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历史学界将过去视古代少数民族为“夷狄”,且在近现代也歧视少数民族的,称为大汉族主义。同时,也视少数民族中人排斥汉族的,称为地方或狭隘民族主义。只有将古今我国各民族一视同仁、平等看待的,才认为是正确并合乎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原理的。而近些年。也出现了这样一些反常倾向的著述。作者自己是汉民族,却非历史的将古代所有少数民族中多少有过社会历史贡献的首脑人物,孤立、过头地拔高,片面吹夸他们个人如何英雄了得,只讲正面。不讲或少讲负面。不去全面地叙讲评价他们的历史,甚至将众所周知必不可少并对其后也有重大影响和关联的不利于拔高他们的史实,也尽量避而不言。这种反常倾向,历史唯物论似乎还未涉及界定过,笔者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大‘少数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是一件很有意叉的工作.因为自中国大地上有了原始的氏族以来.中华我民族文化的格局已经形成.此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亦可看做是中华民族的多源多流、源流交错,既有华夏族文化的主导作用,又有内容丰富的少民族文化的融入以及共存共荣的过程.总之,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创造这一文明的过程中.各族之间彼此借鉴,互相影响,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民族是历史的产物.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尽管他们的族体已发生变化.但仍然与今天的少数民族有着不可中断传统.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事实求是地分析出古代少数民族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和内容参与构筑中华乐舞艺术的殿堂并在历史上留下的光辉足迹,无疑会更好地帮助人们认识中华乐舞艺术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3.
青海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曾有羌、匈奴、鲜卑、吐蕃等古代少数民族在此生活,他们遗留下来的各种生产、生活遗物是研究古代民族文化和青海地方史的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是历代文人多有唯我独尊的大汉族主义,惯说:匈奴侵略汉朝,突厥侵略隋唐,蒙古侵占中国等等。此种不良影响,既久且广! 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不断强调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不单对现在的55个少数民族应该注意讲平等,讲团结,对中华民族系统内的古代少数民族,也应该采取同样的立场、观点,一视同仁,承认他们都是汉族的兄弟民族。对少数民族政权和汉族王朝的军事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曾经有数以百计的民族诞生、繁衍、生息。他们曾经轰轰烈烈地建立国家、缔造文明,又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人们的视线。这些已经仅仅存在于历史典籍中的少数民族,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思。2018年,本刊将在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郭飞平教授的帮助下,试图寻找这些民族失落的踪迹,探索他们消失的秘密……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由于其独特的生境及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不同的看法,相应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与认同也有着独特的规律。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要紧密结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注重分析民族地区今昔变化、要使少数民族学生深入了解本民族历史遭遇,并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藏书处所统称为藏书楼.其具体名称有亭、台、楼、室、阁、庵、院、馆等30多种.分为皇家(或国家)藏书、私人藏书、书院(或机构)藏书、寺观藏书、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字藏书五类.具有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因此应名正言顺地称为中国古代图书馆.  相似文献   

8.
我们回民中学是以回族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一所民族学校,现有回、蒙、满、藏、苗、白、彝、壮、畲、侗、朝鲜、土家、布衣、维吾尔等14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因此,结合学校的特点,对学生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我们首先注意发掘教材中有关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的积极因素,并适当补充有关民族历史的内容。中国古代史教材中要讲到松赞干布、成吉思汗、忽必烈、努尔哈赤、康熙皇帝等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在介绍他们的事迹后,强调他们为本民族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历史的贡献,称颂他们是藏、蒙、满族的民族英雄,我们为这些英雄的祖先而  相似文献   

9.
城市少数民族论略--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少数民族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以兰州市为视点,通过分析认为,兰州市城市少数民族的来源既有历史上的定居迁移者,又有建国后新近迁入者,还有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流动人口.并基于此将兰州市城市少数民族主要划分为世居少数民族、新近少数民族以及流动少数民族三种类型,最终总结出兰州市城市少数民族具有民族成分多、人口增长快、回族穆斯林人口数量多,多居住在城区且既有集中性又有分散性,结构呈现多层次性,有较强的流动性以及民族意识强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建国前湖南民族地区教育概况研究滕久文历史上的统治阶级,将南方(包括湖南)的少数民族称为“南蛮”,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也就被称为“蛮区”。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确认了湖南省的少数民族,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一步确认了一些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的聚居...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古代巴蜀的图腾,有说巴部族图腾是芭苴(即芦苇——川东盛产的芭茅),是蛇,是白虎,是五龙(白龙)……而对蜀部族图腾,则又分出“蚕”说,“杜鹃”说,“鹿蜀”说,“鱼凫”说,“大石”说等。实际上,根据考古材料和对非洲、大洋洲、北美洲现存土著部落及中国现存边远少数民族的民族、民俗调查报告来看,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或氏族部落,历史上都有不可仅有一种图腾(如果承认他们确有图腾信仰的话)。因而,很难将某一动物或植物说成是某一民族或氏族部落的唯一图腾。不过,从古代巴族和蜀族在今四川境内的发展史以及居于古代巴蜀境内(包括云南、贵州、陕  相似文献   

12.
简讯     
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梁钊韬同志,应我区博物馆的邀请,来广西进行考古研究之后,又于最近来我院史地系作学术报告。报告的内容,是从考古学和民俗的材料,来研究我国古代南方的“百越”(“百越”是我国古代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总称)情况。梁教授用大量考古和民俗学的材料,结合我国古代历史文献记载,说明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包括西南的少数民族如壮、瑶、仡佬、侗、傣、布依、彝及台湾的高山等民族,都属同一祖先,统称“百越”。他们同汉族一样,都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他们同汉族一起共同创造了我国南方的文化,对我国南方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梁教授报告最后还谈到我国古代统治者在对待少数民族的关系上也有儒法两条路线的斗争。他批判了儒家保守的“怀柔”政策。他指出,“怀柔”政策的实质就是保持少数民族的落后状态。他还肯定了秦始皇对岭南的用兵和汉武帝“南平百越”对开发南方、融合南方各少数民族和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3.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13(4):i0001-i0001
开拓创新,体现民族特色,发挥教学与科研服务功能,提高学报质量和水平是《呼伦贝尔学院》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也是《呼伦贝尔学院学报》编辑部在学院领导下确立的新的工作目标。为此,《呼伦贝尔学院学报》自2005年6月起新开设“北方少数民族研究”特色栏目。栏目宗旨:展示民族风情,探秘历史后院,推动经济发展,构筑和谐社会。栏目内容:一、民族历史:包括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权;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宗教;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医学;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民俗;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饮食;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4.
匈奴族作为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曾经在纵横数万里、上下近千年的时空范围内,繁衍生息,有声有色地创造了历史。匈奴族虽然没有留下用本民族文字记述的系统的历史资料,但是匈奴族的史学发展和历史意识应该是悠久而丰富的。从葬俗与祭祀祖先活动中可以反映出匈奴人重视历史、追思民族发展历程的观念;中国北方的草原岩画,与许多古代少数民族有关,其中尤以匈奴族最为重要;匈奴民族也用民歌的形式传颂民族的历史;匈奴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他们使用汉字和结绳契刻等方式记述历史。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写好作文困难较多,但并不等于说少数民族学生就写不好作文。只要教师教授得法,学生学得扎实认真,少数民族学生仍然可以较快地提高写作能力。加强汉语的学习运用训练我们学校有傣、爱尼、基诺等七八个民族的学生。这些学生虽然大部分是城边农村的孩子,接触汉族语言的机会多,父母也大都会讲汉语,但是他们仍然习惯本民族的语言及用自己的语意想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秦陵俑坑中的胡人形象谈起申 胡人是我国古代西、北部地区少数民族游牧、畜牧部落的泛称。胡人这个名称大约始现于战国时期,那时,胡、东胡、楼烦史称王胡等民族很活跃,经常与中原地区的国家和民族发生战争和冲突,他们也就被当成了少数民族的代表,广大的西、北部地...  相似文献   

17.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世居新疆的除汉族外,有12个少数民族。从久远的年代起,新疆十三个民族的各族人民就已经生活在这里。他们集体合力,互为依存,既相互认同友善融合,也有互相排斥、征服和斗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语言、经济生活、文化心理素质等诸多不同特征的人们共同体。民族的语言文字是各民族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之一。本文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对新疆12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回溯与梳理,文章引证翔实的史料,从历史到现实,科学地辩证地给予分析论证,说明新疆的少数民族从久远的历史年代起,就已经加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和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我们教研组给学生开设了"云南地方史"的课外历史讲座,系统地讲云南地方史.并结合历史课教材在古代史教学中适当加讲一些地方史.做法如下:一、给学生讲了云南各族人民的由来和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边疆的历史: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现在云南境内有二十二个民族,约占全国五十多个民族的五分之二左右.我们学校本身就有不少的少数民族学生.同学都迫切希望知道云南各族的来源.所以我在讲座中就给同学讲了云南各族的由来,使学生知道云南各少数民族是怎样演变发展而来的.在教学中结合"元谋人"的教材,我们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是我国少数民族治穷致富的必由之路,它在发展民族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是不言而喻的。现在的问题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造成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还是在形成或发展的过程之中。如何实事求是地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出发,探索发展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各种途径,促进民族经济繁荣,人民富裕,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摆在从事民族经济研究的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锡伯族是世代生活在我国境内的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十八世纪以后,锡伯族曾先后三次被迫实行民族大迁徙。频繁的战乱离祸浇铸了锡伯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性格,也养育和造就了锡伯族的古代作家和作家文学。锡伯族古代作家与自己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以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积极的现实进取精神,审视历史变迁,传达民族心声,创造了独具民族精神气质和历史地域文化色彩的各种形态的文学作品,真切地反映了古代锡伯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时代风云和坎坷命运,凸现了锡伯人民热爱祖国,屯垦戍边,保卫和开发建设我国西部边疆,执着追求和平与幸福生活的崇高理念和奋发精神。令人痛心的是由于离乱战祸,加以反动统治者的扼制与摧残,锡伯族古代作家和作家文学典藉,或毁于战乱或被历史风尘湮没,今存者寥寥。本文根据现存锡伯族文学古藉资料,对锡伯族古代作家的创作意识和作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形态进行了切实的透视与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