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娟 《文教资料》2014,(14):66-69
德沃夏克作为捷克民族乐派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一生都与斯拉夫民族有密切联系,其音乐更体现了斯拉夫情结。《诗意音画》钢琴组曲创作于1889年,是德沃夏克创作顶峰期的大型钢琴组曲,通过十三首充满个性色彩的、浑厚而纯美的标题乐曲展示了浓郁的东欧斯拉夫民族的音乐色彩。本文通过对这套钢琴组曲在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上的分析,以总结和举例相结合的方式,揭示德沃夏克作品中的民族特性,以及如何更好地把握民族乐派钢琴作品的演奏。  相似文献   

2.
石莹 《考试周刊》2010,(46):25-26
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其中以《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最为著名。本文对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大提琴演奏艺术具有极强的音乐感染力,能够有效将情感融入到优美动听的音乐之中。大提琴演奏作品在乐和情的完美交融之下能够让音乐更加优美动人、情感更加深邃丰富。如何在大提琴演奏中提升情感表现力是演奏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基于大提琴演奏的情感特征,分析在大提琴演奏中提升情感表现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安东宁·德沃夏克(1841-1904年),捷克作曲家。在西方音乐史上,他与斯美塔那以及雅纳切克并称为"捷克三杰",是捷克民族乐派代表人之一。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op.104)是作曲家晚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和声技法的运用集中体现了民族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5.
素有"音乐贵妇"之称的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弦乐器之一,如何正确使用大提琴演奏出优美的音乐,重点是对演奏曲目音色与发音技巧的掌握程度。对于大提琴演奏中所发出的音色,直接决定整体演奏的质量。优美的音色,给人是欢乐、享受,反之则不然。  相似文献   

6.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是俄国优秀的指挥家、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其创作的作品具有丰富的俄罗斯风格色彩,激情洋溢,旋律优美。本文简要介绍了拉赫玛尼诺夫的生平,他的创作过程,并分析了其作品《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的特点与特色,结合《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四个乐章的不同音乐内容与音乐形式,对大提琴的演奏要求进行剖析阐述,以供大提琴演奏者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提琴是音乐表演中的一件乐器,从它的诞生、应用、发展普及到现在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大提琴演奏事业在欧洲音乐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从巴洛克时期到现今,历经几个世纪,涌现出许多大演奏家,发展成多种演奏派别,汇集了各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优秀大提琴作品。而大提琴教学与演奏在中国的正规发展只有二三十年。从地  相似文献   

8.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大提琴音乐文献中的重要作品,由于音乐赞助制度和美学观念的转变以及乐器形制与演奏技术的发展,其问世后历经坎坷。通过对这部作品背后所隐含的历史结构来解读作品的历史性质,可作为音乐历史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揉弦是弦乐器演奏中装饰和强化音乐的重要手段之一,演奏者可以通过揉弦把作品和自己的个性、感受联系起来,使音乐更具表现力,更富有歌唱性。文中针对大提琴演奏教学中如何应用和训练揉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德沃夏克是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他的作品有着深厚的民间色彩,与此同时,其作品融入了德奥古典音乐以及美国黑人音乐的精神与艺术风格,具有多元民族风格,体现了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本文针对他的室内乐作品,从作曲家的经历入手,对其多元民族风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古典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也在不断继续,相比于现代主流的音乐市场,古典音乐市场在我国的发展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大众对古典音乐的认识与接受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而大提琴作为古典音乐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其作品在我国的发展开始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很多音乐作品融合了现代元素。本文结合实际通过对当代大提琴作品的分析,就我国近现代大提琴作品演奏风格及研究体会进行简要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2.
大提琴作为世界传统乐器之一,深受很多音乐热爱者的喜爱,其本身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大提琴演奏结合了其他很多乐器演奏的元素,经过人们对其不断推敲形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演奏内容。大提琴演奏中演奏者的心理意识和美感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演奏的效果,是诸多演奏者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提琴演奏中的心理和美感意识进行简单阐述,进而为大提琴演奏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巴赫是音乐史上罕有的集大成者,但他对大提琴的贡献过去一直鲜为人知,他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大提琴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通过组曲的创作,他预见了大提琴的发展,为大提琴的发展提供了一部传世佳作。我们通过论述组曲空前绝后的历史意义,以及组曲对大提琴的乐器演变、演奏技巧的发展、艺术表现力的丰富等方面,论述组曲对后世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的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演奏中音色是表达演奏作品中丰富感情的媒介,是体现演奏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演奏中影响大提琴音色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主要包括制作工艺材料的好坏和演奏方法。本文为此对大提琴演奏中弓压、触弦点、弓速这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简述了大提琴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郭祖荣交响乐作品是作曲家一生创作的精髓,其作品中深刻的哲理与个性鲜明的民族风格之表达,是作曲家的巨大成就。本文通过对大提琴声部在郭祖荣交响乐作品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从大提琴乐队功能的运用、大提琴演奏技法的分析以及大提琴织体的安排三个角度,探究其作品中的声部设计、安排和写作,总结具体声部的构造是如何为表现音乐内涵与民族风格服务的。  相似文献   

16.
大提琴作品《罗可可主题变奏曲》是世界音乐领域的瑰宝,它除了具有变奏曲和交响套曲的性质之外,还具有十分明显的协奏曲的特点。创作100多年来,这首乐曲一直是检验大提琴演奏者技巧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音乐课程教育改革深入发展,这也使我国的音乐爱好者数量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接触和学习大提琴音乐。大提琴作为西洋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力,演奏过程中音域较广,能够发出低沉的低音以及富有张力的高音。而且大提琴的音质非常柔和,并富有磁性,人们在演奏大提琴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身的情感。但是从当前的大提琴演奏教学来看,学生的演奏技术比较生涩,难以表现出音乐表现力。基于此,本文对如何提高大提琴演奏音乐表现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音乐课程教育改革深入发展,这也使我国的音乐爱好者数量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接触和学习大提琴音乐。大提琴作为西洋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力,演奏过程中音域较广,能够发出低沉的低音以及富有张力的高音。而且大提琴的音质非常柔和,并富有磁性,人们在演奏大提琴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身的情感。但是从当前的大提琴演奏教学来看,学生的演奏技术比较生涩,难以表现出音乐表现力。基于此,本文对如何提高大提琴演奏音乐表现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德沃夏克是捷克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却创作出了具有世界性乐汇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大都创作于作者旅美期间,我们可以从"自新大陆"交响曲中听到明显的美国当地音乐因素,特别是黑人音乐元素。究其原因是作曲家充分挖掘了异国民间音乐的宝库,并将其作为新的音乐语汇,并借助于个人精湛的作曲技巧给自己的作品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黑人灵歌。文章通过对德沃夏克旅美期间两首代表作品的分析,挖掘其中的当地音乐元素,特别是黑人灵歌的印迹,来具体的阐明作曲家当时是受到哪些黑人音乐的影响。通过分析来揭示:环境对作曲家的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提琴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出现了大批优秀的中国大提琴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一经诞生便迅速成为民众家喻户晓,演奏者学习、演奏的名曲,有些作品更是漂洋过海,享誉世界,成为世界大提琴艺术中的瑰宝。伴随中国大提琴作品创作逐步深入与广泛,创作的"民族化"、"中国化"概念随之形成。而在民族化意识下作用下中国大提琴作品的创作又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对中国当代大提琴音乐创作的发展类型进行分析,更好地推进民族化视野下的中国大提琴音乐作品多元化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