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一般法律原则"的属性、内容及适用等问题,在国际法学界虽颇受争议,然其被《国际法院规约》确认为与条约、习惯并存的国际法依据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无论是国际法院抑或是其他国际法庭,在既有的国际司法实践中都曾经出现过多次援引和适用一般法律原则作为裁判依据的案例。因此,一般法律原则是实在国际法而非自然国际法;其内容源于国内法而非国际法原则;其不仅可作为辅助渊源也可作为主要渊源使用。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应对各国法律体系中共有的一般法律原则加以归纳和对比,整理出一般法律原则的适用通则,藉此增强一般法律原则的实在法性质,推动其在今后被国际司法机构更好地适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磋商程序在内容上与国际法上的谈判协商一样,但与国际法上的谈判协商方法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传统的谈判协商属于解决争端的政治方法,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磋商程序已经有了法律方法的特征,其发展主要表现在磋商的强制性、磋商的结果必须符合WTO协议、磋商的强烈程序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教材分析】在生活中,学生对环境保护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普通法律的内容了解较多,但对宪法的内容及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学生认为,宪法高高在上,与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本框题通过宪法与普通法律的比较,从规定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三个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理解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与公民的关系,使未成年学生树立  相似文献   

4.
文摘     
文摘教育法学理论的主要内容1.教育法的基本理论问题,如教育法的产生、演变历史;教育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教育法的法律形式和体系;教育法的本质和作用,等等。2.教育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及其职、责、权的划分;教育行政机关的编制、建立、改组的法律程序。3.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对环境保护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普通法律的内容了解较多,但对宪法的内容及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学生认为,宪法高高在上,与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本框题通过宪法与普通法律的比较,从规定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三个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理解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与公民的关系,使未成年学生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1 国际法的概念 国际法是主要调整国家间的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国际法的社会基础是众多独立国家同时并存,彼此进行交往合作而形成的国际社会(即国际关系)的存在。国际法是法律的一种特殊体系。2 国际法的历史发展 国际法是国际关系发展的产物,是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国际法在古代已有萌芽,在近代形成了包括一系列原则、规则和制度在内的特殊的、独立的法律体系,现代国际法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3 国际法的渊源 一般认为,国际法渊源是指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第一次出现的地方。也有人认为指其表现形式。国际法的渊源主要是条约和习惯。一般法律原则是国际法的次要渊源。司法判例和学者学说是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4 国际法的编纂 指国际法的法典化,即把现有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编成系统的法典。编纂有两种形式:一是全面的编纂;二是部门法的编纂。  相似文献   

7.
国际法的有效性是国际法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作为国际法渊源之一的一般法律原则在国际司法中能否得到援引和适用也是国际法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尽管理论上存在争议,但实践表明,一般法律原则得到了国际司法或准司法机构的适用,虽然比较少,但却是重要的,从司法角度充分显示了一般法律原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WTO法律文件(或称协议)是每个入世国家所必须遵守的国际法准则,但与一般的多边协议相区别的是WTO强调其协议本身优于成员国的国内法。我国在入世协议里承诺将采用“转化适用”的方式实施WTO法律文件。就司法审判工作而言,要真正将转化后的国内法律付诸实施,必须结合WTO的具体要求在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包括建立和完善司法审查法律制度、确保法律适用的高度透明和统一、维护司法独立、对审判方式及程序进行改革、建立高素质的法官队伍等。  相似文献   

9.
一、划分部门法的标准关于教育法地位的独立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划分标准的问题,标准不一,结论当然不同。所谓的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指教育法在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由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劳动法等众多法律部门组成的法律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即教育法是从属于某一个法律部门,还是作为一个独  相似文献   

10.
教育法的可诉性是指教育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当发生教育法律纠纷时,可以被当事人和纠纷解决机构加以运用的属性。衡量教育法是否具有可诉性的标准有三:一是权利义务主体与内容是否明确;二是法律责任是否明晰;三是是否有法定的主体和程序来认定并追究这些法律责任。以此来衡量,我国教育法的可诉性存在着权利内容不确定、义务主体泛化、法律责任缺失、救济途径狭窄等问题。鉴于此,在创制和修订教育法律时有必要从以下方面着力:建立一套健全的、具有可诉性的教育法律责任体系;明确纠纷解决机制;禁止使用鼓励性规定;提高教育立法透明度,增加公众对立法过程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
1996年职业教育法修改在即,针对该立法刚性不足,缺乏操作性的问题,从法律规范刚性与柔性关系的一般理论入手,分析我国1996年职业教育法在立法刚性上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性质定位,操作性规定的完善,增加责任条款等方面,加强我国1996年职业教育法的刚性,为刚性执法提供良好立法前提。  相似文献   

12.
清末科举制革废和新教育兴起所带来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教育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公共言说领域的活跃、办学体制的多元化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政学分离。这一历史过程中所反映出的现代教育主体意识的觉醒为我们全面评价教育独立思潮的历史地位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教育心理学家》2013,48(3):203-219
Leaders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re pointing out increasing opportunities for careers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or in education-related work in universities and other settings. A program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s essential for preparing the current gener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for these career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procedure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local graduate programs and suggests the desirability of identifying a common core of content to be included in all graduate programs. The futur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s assumed to depend on how well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s are prepared.  相似文献   

14.
陈鹤琴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对幼儿园课程的思考和实践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说明其形成与发展是符合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规律的,反映了儿童的幸福要求、人文精神、儿童发展和教育创新的要求,也和当代世界教育发展息息相通。因此我们要继续学习,认真探索,结合实际,充分挖掘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15.
研究权利——新时期中国教育法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5年以来 ,我国教育法学的研究 ,由以往偏重学理意义上的、应然的教育权利的思辩性研究 ,转向注重实践意义上的、实然的教育权利的问题探究。这一研究价值取向的战略转移 ,顺应了当代法律科学发展的趋势 ,是我国教育法学在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标志 ,对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预示着我国教育法学发展新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行政职能的偏失及其形成原因,指出,当前教育行政职能不符合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有限型政府的要求,并依此提出了进一步转变我国教育行政职能的措施:教育行政职能的转变要以服务为核心,加强教育行政人员的专业化建设,教育行政规划要注重国家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实现教育行政的法制化,加强对教育行政的监督。  相似文献   

17.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法原则。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目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落实"受教育机会平等"这一重要教育法原则的具体措施。"受教育机会平等"蕴涵了相当丰富的内容",机会平等"是法律维护的关键。实现受教育机会实质上的平等,社会和经济发展是基础,适时地调整政策法规是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是部分承诺,有条件、有步骤地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和进行管理、审批。WTO框架下,国际教育服务主要通过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四种方式提供。OECD和UNESCO将跨境教育区分为人员流动、项目流动和机构流动三种方式。在加入WTO后中国政府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类别教育的特点,做出了不同的教育服务贸易准入承诺,教育的输入与输出方面的政策与立法做了调整。政府要高度重视WTO框架下对教育输入、输出机构办学质量的监控,不断改进和完善准入质量标准和办学质量标准。政府要不断改进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9.
教育法律是教育法治的前提和基础,但我国的教育法律仍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而教育法律的完善是一项全局而系统性的工作,总结与反思过去三十余年我国教育立法的经验与不足,教育法律的完善应当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即:增强教育法律用语的确定性;教育法律权利不仅要实体赋权,更要程序保障;明确教育法律责任的归属、设定与追究;在保证教育法律稳定性的同时,不压抑教育法律"求变"的本性等等。  相似文献   

20.
谈谈我国现行教育规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规制是一个艰苦的教育法制过程,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教育法制建设上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本文分析了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基本现状,从办学主体、学校地位、办学自主权、教育资源配置、受教育权等方面分析了规制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