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语言是人类所发明的信息表达工具。人类借助于这种工具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思想交流、经验与知识的交流、人类还可以借助于这种工具进行信息的记忆与思维。它如此被人类广泛而持久的使用,它遍及人类社会的各个角度、各个领域。它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而且,自始至终为人类所利用。许多发明由于新发明的出现而被人类所淘汰,但人类语言则始终作为人类信息表达工具为人类的生存与社会交流提供着最便利的服务。如果没有人类语言的发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就无法实现,人类的文…  相似文献   

2.
秋水 《百科知识》2007,(8X):15-17
除了揭示人的基因奥秘外,今天人类科学研究的重心之一也转向了解读和揭秘动物与植物的基因。说实话,人类研究动、植物的基因当然并非首先是为了动、植物,而是借研究动、植物的基因为人类服务,就像古老的仿生学一样。迄今,人类研究动物的基因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仅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而且能让人类直接受益。  相似文献   

3.
基于汇聚技术(NBIC)的新兴人类增强技术(HET),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对人类的身体、认知、道德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度”改造乃至重塑,这对人类的未来到底是祸是福,引发了不可回避的人文担忧。《增强、人性与“后人类”未来——关于人类增强的哲学探索》一书,是一部标准的从人文主义视角审视新兴前沿技术的哲学类著作。该书从概念分析、技术研发和社会传播三个层面勾勒出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概貌,对超人类主义与生物保守主义、超人类主义与后人类主义围绕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两场论辩进行了深刻的哲学阐述。对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人文审视应超越学术流派的二元对立,重新在“人—技术”的相互定义和相互建构的“后人类”观点中,描绘正在发生“技术性转变”的人类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4.
晓因 《今日科苑》2005,(3):11-14
翻开人类的历史,不难发现,灾难总是和人类相伴,姑且不论战争等人祸,单是地震等天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便触目惊心。地壳会随时移动和裂开,引起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山崩和泥石流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飓风和洪水肆虐,会给人类带来突如其来的破坏性灾难;疫病这一恶魔,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人类的侵害;若是被来自宇宙空间其他天体的流星和小行星撞上,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5.
江晨 《知识窗》2007,(5):56-57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来,人类就无时无刻不在研究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球。期间,出现了一批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在人类还处于蒙昧状态的时候就独具慧眼,凭着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严密的思考,提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真知灼见,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浅析书籍装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利用字、符号、图形记载着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它叙述着人类明进程,传播人类化。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祖先——类人猿是全身长毛的,而现在的人类只在头部、腋部和阴部等少数几个地方才保留着毛。因此,有的生物学家就称人类为“裸猿”,意为没有毛皮的猿。 人类为什么身上不长毛?大自然出于何种原因,使人类身上的浓毛脱掉了呢?人类身上的浓毛又是什么时候才脱掉的呢?清除藏污纳垢之地 有人认为,人类远祖在进化中出于卫生的原因才将浓毛退化掉。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祖先身上的毛皮是各种寄生虫的孳生之地。虱子、跳蚤等寄生虫潜伏在人的毛皮中,不仅吃人的血,而且传染疾病。特别是,人类祖先学会了狩猎以后,食肉和狩猎…  相似文献   

8.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又是自然环境的改造者,人类活动对环境有着重大影响。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受到人类活动破坏时,我们作何回答?!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通过我们的智慧,用教育这种手段,让保护环境意识深入到每个受教育孩子的心灵。本文拟从利用课堂教学、开展主题活动、实施课题研究、结合家庭社区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教育学生接受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9.
人类创造了城市。城市给人类提供了无尽的财富和创造力,曾经是人类幢憬的美好家园。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和大都市的出现,人类被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工作压力、疾病、犯罪所困扰。城市已不是“人类诗意的析息地”。未来,人类和城市将走向何方?我们会找到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的家园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李海军 《科学中国》2007,(10):45-47
人们知道,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人类是从种灭绝的古猿类演化而来的。目前,科学家们区分人类和猿类的主要标准是:是否以习惯性两足直立行走作为主要行动方式。一般认为,人类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一直到现代人。  相似文献   

11.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逐渐成为了地球的主宰,尤其是拥有现代明的人类,更是以其尖端的技术、智慧的头脑掌控了地球上的一切。就连地球上最凶猛的动物也无法逃出人类的掌心,老虎、狮子、豹子、鲨鱼、鳄鱼等等越来越少。可以说,进入现代明的人类,真正成了万物之灵,主宰了地球上的一切。  相似文献   

12.
1.设计是一种文化,是各个时代信息反馈的总和。 设计,自打人类第一次能把泥土主动地变成了一个视觉化有用物的时候,设计文化便开始萌动了,或者说,当人类还不能用语言文字很好地表达所欲时,就出现了设计形态,这表明,设计存在本身就是人类生存需要的一种文化。因此,作为一种体现设计域的知识、思维、价值、意义、符号系统及其行为模式的设计文化,既不是极端形而下的技术性存在,又不是玄而又玄的形而上的东西,而是一种满足人类日常生活的物质性资源,是一种激励人类勇于创造实现自我本质力量的指导性理念,是人类价值之综合性视…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对人类认知活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渗透至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除了效率、效益的提高之外,信息技术最重要的影响之一还体现在它对人类认知的内部机制,乃至机体适应方面的作用,进而从根本上影响着人类认知活动及其理论规律的发展。现代认知理论是描述、归纳人类认知活动规律的基本框架结构,正如其产生深受当时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科学思想的影响一样,当今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影响下,认知理论的体系结构和具体内容也必然发生改变,从而更进一步地影响人类未来的教育、学习实践。本文试图从影响现象、实用技术和理论模型三个方面入手,系统…  相似文献   

14.
人类在与严酷无情的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抗争中,付出过很多的代价。人类与沙尘暴的搏斗也是如此,自有陆地以来,沙尘暴对地球的危害就从未停止过,尤其当追求“文明”的人类失去理智、失去对大自然的尊重之时,它更是无情地回报给人类以灾难和惩罚。  相似文献   

15.
我国空间环境监测和预报系统亟待加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环境系指地球20-30公里以上的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和行星际空间,它受太阳活动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因素制约。没有适宜的空间环境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今天的发展。了解它、利用它和保护它,是人类神圣的职责。空间环境研究是以观测为基础,多学科(空间物理、地球物理、大气物理等)、多技术(现代电子、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等)高度交叉综合,地面观测和空间探测有机结合,进行全球性的合作探测与研究,以解决人类生存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为宗旨的重大前沿科技领域。人类已进入空间时代,地球空间已成为人类向自然索取资源的重要场…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及以其为基础的技术,在不断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规律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发掘了人类的理性力量,带来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变革,形成了科学世界观,创造了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与科学伦理等丰富的先进文化,不断升华人类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7.
人类和地球相依为命已数百万年,感情之深不言而喻。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也仅仅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恒星。按照宇宙的自然规律,太阳系总有一天要走完自己的历程。所以,地球虽好,终究不是人类久留之地。为了使人类能够永远延续下去,我们必须寻求一个更加广阔的新天地。再说,今天的地球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人口爆炸、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还有,如今的科学技术,已经使人类可以向太阳系的其它行星取宝,也能够利用航天器飞向太阳系以外的星球探险。这一些,都促使着人类要征服太阳系,向宇宙进军。未来的太空城…  相似文献   

18.
黄皮肤、向皮肤、黑皮肤,五湖四海皆朋友。但是,为什么大家的皮肤颜色不一样呢?人类的肤色由浅到深,各有不同,长期以来,决定人类肤色的遗传学原因始终是一个谜。而如今,养鱼缸里的斑马鱼告诉了科学家人类皮肤的颜色奥秘。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产生于人类、依附于人类、作用于人类的魂魄,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和累积.是现存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且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要的反作用。文化表现为人类与自然交往中习得的经验、技术与科学,表现为人伦交往中形成的习俗、习惯和制度,表现为交往媒介传达的知识、价值和意义等,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具备无法比拟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人类是否有种族之分,这在以前好像不是问题的问题。但是在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后,联袂作战而立下大功的私立塞莱拉公司和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只有一个种族。因为他们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研究表明,人的种族之间在基因图谱上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差异,因此种族只不过是一种社会概念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