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尼采艺术家观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以强力意志为本体,阐述其艺术家理论。他认为艺术家及其创造行为本质是对生命本能和强力感的张扬。他的观点对后世艺术家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十年从事教育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具有良好的师德,堪称“万世师表”.陶先生精通人师之道、撰写了不少论文和文章,阐述了教师工作的性质特点、职责任务和修养条件,揭示了教师工作的基本规律,其中不少真知灼见,对于我们今天搞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培养,仍然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吴二林 《培训与研究》2007,24(12):57-58
文章就中日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十年间日本的思想状态及这期间流行于日本的尼采观念的演变作了一大略评说,并分析了当时在日本留学的鲁迅是如何理解和接受尼采思想的,从而将大致同一时期的鲁迅尼采观和日本尼采观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其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尼采的教师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兴举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6):34-36,44
尼采心目中的"好教师"是作为人生哲学家的教师。作为人生哲学家的教师具有诚实的美德、快活的情绪和坚韧的性格,而且善于把学生培养成人。人生哲学家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一定条件尤其是适合于他的个性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尼采探索希腊悲剧的本质是为了最深刻地揭示希腊的创造精神的深层原因。悲剧的日神因素和酒神因素这一对立在悲剧中被扬弃而归于统一。在悲剧中,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悲剧所给人的形而上的慰籍就是现象的毁灭丝毫无损于意志的永恒生命。  相似文献   

6.
尼采《愉快的知识》,对罗马译者“征服“希腊的译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善恶的彼岸》,对德国译者的“意译“做法也颇为发难。尼采所谓“翻译即征服“,绝非本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纵论翻译,也与所谓尼采之“虚无主义“哲学无甚瓜葛。  相似文献   

7.
尼采《愉快的知识》,对罗马译者"征服"希腊的译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善恶的彼岸》,对德国译者的"意译"做法也颇为发难。尼采所谓"翻译即征服",绝非本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纵论翻译,也与所谓尼采之"虚无主义"哲学无甚瓜葛。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截然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的普遍上涨;而通货紧缩表现为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普遍下跌。比如从有关部门公布的物价走势看,我国商品零售物价已经连续十几个月负增长,1998年8月份为-...  相似文献   

9.
人生飘逝在滚滚流动的生命海洋之中,大浪推移,欲罢不能,欲留不许。人被抛入这个世界,显得渺小软弱。企图返回到自己的原始状态重新得到平静和找回失去完美的欲望,同人将自己作为这种个体来表现的欲望同时存在。因此,人不得不去探索他自己,就像他力求改变社会一样地毫无止境。绵绵几千年,一代又一代的圣贤哲人一次一次地冲决现实的罗网,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为别人也为自己寻求一条生命的平衡木,建筑起一个理想的生存空间,为人类构设理想的处世模式。殚精  相似文献   

10.
屯田制是中国传统社会用军事管理方式将劳动者束缚于国有土地上的一项特殊的土地制度。曹魏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实行了这项特殊的制度,其军事编制的组织形式,自成体系的管理体制体现了效率与效益的有机结合;国民两便的分配机制和屯田所带动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创新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中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思想政治课教学开展创新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开放的意识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一、创新教育实施的前提在教师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中,施教者的思维观念、思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天和命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孔子天命观的二重性,指出了孔子天命观阶级局限性及其积极意义。孔子天命观虽然保留了旧的神秘的“天命”思想形式,但他的实质内容是强调“天命”的客观必然性意义,以及社会和人的行为规范的伦理意义,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多种教学媒体的发展与普遍应用,学习资源已由单一的图书扩展到多种多样的现代媒体。学习资源中心也在教与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学习资源中心的组成学习资源中心通常由学习资源来源、储存、管理、利用、开发等要素组成(如图1所示)。1.学习资源的来源与储存因特网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信息来源。人们通过搜索引擎可以快速地查找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另外,学校要掌握最新信息,及时购进符合教学需要的音像资料,还要积极鼓励教师与学生自制各种符合教学需要的音像资料。学习资源是在不断的储存和积累中丰富起来的,学校要建立图书…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北伐略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伐曹魏是蜀国对外的战略总目标,也是诸葛亮苦心孤诣希冀的宏大政治抱负.对此,史家虽时有涉笔,然而却多持贬论.笔者对论者一些提法,难以苟同,现作略析,祈望识家教正. 一、与北伐相联系的战略决策——《隆中对》列宁说过,“战争就是通过暴力继续执行  相似文献   

15.
尼采早期认为艺术具有至高无上之价值;中期彻底否定了前期艺术价值观,认为艺术有害清醒的、自立自主的人生,提出科学将取代艺术;而后期重新肯定艺术具有至高无上之价值.尼采艺术价值观的变迁与他对理想人生、真理、文化、人类未来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尼采的历史观是和生命哲学紧密相联的。他在“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下 ,对以往的欧洲文明开展了猛烈的批判 ,从而开创了西方历史哲学的非理性主义先河。然而尼采在批判传统文明的同时 ,却没能为未来人类的进步指明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尼采认为形而上学设定了一个彼岸世界对此岸世界进行诽谤,因而形而上学的历史就是悲观主义的发展史。基于一种力的感性学尼采认为自己是唯一的快乐主义者,快乐的前提是要对于生命有一种悲剧意识:英雄人物的毁灭给我们带来灵魂的狂喜。悲剧肯定了一种“美学形而上学”,这也是理解“同一者的永恒轮回”的关健。  相似文献   

18.
尼采作为后现代身体反叛的开端,他把身体从沉重的灵魂中解放出来。承接尼采的思想,福柯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尼采的身体观。尼采使用谱系学方法主要分析了道德的起源问题,福柯运用此方法,以身体为参照,重新梳理了有关人的历史;尼采把权力界定为身体的内部支配力,而福柯则忽视了这种源自身体本身的能量,更多关注外部权力对身体的影响;与福柯一系列"反常"的身体体验不同,尼采的身体则缺乏实际行动,更多"形而上学"意味。  相似文献   

19.
唐君毅认为,人不能亦不当无家庭意识而存在;家庭之成立有其道德理性之基础,在于完成人之道德生活实现其道德自我;家庭亦当永恒存在;人当在家庭实践中自觉地"依理而行",不断超越自我以成就自我完美人格.唐君毅的家庭观可称之为"道德家庭观",对提升人之思想境界及促进家庭和谐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苏辙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同时也是颇有建树的史学家,其论史本于道德而又体察风势,注重谋略,具有浓厚的借古讽今色彩。本文主要考察苏辙史事评论文字,阐述他对史实评价的几个理论要点,从而探讨他论史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