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武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讨论和分析了中华武术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和美学特征。指出,中华武术起源于远古,形成、发展于秦汉,完善于明清。中华武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其美学特征不仅具有装饰美、形体美、造型美、结构美等外在特征,更具有名称美、节奏美、精神美等内在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通过武术学习、体悟过程及武术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格修养教育,从而达到大学生修身目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与奥运文化相互交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武术道德崇尚和谐精神这一传统的中华哲学理论,以儒家仁爱为中心思想,与奥林匹克精神有着很多共同点。东西方文化相互补充,相互影响,武术文化与奥运文化的相互融合,既可以增强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也可以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武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受众对武术文化了解的主要渠道是武术影视。武术影视和武术文化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要让受众更好地了解武术文化必须加大武术影视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力度,拓宽武术影视对武术文化的传播范围,改善武术影视对武术文化传播过程,强化武术影视对武术文化契合度。  相似文献   

5.
畲族武术是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南派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历史人类学、民俗人类学、社会人类学、阐释人类学等视角对畲族武术文化进行梳理。认为,畲族武术缘起、形成与发展与畲族人民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反抗压迫斗争及社会习武风尚习俗密切相关。畲族武术以独特的地域性、兼容性、延展性及原真性使其保持着鲜明的民族体育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传统修身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为人修身的文化,是一种适应社会、适应历史发展的道理。中华传统修身文化具有浓厚的哲学基础,修身文化源于哲学,同时,哲学的发展又对修身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与对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武术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份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化的精髓。在对外传播中,中华武术应以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为根本宗旨,以武术健身功能的开发为传播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随着中华五千年的产生而产生,通过数代拳师,武术家们不断的创新研究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博击风格,它不只是防身健体的一种技术,还与宗教、哲学、医学、气功等集合在一起,形成了完美的集合。无论其博击技术水平,还是文化风格,都形成了中国的特色,是世界上其它博击技术望尘莫及的。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的修身思想以修己为本,修德为要,中庸、实践、自省为道,完全人格之养成为旨,构成完整丰富的内涵。同时,蔡元培的修身思想具有中西结合、兼容并包,与时俱进、贴合实际,循序渐进、整体统一,回归实践、追求和谐等鲜明特征。本文通过对蔡元培修身思想内涵和特点的分析,从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得出其在学校德育中的借鉴意义,以期增强当代学校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所谓杂技,是对生活技能、劳动技术、武术技巧的艺术化提炼,杂技和武术密不可分。武术文化和杂技文化在起源和作用上具有相同之处。起源于原始社会农业民俗的武术文化和杂技文化,既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又能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具有祈求祥福、娱乐休闲、修心强身、促进文化交流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啦啦操发展的近况以及啦啦操的表演方式,研究啦啦操与中华武术文化之间的交集与联系,并探讨了在啦啦操运动中融合中华武术文化精神,以弘扬中华武术文化,推动啦啦操运动的开展,促进啦啦操运动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从而为啦啦操的普及推广和更好地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修身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中华传统修身文化是为人修身的文化,意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志学思行相互关系的论述对于当下国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修身促德育     
"90后"大学生频现道德失范,高校德育亮起红灯,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做到以德修身,以修身促德育是高校学生工作者亟需并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阐述了修身是大学教育的本质,对修身促进德育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船山的修身学说继承了儒家的基本传统,他界定修身就是要消弭言语、行为、活动中不恰当的因素,使偏离道德规范的因素得到纠正;并强调了“修德于己”,“素行端贞”两个方面.船山修身学说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化民成俗的修身目的论,天人合一的修身实质论,圣凡相通的修身标准论和内外交养的修身方法论.王船山修身学说的主要特征在于他注重修身的社会性功用,注重修身的实践之功夫,注重在修身中内养的作用.他综合理学和心学,构建了自己的怀抱着帝王之学的高贵追求的修身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武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之精髓,更是作为一种主流文化走出国门、传播世界。武术的精气神思想与和身心和谐的思想观,不仅磨练了青少年的意志品质,还提供了坚实的健康基础。现今武术文化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如何在青少年群体中引进武术文化,促进青少年对武术知识的兴趣培养,调节生活中不同的情绪和行为,继而长期坚持对武术文化的学习,锻炼青少年意志品质提高强身健体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16.
乐广吉 《新教师》2022,(3):26-27
学校在发展德育的过程中,立足乡土区域特点,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乡土文化,让优秀乡土文化融于学校的办学思路、德育管理、德育课堂、特色活动中,形成独特的德育特色,使学校的德育有更良好的群众基础,焕发出生命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和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发展轨迹、民族性格,都各不相同。为求武术入奥而削足适履,不利于中华武术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武术入奥求发展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8.
网络娱乐文化与传统修身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传统的儒家道德思想毫无疑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在后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多元性使得娱乐文化也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且大有盖过传统文  相似文献   

19.
武术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传统武术,就没有中华武术.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对武术的影响,是发展中华武术的基础和前提;发展中华武术必须从弘扬传统文化入手,以确保武术文化的内涵、本质特征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0.
试论武术文化的传播模式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正恩 《天中学刊》2004,19(2):26-29
按照文化结构理论.武术文化可以分为3个圈层,即表层的器物层、中层制度层和深层的心理价值层.武术文化的传播.也要遵循文化传播的规律,也要经历由扩散到融合再到变迁的过程,并最终形成本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