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28日,除夕前一天,新华社消息《民工卢连庆终于拿到了工钱》给难以数计的关注民工工资的人们带来一股辛酸的慰藉,这是自1月12日新华社推出《关注民工工资》大型系列报道的第42条稿件,也是这组报道的最后一篇。半个月来,这组报道牵动着很多人的心,让人读着落泪,而卢连庆这一具有代表意义的个体在春节前夕的“收成”,无疑是一份可以为全社会共享的最温暖的新春贺礼。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新华社这组《关注民工工资》大型系列报道还具有宝贵的示范价值,引发我们以此为个案深入探讨如何在民生类题材上成功地发挥议题设置功能。  相似文献   

2.
一、认清形势,直面热点,实现"议题同构" 2009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年中经济数据,各家媒体年中经济报道就此展开.上半年经济热点众多:国际原油价格逆市上涨、原材料价格高企、人民币汇率升值、市场需求萎缩等难点凸显、中央陆续出台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四十天内五次强调要坚持双政策、社会各方围绕中国经济能否企稳回升展开讨论.这些都顺理成章成为各个媒体"年中经济报道"竞相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3月7日,新华社音视频部和黑龙江电视台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意向协议。新华社将与黑龙江电视台共同对新华社《新华视点》电视版和黑龙江电视台《今日话题》节目进行整合,将《新华视点》打造成为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节目。双方还将在扩大新闻播出量、建立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打造新闻直播平台等方面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色中华社或红中社.她与1931年12月11日创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是一个组织机构,一套人马.1937年1月在延安改称新华社.1979年新华社经过调查和考证,向中央递交了报告,提出原来流行的新华社诞生于1937年4月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实际,新华社的诞生时间应改为1931年11月7日其前身红中社成立之日.这个报告经中央批准后,新华社的诞生时间也由此正式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5.
傅文仁 《新闻前哨》2013,(11):37-39
自媒体时代,谣言的产生与扩散更加普遍、其中,以微博谣言为典型代表.当一条微博满足了受众的接收心理.便会在未加证实的情况下被不断推送,最终使涉事主体处于被动地位.分析微博谣言产生的原因、类别及特点,将有助于我们进行舆情研判,从而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劲尧 《东南传播》2012,(7):140-141
电视新闻互动话题,出现至今已经成为民生新闻节目吸引受众眼球的一项法宝,它是针对当天或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或焦点话题而设置的特定调查,它能通过议程设置而实现电视媒介与受众的互动,从而起到引导舆论、增强媒体影响力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新闻互动话题的传播特性出发,探讨电视新闻互动话题的设置原则及其扩大传播效果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一些观众和一些学者眼里,电视的功能更多地被定位为娱乐性媒体,认为它与平面媒体相比在深度报道方面有自己的弱点,不适合在深度报道和评论方面下更多的功夫.这种看法与目前电视的实际作用很不相符,通过近几年国内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在深度报道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出现使得电视的评论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如今,在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如果听不到电视媒体的声音是不可思议的,人们更愿意通过图文并茂的电视报道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些变化标志着电视在深度报道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电视新闻评论跃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陆士宇 《新闻世界》2013,(10):157-158
在众多的新闻评论栏目中,《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栏目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栏目,也是比较典型的一个时评栏目。本文主要从选题,写作等几个方面探讨“青年话题”栏目的特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感动中国》的议题设置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是岁末年初媒体备受关注的社会传播现象,文章以有代表性的《感动中国》为例,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和阐释,以达到对此社会传播现象有较为全面、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中图法》(第四版)中"中国当代史"的分期问题,提出对"中国当代史"类目设置的修订建议.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体要报道老百姓最关心的事。那么老百姓最关心啥?无外乎家事、国事、天下事。因此报纸要做的就是把这三件事告诉他们。作为《衡水日报》时事新闻版《新闻天下》的编辑,每天要面对新华社播发的大量新闻稿件,如何进行选择、整合、归纳、提炼,然后把好的内容,运用好的形式,组织好的版面奉献给读者是我每天工作的头等大事。对于编辑新华社电稿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王薇 《传媒》2021,(3):71-73
新华社客户端推出的音乐政论片《奔小康》在内容叙事上表现出了取材广博、大气磅礴、内容精致、思想深刻等特征,在内容传播方面遵循了短视频快节奏、大主题小切口、有真情有感染、新媒体新策略等逻辑,启发着更多新型主流媒体在产品形态、内容选题和传播方式上不断探索政论片创作和传播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财经类媒体目前正处于一个飞速上升的阶段,近几年诞生了许多家纯商业化运作的财经类媒体,如《财经》杂志、《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和《新财富》等,这些新生类报刊同我国原有的经济类报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财经媒体阵营。但这些财经类报刊发展正面临着许多问  相似文献   

14.
三大财经报刊巨头的数字化发展模式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国际三大财经报刊<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金融时报>数字化发展模式,分剥是"收费网站+报刊"为主的模式,数据库营销为主模式和多元媒体互动为主模式,并提出了对我国财经报刊数字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针对《中图法》第四版传记类目设置存在的问题,按照图书分类学有关原则,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6.
近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期间,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联合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红十字会特邀张艺谋导演执导的公益微纪录片及融媒体报道《"移"路同行——中国器官捐献移植五年间》经新华社各渠道发布后,引发强烈反响,产生刷屏之效。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会对新华社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图法》第4版部分类目设置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轶 《图书馆》2001,(6):60-62
笔者结合图书分类工作实践,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促进《中图法》类目的设置更加科学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新华社主办的《参考消息》,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时期。而现存最早的关于新华社参考刊物的史料是红中社在江西瑞金编印的《无线电目讯》。这份材料原件存于台湾,由国内有关部门的同志辗转从国外复印回来。在史料相当缺乏的红中社历史研究中,作为第一手资料的《无线电目讯》,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任浩 《新闻前哨》2008,(10):59-60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湖北省和武汉市今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从新闻生产的最前端看,这是一个可议度高、切入点多、延伸面广的重大题材,但这个题材本身亦具有“刺猬效应”,因为文明建设几乎涉及城市发展的所有方面,媒体介入之后如何避免凌空蹈虚、空洞说教,避免太极推拿式的泛议漫说,落点的精确选择和议程的巧妙转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刘江 《中国记者》2021,(2):87-95
2020年年末,又有几十家纸媒宣布停刊,没能看到2021年最初的一缕阳光。这条消息并没有泛起哪怕是很小的水花,人们对于传统媒体在新技术赛道被淘汰的现象早习以为常。速度领跑、短小优先、娱乐泛化,每天各种社交、新闻平台变幻莫测的热搜、热榜令人眼花缭乱,媒体人的心态普遍"悬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