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往往注重对实际演唱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声乐心理学在声乐学习中的情感引导作用。事实上,要想获得良好的声乐演唱效果,除了演唱者自身的天赋以及具备一定的演唱技巧外,还需要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有效的融入情感、个人意志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演唱者通过发自内心的情感因素来与听众达成某种情感共鸣。因此,本文从声乐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阐述声乐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声乐心理学与演唱激情之间的某种关系,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声乐演唱者演唱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一定的助力。  相似文献   

2.
本论述了高师声乐教师中应运用心理学中关于感觉,知觉,注意,思维,情绪等原理和知识,讲解复杂的歌唱心理现象问题,分析了声乐学习过程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知识认识并分析演唱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声乐学习和演唱的内在其规律。  相似文献   

3.
学习声乐的需要和动机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源泉.学习声乐的动机与兴趣一旦被引起,学生的行为就表现出对声乐艺术的追求或从事声乐这一活动的主动积极情感、态度以及强烈的专注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因此,对学生学习声乐动机、目的、兴趣及学习情绪、情感功能等心理活动进行一些有点有面、全方位的分析、研究、探讨,会使声乐教学取得又快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声乐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教师与学生、演唱与实践、以及师生的教与学。声乐演唱发声有其内在规律,而声乐心理学正好是研究这方面的,能够很好地帮助师生理解。同时,声乐心理学对高校的声乐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声乐心理学的运用主要是对声乐学习者的心理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帮助其提升声乐学习效果。对此,本文将对声乐心理学的概况进行简要阐述,并谈一谈声乐心理学在高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像任何一门学科一样,声乐学习是个知识和技能积累的过程。但是声乐又是一门表演艺术,需要歌唱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鉴于声乐的这一双重特性,笔者在此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声乐教学中师生关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 声乐教学中素有“科学的”和“心理学的”之分。这种区分究竟是否恰当尚有待研究。因为心理学既是门科学,其教学活动就该是科学的;而科学派的理论依据也是根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事实上,这两种派别只是分别强调声乐教学的不同方面而已,在实践中不是对立互斥,而应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6.
声乐这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的抽象性 ,以及对人内心感情的表达性 ,都决定了心理因素对于学习这门学科的影响和重要作用。心理因素包括很多方面 ,就声乐教学而言 ,情绪情感 ,个性心理 ,内心意识 ,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采用鼓励学生自信 ,锻炼学生意志 ,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等几个方面来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 ,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声乐表演艺术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其审美功能与价值,克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歌唱者只有从歌唱声音、音乐感觉、情感表现、艺术形象等方面去领悟和体会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把所有关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倾注在歌唱之中,把关的声音与情感融为一体去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绪,才能使声乐表演艺术富有生命力,并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文章从声乐艺术心理学角度出发,运用音乐美学的思想和方法,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人的情绪 ,情感问题在当代被许多学科的研究所重视 ,总体上看 ,在中国 ,心理学研究较多 ,相比之下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对这方面的开发研究较薄弱。本文认为 ,鉴于情感对人的重要意义 ,在教育系统内应重视和认真地对待情感教育。本文即是在大学教育的层面上 ,就情感教育的意义 ,以及情感教育的目标设计、内容设计 ,建立一个纲要性的框架。  相似文献   

9.
王珊 《华章》2012,(30)
声乐艺术的魅力就源自于丰富、细腻、深刻的情感表达,因此,情感在声乐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我国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不重视情感培养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声乐教学的健康发展.为此,应将情感培养放到声乐教学突出的位置,在歌词学习、歌曲欣赏、试唱练习等方面渗透情感培养,以全面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邹长海先生在认真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社会发展和化观念变化为大背景,运用现代心理学原理,声乐发声原理,针对目前声乐教育、声乐学习、声乐演唱等方面的现实状况,在《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新版)一书中,从心理反应、心理调控与控制、注意力、意志力、声乐艺术的思维特征、想象特征、情感特征等方面,详细地阐述、论证了心理因素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和运用声乐艺术心理学原理,提高教学、演唱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符悠悠 《教师博览》2022,(36):16-18
在声乐演唱中,情绪作为情感的助推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有效的情绪渐进,有助于演唱者对演唱作品内涵的正确把握和情感的准确表达。在日常教学中,声乐教学的过程是一对一的,教师的引领特别重要。文章阐述了当下声乐学习及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声乐爱好者及教育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成人学习情绪和情感的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培养成人学习情绪和情感的能力是成人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也是成人比较关注的问题。本从认识情感的价值、鼓励成人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给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心理学方法,发展合理需要,加强情感品质的培养,将情感培养渗透于学科课程及教学之中等8个方面对此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焦健 《甘肃教育》2007,(10S):62-62
歌唱活动是人们既自然又普遍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表面上看歌唱并没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研究,可当歌唱上升为声乐艺术时情况就不同了。声乐学习的过程是一门科学研究的过程。但是声乐教学和演唱方法的掌握很抽象,有时非常感性,在较大程度上还受个人感觉或一时情绪的影响。那么如何更加理性地把握它,就需要我们拥有科学的研究精神和态度,拥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从更高的角度揭示歌唱的奥秘。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人的认知活动受到情绪的支配,认知与情绪、情感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有情绪、情感的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情绪可以是信息加工的启动状态,也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状态。以往的学科课程的教学中,人们更多地注重从认知维度来探究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教学实践中“重知轻情”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随着人本义心理学的兴起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教学不光涉及到知识的传递,而且关系到教学态度、教学情感等因素。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引下,通过管理和调节学生的情绪引导和发挥学生课堂中的主要情绪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佳学习状态,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歌唱是通过人体自身的“生理乐器”运用音乐化的语言,表达心理情感的。由于发声器官在口腔深处,一般正常状态下看不到、摸不着,同时,语言在描述歌唱中的发声技术方法方面有局限性,这样就给学习声乐和教授声乐带来一定困难。随着声乐发声方法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歌唱所包括的呼吸、吐字、发声共鸣、情绪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本文就以下四个方面的紧张和放松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对情绪现象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提出了重视情感因素的一系列教学模式,并围绕如何将情感因素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本文从情绪教学理论的发展入手,阐述了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对情绪现象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提出了重视情感因素的一系列教学模式,并围绕如何将情感因素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本文从情绪教学理论的发展入手,阐述了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源远流长的情感教学心理学及其现状情感教学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思想可谓源远流长。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古代还是近代,都与许多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提出过这方面的精辟见解。这其中的许多观点体现了“乐学”的思想,可以认为他们已经触及到了情感教学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和核心内容———“愉快教学”。①二千多年前,孔子就十分重视情感现象。他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是一件快乐之事,而学生本身对学习的积极情绪体验也会促进学习活动,增强学习效果。孔子还在某种程度上指出了教师实施愉快教学的方法———“乐教”。世界教育…  相似文献   

19.
声乐是歌唱和情感的艺术,而情感又是声乐教学不可缺少的催化剂.在声乐教学中,不但要塑造学生美好的具有特色的声音,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本文首先论述了声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概念,阐明了声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接着对声乐教学中的情感渗透这一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从备课、上课、课外等不同角度逐一进行了讲述.其中就上课环节情感的渗透着重从歌曲、声音、音乐形象的塑造、以及动作表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高中政治教学引入心理学理论,这是全新的教学实践尝试。教师要做好教学调查,从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情绪、培养学生主体认同意识、疏通学生正面情感渠道等方面着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实现自我完善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