蹈》和《磨坊妇的舞蹈》的演奏技术类型与处理的探讨,其目的在于引起我们对这三首作品的关注,加深我们对西班牙民族风格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以期对民族乐派钢琴作品的教学和演奏实践起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并推动西班牙民族风格钢琴作品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钢琴二重奏是室内乐的一种形式,是指钢琴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自20世纪60年代钢琴二重奏音乐开始出现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领域,进入21世纪,中国钢琴二重奏音乐在作曲家孜孜不倦的探索中逐渐走向成熟,呈现出崭新的多元化风貌,这些作品都深刻蕴含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传统文化元素。本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国内近50年来的作品进行梳理归类,并针对个案作品的题材体裁、创作手法予以具体呈示。着眼于未来发展,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要将学习西方技法与汲取民族文化精髓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方可写出既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又能立足于国际音乐舞台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0.
周雯 《铜仁学院学报》2012,14(3):122-124
现今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和演奏发展非常迅速,而使用这些作品进行钢琴教学却做得不够,钢琴教学民族化程度与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和演奏的发展明显失衡。文章就如何使用中国钢琴作品发展钢琴的民族化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钢琴教学实践中,牢牢把握推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主线,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是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不可忽视的内容。所以在高校钢琴教学中,要增加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内容当中的比重,引发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情感,让学生在学习钢琴艺术的过程中可以担当起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艺术的责任,让中国的优秀钢琴作品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在增强学生钢琴演奏技能水平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民族音乐情感。高校需要根据钢琴教学的实际特点和要求,广泛应用中国钢琴作品,增进学生对作品的研究和分析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作曲家们将他们对以中国传统作品的理解,将民族音乐作品改编成为钢琴曲,更好地传播了民族音乐文化.本文拟对民族钢琴作品《百鸟朝风》的独特“弹奏风韵”进行解析,以期民族钢琴作品《百鸟朝凤》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本土钢琴作品是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结晶,内部蕴含有较为浓厚的民族特色。其在我国钢琴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钢琴教学模式的影响,给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文中从钢琴教学中运用中国钢琴作品的意义分析入手,重点分析了在进行钢琴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将我国优秀钢琴作品嵌入到钢琴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14.
丁善德的钢琴组曲《春之旅》,在探索创作中国钢琴作品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作者介绍了此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创作动机;其次针对丁先生个人对创作道路的探询,指出了此作品在其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对全曲多角度的分析,阐述了此曲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最后作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了与它同一时期产生的其他钢琴作品的不同风格,更进一步指出了《春之旅》这部钢琴组曲在探索创作具有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发展道路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优秀传统乐曲改编的钢琴作品,作为一独放异彩的风景线屹立于浩瀚的中国钢琴音乐海洋.本文以中国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为研究对象,从其对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对民族音乐精华的发展两方面入手,以体现其对中国民族音乐所带来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刘敦南钢琴小品《童谣集》的音乐本体分析及演奏处理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引起我们对这部作品的关注,提供20世纪钢琴作品的分析个例,以点带面,细节入手,结合自己的演奏实践以加深我们对这部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衷心期望对于乐曲的教学和实践起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并推动乐曲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钢琴作品是西洋乐器和我国传统音乐交融的典范,其不仅有西洋音乐的美,而且充满极具内涵的中国传统音乐的因素。本文从音色、气韵、留白、踏板四个方向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展开谈论,以期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和带来些许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钢琴作品的民族化与传承性,一直是中国作曲家探索的方向。本文论述的《内蒙古民歌钢琴小曲60首》,是依照原民歌形态编创的钢琴作品曲集。因此,它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而且还具有一定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功用。笔者重点强调了音乐题材、调式调性及创作技法等方面,挖掘出它对内蒙古民族音乐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与作用,在激发学生政治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提高钢琴演奏综合素养与技能方面的优势,都是西方钢琴作品多不能比拟的。但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合理运用,开放式教学与作品背景分析、演奏练习等应同步展开,以确保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西方乐器钢琴在和我国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批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作品。这些钢琴作品具有独特的音乐审美意蕴,在世界钢琴艺术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以人为本思想、天人合一思想、自强不息思想、和而不同思想等方面,探究了钢琴作品中我国传统思想的体现。进而又以《阳关三叠》和《二十四诗品》为了,阐述了钢琴作品中我国传统文学的体现。希望进一步促进东西方文华的不断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