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素为人文荟萃之地,文化历史悠久,渊源深厚,各种剧种、曲种繁多,名家辈出,名作叠现,群星灿烂。为使文化艺术更好地适应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艺术审美需求,不断推进文化艺术的创新,多年来,我省举办了多种大型的文化艺术活动。如:历届戏剧小品大赛、历届儿童艺术节、历届戏剧节、历届音乐舞蹈节、历届淮剧节、历届锡剧节、历届滑稽戏节、历届曲艺节、历届杂技节等。在这些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古版木刻年画说之四:年画与戏剧介子平传统年画的表现内容很大一部分取自地方戏剧,表现形式则完全是戏剧化了的。我国传统戏剧在过去几百年间,一直是大众中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它以演化出不同的剧种来适应不同的方言、不同的习俗。年画借助于这种大众形式,也将其普及到...  相似文献   

3.
熊友军 《兰台世界》2014,(10):143-144
昆曲在我国传统戏剧艺术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前后传承发展六百余年,是备受民众喜爱推崇的古老剧种之一。谈到昆曲的起源与发展,必须提到一个特殊的人物——昆曲鼻祖顾坚。  相似文献   

4.
昆曲在我国传统戏剧艺术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前后传承发展六百余年,是备受民众喜爱推崇的古老剧种之一。谈到昆曲的起源与发展,必须提到一个特殊的人物——昆曲鼻祖顾坚。  相似文献   

5.
李园 《群众文化》2000,(3):21-23
戏剧小品作为群戏剧工作中最绚丽的鲜花,在我省自萌芽到怒放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这一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不断娱乐群众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我省的戏剧小品在全国性的比赛中屡屡获奖,特别是在化部主办的第七届“群星奖”的评选过程中,获得二金三银三铜的佳绩。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戏曲各种品格的剧种当属京剧。京剧不仅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而且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经典和范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京剧理论研究较之前有了长足发展。近20年,这种发展又在加速,其体现就是京剧论著的出版。  相似文献   

7.
广播剧的发展繁荣,在于提高广播剧的剧本创作,剧本是一剧之本,适合任何戏剧艺术,广播剧也在其中。每一个戏剧品种都有自身的、独特的艺术规律,广播剧与其他戏剧艺术的区别是:它是生存在电波里的戏剧,用无形的声音在听众脑海里展开想像的翅膀,是靠听觉来展示它的艺术魅力。因而它肯定和  相似文献   

8.
戏剧,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化渊源的一门中国传统艺术,在广大群众中具有极其广泛和深厚的基础,群众爱看戏而且爱演戏,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在专业剧团方面由于剧目生产成本过高,又与现阶段市场消费的观念等因素尚未能取得协调一致,因此出现了戏剧“不景气”现象。而群众戏剧活动的开展,恰恰符合于群众自身戏剧爱好的需求。如果笼统的说现在戏剧已经没人喜欢了,那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9.
刘怀堂 《文化遗产》2016,(5):113-125
学界对端公戏的认知存在着很大分歧,主要表现在端公戏是传统戏剧扮演还是仪式演剧的争论上。端公戏源自南宋时期湖北随州地方的端公信仰。端公替代巫师而实施巫仪,最早在明天启年间的湖北出现,后随该信仰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传播,至清代、民国吸收了其他扮演或表演艺术因素而蔚为大观。它既不是传统戏剧扮演,亦不能用仪式戏剧来衡量。科仪(纯粹的法事)、戏剧化的科仪、科仪与戏剧扮演结合,以及传统戏剧扮演都属于端公仪式的一个环节,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端公巫术仪式。而端公戏就是由端公实施的、具备巫傩之祭性质与形式、为了特定目的与服务对象、区别于生活与生产行为、独立于传统表演艺术体系的、特殊的戏剧扮演或表演艺术形态。它属于傩戏剧种之一,在"明河"与"潜流"这一"大戏剧观"下,与傩戏体系下的其他剧种一起,构成了不同于传统表演的艺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六.立足于视听艺术的本体,周华斌教授在影视剧艺术本体和载体、影视合流、视听艺术的媒介特性和艺术个性等不同层面对"大戏剧"这一戏剧美学观念展开了全面的分析,阐述了包括影视剧艺术在内的"大戏剧"观念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戏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爱好戏剧,熟悉戏剧,并就戏剧的有关问题经常发表自己的看法,还经常从戏剧中找出富有哲理性的事例,作为政治斗争、战略策略、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借鉴。毛泽东看《白蛇传》时,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当剧中法海将白娘子收  相似文献   

12.
档案与戏剧     
戏剧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经历了由无到有、由成热到兴盛的发展阶段,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戏剧艺术更是从民间艺术发展到民族艺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档案为之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袁起 《记者摇篮》2007,(7):84-84
广播剧是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戏剧艺术,一开始就是在导演的倡导和策划下由剧作家写出剧本,借鉴舞台剧导演的方式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戏剧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4.
云南花灯是一种流行于云南地区以舞蹈为主的戏剧艺术。云南花灯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融入云南各少数民族传统的舞蹈艺术形式,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花灯舞蹈艺术。  相似文献   

15.
刘颖 《今传媒》2016,(11):106-107
"戏剧到底是什么?"这是从事多年戏剧创作的导演林兆华不断探究和思考的问题,即戏剧的本质是什么.林兆华导演始终秉持"艺术与商业并重"的原则,强调实验戏剧照样有商业性,商业性与实验性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并不矛盾.本文就他的作品分析其戏剧观念和创作风格,以寻得戏剧发展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戏剧,从直接体现人类思想,情感表达,到成为一门综合艺术,风雨洗礼后,经受新媒体发展的众多考验,依然成为中国艺术中最宝贵的财富。戏剧的表现形式随时代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本文分析中国戏剧在广播,电影,电视这些不同传播媒介中的运用,讨论当下戏剧发展的特征。既强调戏剧本身的重要性,又衍生到戏剧与当下媒介的结合发展,将传统艺术与新型艺术表现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一、积累艺术档案的意义艺术档案是人们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的记录,是广大艺术工作辛勤劳动的结晶。它产生于各艺术团体和艺术工作的艺术活动过程中,包括戏剧、舞蹈、音乐、曲艺、木偶、电影、电视等一切艺术形式。艺术档案是我国珍贵的民族化遗产.它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因此,艺术档案在艺术活动中.可作为艺术工作进行再创造和提高艺术水平的借鉴。是研究艺术发展历史的第一手材料,也是继承和发展各个流派,开展艺术交流的必要条件,为艺术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形象教材。2001年化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艺术档案管理办法》指出,艺术档案是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化交流、社会化等工作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媒介素养教育与网络艺术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晓萍 《新闻知识》2006,(12):69-70
网络艺术目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将已经存在的传统艺术作品通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方式进入互联网络,这被称作“网络艺术”,相当于传统本的数字化;一类是直接在网络上“发表”或称“首发”的艺术作品;还有一类是通过计算机创作或通过计算机特殊软件生成的艺术作品,比如电脑自动“创作”的小说、音乐、绘画等作品。由于网络艺术具有个人性、综合性、动态性、交互性、虚拟性、可下载性、可无限拷贝:等特性,因此,它天生具有较传统艺术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其艺术门类也就远非传统艺术所能涵盖,大杂烩式的艺术发展空间同时也给艺术消费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其艺术产业化的趋势十分看好。但在产业化的进程中,开始显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阻碍了其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分析表明,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受众媒介素养偏低,媒介素养教育不足有关,本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皮影是我国民间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也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具有巫术、教化、娱乐和审美等戏剧功能,也曾在我国的革命宣传与电影制作、动画制作等文化艺术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皮影戏已陷入濒危的处境,如何开展对其的研究和保护,也成为了新时期文化艺术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董菁 《新闻爱好者》2012,(12):81-82
戏曲电影的起源与发展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独有的类型之一,它专以中国戏曲表演为拍摄对象,倾力展示中国独特的戏曲艺术魅力,记录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大师的艺术成就和优秀的中国戏曲剧目,弘扬中国悠久的民族戏剧传统。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拍摄的京剧片段纪录片《定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