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言语是日常话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幽默言语的理解也是言语行为理论应用的范畴之一。为了理解幽默交际中的语言,首先就关联理论中的主要论点对幽默言语的类型和幽默度进行分析,同时论证幽默言语的交际也是“明示-推理”过程。由于在理解幽默言语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认知语境假设,交际者的合理的语境假设对言语形成最佳关联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假设理论对幽默言语的解释力只有当交际者在“互明”的语境假设下,幽默言语才能发挥作用,取得成功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幽默本质上是一种言语交际,关联理论有助于这种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只有付出更大的努力,通过推理得出最佳关联,才能达到互明,完成交际。认知语境具有动态性、互明性、建构性的特点。当语言交际中出现了英语幽默言语时,内化的认知语境被激活,交际者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互明语境来建构、推理英语幽默言语的真实语义。  相似文献   

3.
幽默言语翻译的目的是传达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体现幽默效果。根据关联理论,英语幽默言语翻译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行为,英语幽默言语翻译是一种动态的阐释过程,译者的责任主要是努力寻求原幽默言语的认知语境与目的语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实现幽默言语翻译的目的。根据Gut t提出的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的策略,详细阐述了直接翻译的适用情况和补充法、转换法、功能翻译法、译出隐含法等间接翻译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幽默作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的一种形式,是悖谬与和谐的对立统一。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是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幽默产生于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要想理解英语幽默话语,需结合语境推理,为符合最佳关联的期待找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何丽荣 《海外英语》2013,(1):172-173,176
该文以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美国情景喜剧《威尔与格蕾丝》中言语幽默进行了认知语用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关联理论对言语幽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来看,幽默来自于话语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之间的差异,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以及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认知语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言语幽默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所以幽默研究具有很大实用价值。本文以关联理论这一角度研究幽默,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从语境效果,认知环境和明示-推理三个方面来探讨英语言语幽默。  相似文献   

7.
王帅  赵琳 《教育教学论坛》2013,(50):109-110
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本质上是交际双方进行明示与推理的过程,发话人明示认知语境,受话人推理认知语境。然而,在实际的幽默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人常常使用模糊语言故意隐含话语含义,而受话人则期待发话人明示话语含义,于是明示与隐含形成对比反差,反差越大,幽默效果越强。  相似文献   

8.
以英语幽默言语为例,从幽默发出者和听众两个角度分析幽默言语产生和理解的认知语用理论基础。研究表明,关联理论是贯穿幽默言语交际过程、保证幽默言语效果的语用基石。认知模型和概念合成理论则分别为幽默言语的产生和理解提供了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9.
言语幽默现象涉及哲学、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文章从关联理论中认知语境的概念出发,阐释言语幽默的产生,并用娱乐节目中的语料佐以说明;运用关联理论的两条关联原则探讨幽默效果的最大化及关联理论对幽默现象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从关联理论看幽默话语的关联特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幽默言语,一直是语言研究的难点。在对幽默言语形式研究的传统和逻辑提出质疑后。从语用学关联理论、认知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等多维视角统观幽默话语.揭示幽默话语最大关联向最佳关联成长和转化的认知、交际与审美状态,提出幽默话语的关联不仅是信息交际的最佳关联,而且是具有超交际功能的审美趣味性的最佳关联这一特质,进而阐明最佳关联追求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联理论与幽默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在幽默的理解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对传统幽默的理解做了一个概括,然后以关联理论为出发点和理论基础,对幽默理解过程进行了探讨,指出交际意图和认知语境在解读幽默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言语幽默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交际方式。言语幽默的使用者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将幽默内涵包孕在其话语中传递给听者并期望对方获得。然而由于交际双方所拥有的认知语用背景各不相同,说话者的目的并不一定能达到,幽默交际经常会出现失败。应用C-R-A模式(合作·关联·顺应模式)分析幽默交际失败的优势在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阐释了幽默的失败,可以发现交际对象的合作意愿和认知语境和对信息的处理模式都会影响幽默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借助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对幽默话语进行分析。幽默话语形式的共同特征主要涉及到语境及言语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最佳关联以及语用因素。  相似文献   

14.
意图幽默是交际者有意发出的作为言语行为使用的幽默。关联理论作为阐释人类交际与认知的理论,把交际看成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它对意图幽默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用关联理论对意图幽默进行分类解释。  相似文献   

15.
关联理论对幽默话语的研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幽默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因此幽默研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在关联理论框架下。通过语境效果,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意义反差,结合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对英语幽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是一种语用学学说,主要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交际行为。关联理论中认为,语境的假设和认知的环境是听者进行推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际是听者根据语境效应和努力进行加工获得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翻译被视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目的是让读者理解其含义。从这点来说,关联理论适用于翻译的研究,特别是对幽默翻译。因为幽默所产生的效果通常包含含蓄以及文化信息,而向目标语读者传达语境以使其理解十分必要。该文初步探讨了关联理论与幽默翻译之间的联系,随后用其来解释幽默翻译,同时论证了关联理论在幽默翻译中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幽默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调剂情绪,使交际达到更好的效果。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研究者应用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语言学界对幽默现象的兴趣日渐浓厚。将关联理论和幽默结合起来,通过列举相关例子,用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和要旨从话语的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明示一推理交际和认知语境三个方面对校园幽默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8.
明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明喻的使用过程是言语交流者顺应语境和追求最佳关联的过程,而言语交际者的语境假设和对话语的选择对明喻的使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运用关联—顺应理论对言语交际中明喻使用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明喻理解和运用的认知方法,能够更好地进行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应用关联理论的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原则,结合语境、言语动机、认知环境等因素探讨语言意义与言语意义、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以及语境假设与新信息之间的动态关系;同时通过分析话语的认知过程,认为言语意义、交际意图和言外之意密不可分,语境假设与新信息的关系至关重要,话语认知的基础是共同认知环境和共享信息,明示推理过程是话语认知的必经之路,寻求唯一最佳关联是理解话语意义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20.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言语幽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幽默可以化窘解难,增谊添情,在各种文化和语言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关联理论中的两大原则——最大关联原则(认知原则)和最佳关联原则(交际原则),揭示了言语幽默的实质:从最大关联到最佳关联的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