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师狂     
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刘文典是著名的《庄子》研究专家,学问大,脾气也大,他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其自负由此可见一斑。这且不说,他在抗战时  相似文献   

2.
正1.刘文典怒踹蒋介石一副金丝框圆眼镜,一撇随性小胡子,一袭青灰色长布衫,这就是文史天才刘文典,敢怒踹蒋介石的刘文典。刘文典是民国时期最恃才傲物的一位大师,虽然现在知道他的人并不多,但在民国时期,刘文典那是大名鼎鼎的一位人物,不仅是因为刘文典  相似文献   

3.
书架     
《教育》2008,(23)
狂人刘文典作者:章玉政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本书为国内第一本关于刘文典的传记。刘文典是一位长期被历史忽略的国学大师,他"二十岁就名满大江南北",极具传统士大夫的傲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总是一副"狂生"模样。他师承刘师培、章太炎,结交胡适、陈寅恪,瞧不起闻一  相似文献   

4.
教授的尊严     
傅国涌 《教师博览》2009,(11):22-22
1928年冬天,一身戎装的蒋介石,挟北伐余成,大江南北,无不望风而拜,让他尝到至高权力的滋味,没想到安徽大学主持校务的刘文典教授,竟然没把他放在眼里,当面顶撞他。蒋指斥刘纵容学生,“是为安徽教育界之大耻”,要从严法办。刘回敬“你就是新军阀”。恼怒之下,蒋下令将刘文典关起来。在蔡元培、胡适、蒋梦麟等人的奔走呼吁下,刘文典被关押了7天后获释。  相似文献   

5.
张莹 《学习之友》2013,(6):44-44
刘文典有个得意门生叫陶光,是西南联大的年轻教师,因为教务繁忙,陶光有些日子没去看望刘文典。有一天,陶光特地抽空去探望老师,谁知一见面,就被刘文典一顿臭骂,说他“懒虫”“没出息”“把老师的话当耳旁风”等等。陶光听了很生气,认为自己一向尊重老师,又不是奴隶。怎能随便被辱骂。正要发怒反击时,  相似文献   

6.
民国一代大师,大多兼具渊博精深的学识与狂放不羁的个性,不过要问其中谁最狂,则非刘文典莫属. 刘文典一生研究《庄子》.他极为自信,每当上课讲庄子,第一句话便是:"《庄子》嘛,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他还经常卖关子:"古往今来,只有两个半人真懂庄子."当别人问起是谁,他便慢慢道来:"第一个就是我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子本人,其余所有研究庄子的人加起来,算半个!"在西南联大时,日本飞机空袭,老师与学生都四处躲避,刘文典一边跑一边还不忘对人讲:"我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 这其实是那些真正的学术大师的内心写照,正因为他们把学问看作自己的生命,在自己毕生研究的领域才会有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狂劲儿.这非但不是盲目的狂妄,反而是学术使命感的体现.只不过刘文典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让人反而感受到他性格中的那份可爱与天真.  相似文献   

7.
<正>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教授刘文典专门到北大图书馆借校勘古籍用的参考书。他一进图书馆,便把书单给了一位年轻的管理员。只见书单上列的都是些珍贵的古书,末尾还备注着"为校注书籍所需,请馆长准予借取"。管理员不敢怠慢,赶紧去请示馆长。馆长担心这些古书外借会遗失,便让管理员找借口回绝了刘文典的请求。无奈,刘文典只好悻悻地离开了。这时,管理员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抓起一张废纸,凭记忆把刚才的书单写了下来。之后,他一有时间,就找来  相似文献   

8.
《家教世界》2022,(1):8-10
[家风故事] 1889年,刘文典出生在安徽合肥一个家境尚算优渥的家庭,父亲以经商为业,为人本分,很重视子女的教育.幼时,刘文典便被父亲送往教会学校学习,又因其聪明好学,日后又掌握了英、德、日等外语.年轻时候的刘文典,好学、善学、潜心于学问,他不仅得到陈独秀、刘师培的赏识,担任过孙中山秘书,还师从陈寅恪,学有专攻,是一位...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一个文人来说,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他的藏书,如果藏书遗失的话,对他而言是最为痛心的事了。1938年初,刘文典托英国大使馆的朋友买到了一张船票,独自化装出行,辗转天津、香港、越南海防,最后进入云南,5月20日到达文理学院所在地蒙自,看到国旗后,立即三鞠躬,泪流满面。刘文典当初收藏的四大箱文化资料和图书、手稿,由妻子张秋华和次子刘平章带到香港后,存放在刘文典的一个学生家中。当妻子把存放文稿的事告诉刘文  相似文献   

10.
刘文典对于日本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是刘文典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源。他不仅体现了刘文典深切的爱国情怀,同时以敏锐的洞察力、独到的认知力以及超前的判断力,就日本问题研究(日本学)、如何处理中日关系以及如何判断时局发表了大量服务抗战的文章。重温这些思想成果,对于如何认识与处理中日关系、树立自强自立、知彼知己的求进心态、警惕日本右翼思想与军国倾向、理性务实处理中日纠纷的做法都具有借鉴与启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许渊冲先生的《忆名师》一文 ,记述在西南联大读书时 ,耳闻目睹许多著名教授的风度 ;其中说到刘文典才高学广而出语惊人 ,跑空袭警报 ,他看到沈从文在跑 ,转身说 ,“我跑 ,是为了保存国粹 ;学生跑 ,是为了保留下一代希望 ;该死的 ,你干嘛跑 ?”这似乎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 ,据别的版本 ,刘文典是说 ,“我跑 ,是因为我若被炸死 ,就没有人讲《庄子》。”由细节出现差异推想 ,故事存在虚构、想象的成分。故事安放在刘文典而不是其他老师身上 ,则是因为有性格依据。周作人《北大感旧录》说 ,刘文典“性滑稽 ,善谈笑 ,唯语不择言”。他在课堂上说…  相似文献   

12.
著名学者、安徽大学首位校长刘文典先生曾经用"观世音菩萨"五个字来概括文章写作。听者不解,他解释说:"观"就是要多多观察生活";世"就是要明白社会上的人情世故";音"就是文章要讲音韵、文采";菩萨"就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菩萨心肠。听者无不应声叫好。应该说,他抓住了写好文章的真谛与根本。刘文典先生讲这些话已有近百年,虽世事变迁,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刘文典整体学术思想与学术贡献,将其学术思想的主要观点概括为4个方面:①重视实证,“一字之微,徵及万卷”;②主张学术救国,研究应该经世致用;③主张中西学术互相沟通;④在学术发展上刘文典坚决支持“百家争鸣”.认为他的学术理念和学术实践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刘文典与陈独秀都是近代皖籍著名的学者,两人一生的关系基本是亦师亦友。在长期的交往中,陈独秀对刘文典大力提携,而刘文典积极呼应和支持陈独秀早期各种活动。刘、陈二人最后因为政治理念的不同,交往疏远。  相似文献   

15.
“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祢正平”这是五十九年前,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炳麟(字太炎,1868—1939)先生赠给他的学生、我校最早创始人刘文典教授的一幅对联。这幅对联不仅写出了我校前身——省立安徽大学初创时期一段惊心动魄的斗争,而且赞美了刘文典教授一生热爱祖国、热心教育、在邪恶势力面前威武不屈的崇高品格,很是珍贵。  相似文献   

16.
补白     
民国时期,有学生问国学大师刘文典,怎样才能写好文章?他说只要注意“观世音菩萨”就行了。学生们纷纷不解。刘文典又说:“观’就是要多观察生活;‘世’就是要明白社会上的人情世故;‘音’是文章要讲音韵;‘菩萨’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菩萨心肠。”心存“观世音菩萨”才是好作家。  相似文献   

17.
刘文典是当年清华名教授,出语新奇怪异。他曾说过:“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一次,有学生问道:“先生对写文章有何高见?”“问得好!”刘文典应声而答,然后朗声吐出五个字,“观世音菩萨。”众学子一听无不愕然,先生这不是答非所问?给我们念什么佛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法分析了刘文典教育经历和教育实践,形成系统的教育思想。主要结论:刘文典通过长期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认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国学经典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他希望以普及教育的方式来救国,改变中国积弱的整体状况;拓宽课堂模式,教授知识并不是固定的时间空间内老师对学生的灌输式教育,开放式教学和启发性授课,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大师狂     
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刘文典是著名的<庄子>研究专家,学问大,脾气也大,他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  相似文献   

20.
陈琼蓉 《辅导员》2009,(19):20-20
西南联大时,有一次在课堂上,学生问国学大师刘文典,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刘文典仅说出“观世音菩萨”五字,学生不明所指,刘文典解释说:“观,乃是多多观察生活;世,就是需要明白世故人情;音,就是文章要讲音韵;菩萨,就是救苦救难、关爱众生的菩萨心肠。”学生闻言,无不应声叫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