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真理的本质属性这一问题上,“客观真理说”与“主观真理说”都存在着形而上学的缺陷,要克服这一弊端,就要从真理属性的多样性出发来认识真理的本质属性问题。真理的科学性才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具体的。对真理的具体属性作具体分析,应该成为讨论真理有无阶级性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 (一)真理论有两大问题:一是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的问题;二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唯物地又辩证地回答了这两大问题,指出凡真理都是客观的,相对的,又是绝对的。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这是一切真理共同的,普遍的和本质的属性。至于真理的阶级性问题,根本不是真理的普遍属性,而只是某些真理的特殊属性。因此,马、恩、列、斯和毛泽东同志都从来没有作出“真理有阶级性”或“真理无阶级性”的普遍性结论。坚持具体真理具体分析,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严格科学态度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真理进行符合实际的恰当分类,这一问题无论对于认识论的研究还是哲学课的教学都是至关重要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真理的分类问题,提出以下看法。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各种真理在形式上的差异。请看以下五组例子: (1)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数学也是真理。(2)“火星绕太阳公转”是真理;“地球在自转”也是真理。(3)“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真理;“地球年龄为46亿年”也是真理。  相似文献   

4.
真理是客观的 ,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这一提法带有明显的片面性 ,它歪曲了真理的本质 ,造成真理问题的模糊不清和诸多理论上的矛盾。真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其本性是主观符合客观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对真理的“质疑” ,把人们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语言的世界、文本的世界、符号的世界 ,而不再是那个完全独立于语言世界之外、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世界 ,这是不可取的。但这一“质疑”引起了对我国现行的哲学教材和认识论专著所普遍界定的真理定义即“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的思考。如何在“质疑”中完善真理的定义是本文所作的一个尝试 ,即将真理定义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 ,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本质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为“真理是有用的”这一命题是科学的,而“真理并非都是有用的”结论却难以成立。真理之所以是有用的,是因为它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这种“正确反映”决定了真理能够使人识破谬误,摆脱错误的束缚,排除不正确认识的干扰,指导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盲目蛮干,少走或者不走弯路,少碰或者不碰钉子。人们的活动,从总体上来说无非就是两件事: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这两件事的顺利进行无一能够离开真理性的认识。我们说“真理是有用的”,说到底就是指真理具有帮助人们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的功能,舍此,人们就无法完成这一“飞跃”。  相似文献   

7.
真理是什么?持辨证唯物主义论者虽众说纷纭,但归结起来基本上有二:(1)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如: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认为真理是人们的认识与客体相一致。如:“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意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内容”;真理是“概念、观念与客体的一致;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知识。”一般认为这两种定义是没有区别的,它规定的是同样的内容。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8.
自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理符合论”,其后各派逻辑真理论者在共同接受的“真理符合论”前提下,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认识论解释,这对推动真理论的发展,引发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理解真理、把握真理,起了积极作用。真理“不仅仅是单向的符合关系,而是双向的互适关系”,这就为创造性地改变世界的实践真理论,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对真理的“质疑”,把人们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语言的世界、文本的世界、符号的世界,而不再是那个完全独立于语言世界之外、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世界,这是不可取的。但这一“质疑”引起了对我国现行的哲学教材和认识论专著所普遍界定的真理定义即“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的思考。如何在“质疑”中完善真理的定义是本文所作的一个尝试,即将真理定义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本质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10.
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判断的理解,一直就存有分歧.可以认为,该判断从形式逻辑上讲就是实践、真理、标准、检验等四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真判断.在“检验真理”这一特定语境中,如果这一判断可以简化为“实践是(唯一)标准”,且“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标准是先在物”;那么,从逻辑上不难得出“实践是先在物”,这与“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的大前提相矛盾.可见,应该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手段”的内涵回归性理解.  相似文献   

11.
<正>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但是仍有一些人不断对这个观点提出异议。本文是针对某些异议而发,旨在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正确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有定论。马克思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  相似文献   

12.
在关于具体真理的讨论中,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只承认真理的具体性,不承认真理的抽象性,把否定抽象真理变成否定真理在任何意义上的抽象;另一是承认真理有抽象,但不承认“真理总是具体的”命题中已包含抽象,主张用“真理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来修正“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两种情况,实质上属于同一个观点:在真理观上把具体和抽象割裂开来,把具体加以孤立化、静止化、绝对化。本文仅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看法,求教于理论界诸同志。  相似文献   

13.
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这是一个涉及如何把握真理这个哲学范畴的科学含义的重要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探索真理,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并用真理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什么是真理呢?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真理的这一规定,是符合马列主义真理观的.真理是认识论的范畴,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选集》第二卷第121页).真理的本质属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  相似文献   

14.
真理是在实践--认识--实践的全过程中获得并得到检验的。本从真理“物化”为实践的结果这一角度,在考察实践结果的客观性、必然性和发展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真理的客观性和发展性,从而证明了真理的“物化”就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5.
关于真理范畴的归属问题,哲学界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主观范畴论”认为真理作为“正确”的意识,依然属于主观范畴;“客观范畴论”则认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本性也是客观的,所以真理属于客观范畴.上述观点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下述问题:第一,“主观范畴论”是在“本体论”范畴的意义上考察真理归属问题的,是在主观与客观绝对不相容的对立的思维中获得的结论,那么真理在哲学整体系统中究竟是属于本体论范畴,还是应该属于认识论范畴?第二,“客观范畴论”在考察真理范畴归属问题的时候,是以“真理的本性是客观性”这一命题作为理论前提的,那么,客观性真的是真理的本性吗?第三,“主观范畴论”和“客观范畴论”在考察真理范畴归属问题的过程中,都把真理当作一个“固定范畴”,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以对真理范畴的静态理解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那么真理究竟是一个抽象的固定范畴,还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对于这些问题,笔者的基本看法是:在哲学整体系统中,真理不属于本体论范畴,而属于认识论范畴,对于真理范畴自身性质的考察应在认识论中展开,而不应在本体论中进行;在认识论中考察,真理的本性不是客观性,而是主观与客观的符合性、一致性,真理的实现实质上是“主体和客体的一致”、“客观性和概念的同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真理真正地贴近人、切入人的“真的现实”,融入人的“真的生活”世界之中,这正是真理的生命,灵魂所在,也是真理观的“合理性”视界。  相似文献   

17.
关于真理有没有阶级性以及与此相连系的真理面前是否人人平等的问题,本来是一个应当自由开展讨论的学术问题。特别是关于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理论工作者的认识很不一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曾展开过多次讨论。但在林彪、“四人帮”控制舆论工具的一段时间内,这个问题却成了一个理论禁区。他们武断的说:一切真理都有阶级性,“始终是阶级的真理”;真理没有阶级性的看法是“谬论”、“反动观点”、“为复辟资本主义大造反革命舆论”。他们甚至把主张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同志看做是“马克思主义的敌人”。至于有谁主张在真理面前应当人人平等,更是犯了弥天大罪,马上帽子、棍子一齐飞来,什么“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九年第一期《教学与研究》发表了李秀林、郑杭生二同志合写的《真理不能有阶级性》的文章(下简称文章),深入批判了林彪,“四人帮”鼓吹的“阶级的真理”论,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又否认了社会科学真理的阶级性,并说谁主张真理有阶级性,谁就很难与上述谬论划清界限。其中道理,没有想通,略谈浅见,以供讨论。文章指出,在“四人帮”那里,“真理的阶级性等于阶级的真理”,它“只能意味着各阶级有各阶级的真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能再有别的解释。”应该说,这与真理有阶级性的观点是根本不同的,但文章似乎把两者完全混同起来,理由有二。第一,文章说真理本身有无阶级性与真  相似文献   

19.
科学研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活动之一,是人们探索和掌握真理的基本途径。法国学者菜辛说:“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我们有幸从事马列主义真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决不可满足干对马列主义真理的“占有”,要运用这个真理,在亲身参加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追求真理,为发展马列主义作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注意开展经常性的富有成果的科研活动。  相似文献   

20.
认识真理的方法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真理的方法论探讨彭庭选关键词认识论;真理;方法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人们是能够认识真理的,但又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把握真理。除了客观条件限制以外,关键在于人们自己的努力。这正如列宁所说:“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①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