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任辉  刘珊 《今传媒》2016,(9):100-101
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上了议事日程。电视纪录片作为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该论文在梳理我国电视纪录片在国际传播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所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探索我国电视纪录片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2010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以山地民族、原生影像、人类记忆的延续与传播为主题,举办了玉昆仑奖国际纪录片评选、高峰论坛、国内外优秀山地纪录片展播等活动。在本届玉昆仑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中,共有35个国家的511部作品参评。来自美国、加拿大、乌拉圭、俄罗斯、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十四位国际评委作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媒体人以全球化的视野,从中国出发,思考不仅仅属于中国的话题。在世界舆论讲坛上,敢于发出中国的声音,充分体现了一种文化自信。"①而"纪录片被公认为电子时代高文化品格的代表,它的真实性和深刻性,及对多种文化形态的兼容性都是其他电视产品所难以比拟的。"②的确,无论中外,在电视的所有节目形态中,对纪录片的文化评价都是非常高的。基于此,纪录片自然而然地承载了对外传播的任务,承载了提升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任务,从而达到一个国家所需的国际传播的目标。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日益突显。  相似文献   

4.
对于飞速发展的中国而言,"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太多方面值得书写和记录。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更需要有具备跨越文化进行有效传播的文本,纪录片作为一种能够承载并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应当能够承担更多的国际传播作用,笔者就对于中国纪录片当前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刘芳男 《新闻世界》2012,(5):202-203
电视纪录片记载着文化的变迁,是用来宣扬、展示、传承各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的最佳的节目形式。优秀的纪录片可以让我们以客观的视角去看待世界,为我们提供了近距离观察世界的机会,也因此架起了人类沟通与交流的桥梁。笔者结合全球化热点趋势,分析我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6.
唐春梅  高月 《传媒》2023,(8):61-6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瑰宝。纪录片以纪实加视听传播为主要特色,对于传播中国非遗文化具备天然优势。本文聚焦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出品的非遗纪录片《四季中国》,对其内容制作和国际传播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提升非遗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效度,助力中国非遗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慎海雄 《传媒》2017,(6):1-1
纪录片是国际文化交流认同度比较高的语言,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的再现。纪录片独特的思想内涵、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13年前,敢闯敢干的广东人,借助广东驻穗影视圈的交流优势,按照当时的国际范式,开启了中国纪录片国际交流和创作的节展模式,种下了中国纪录片国际交流传播希望的种子。  相似文献   

8.
陈瑶 《东南传播》2014,(10):43-45
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市场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然而由于国内纪录片市场存在种种发展阻碍,让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之路略显坎坷。本文将从微观层面出发,分析当下中国纪录片市场存在的成片质量、传播渠道、意识等方面的困境,并试着总结可能的具体对策,以期对中国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有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9.
黄敏 《传媒》2021,(8):46-48
在国际传播中,纪录片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通过做大做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能够推动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向积极主动"传播中国"的观念转型,为国家形象的国际话语体系构建提供重要支撑.本文在客观审视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其现实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风味人间》在全周期运营、为品牌增加更多营销触点和国际传播等方面都作出了大胆尝试随着互联网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变化,纪录片作为一种高价值的文化产品也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在内容创作、传播形式、运营模式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近年来全力推进纪录片的新媒体价值,还提出了"将纪录片和企业品牌结合,以纪录片为载体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更好地发挥纪录片的历史价值"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由过去单一的传播模式逐渐转变成现代多种渠道、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尤其是在纪录片的传播方向中,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不再是过去单一的播放频道。随着各大网络媒体的兴起,各个视频平台都已经创立了相应的纪录片频道,并着手自制纪录片,使纪录片在网络时代得到了更好的创作与传播,为我国纪录片的创新带来了积极作用。我国纪录片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充分展示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对我国纪录片的发展以及电视史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片与新闻宣传、影视剧相比,其真实属性和国际化特征突出,更容易被海外观众认同和接受。以纪录片为代表的影视节目作为国际文化传播的便利载体,已成为外国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但与国际纪录片大国相比,与国家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目标相比,我国纪录片的海外传播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3.
冯小强 《新闻世界》2024,(3):98-100
纪录片在文化传播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彰显中华民族的责任与担当,以及推动文化自信与自强的国际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走向国际舞台,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需要采取适当的传播策略,讲述人类共同的故事;以中华文化为根基,重视价值观的传播;加强国际合作的思维,增强其对外传播的亲和力与说服力。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是国际文化交流认同度比较高的语言,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的再现.纪录片独特的思想内涵、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 13年前,敢闯敢干的广东人,借助广东驻穗影视圈的交流优势,按照当时的国际范式,开启了中国纪录片国际交流和创作的节展模式,种下了中国纪录片国际交流传播希望的种子.  相似文献   

15.
燕京 《传媒》2023,(5):55-57
近年来,传统文化纪录片不断发展创新,将中国的传统美食文化、中医药文化、文物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以立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推动了国家正面形象的树立和文化自信的建立。本文从叙事和传播两个角度,对传统文化纪录片的影像叙事和创新传播进行分析,提出在叙事层面要倾向于微观视角和多元化叙事;在传播层面要以微传播和数字化传播为载体,不断与新媒体、新技术结合,从而为传统文化纪录片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赵青 《传媒》2017,(6):22-24
2016年12月15日,纪录片《我只认识你》在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获得了“年度最佳纪录片”“最佳纪录长片”以及“最佳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三项大奖。感谢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对这部纪录片的肯定。评委会主席、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刘效礼将军说:“全世界的男女老少都应认真地看一看《我只认识你》,以应对人类老龄化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李卓 《今传媒》2024,(2):79-82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的纪录片创作日益活跃,纪录片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价值及其传播效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新世纪以来在国内外取得较好传播效果的西藏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基于纪录片影像与美学视角,梳理了在跨文化传播中纪录片创作叙事表达的成功方法,总结了西藏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发展变化和艺术呈现特点,同时提出创作者应该继续以开放和新益求新的创作心态,更好地利用和发挥纪录片强大的传播优势,旨在为传承西藏民族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文化与经济、综合国力、国家软实力的日益交融,纪录片跨文化传播在国家形象塑造、文化传播与文明传承、人类发展与人性价值揭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推动我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如何在世界纪录片中打造中国品牌,如何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纪录片生产、播映大国乃至强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一、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功能和意义纪录片的功能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纪录、教育、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人文关怀、抒写情感等,这些功能往往交织重叠在一起,难以区分,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媒体的传播与发展,媒介环境与社会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创作与传播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更好的创作与发展之路,需不断优化创作方式。本文从新媒体环境给纪录片带来的积极影响出发,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创作与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今国际社会上,西方国家仍然占据着话语主导权,我国还需要提高文化软实力,进行有效的文化输出,提升国际影响力。纪录片正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理想的形式,其国际接受度高并且以真实为基础,文化折扣较低,为传播中国丰富的文化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近年来的敦煌热让敦煌和敦煌文化走入了国内大众的视野,敦煌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中耀眼而独特的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丝绸之路上其他文明相交融的结晶,是具有中华文化特性的跨文化产物,对于敦煌文化的有效输出,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因此如何借助纪录片的形式做好敦煌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是本文所探讨的中心。本文将以最近的敦煌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为案例,对其所作出的跨文化尝试进行分析,为未来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