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沿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也试图讨论它的未来走向。1919-1948年是国关理论初创与理想主义主导时期,源于对一战的深刻反思,理想主义谋求实现一个想象中的和平世界。从二战到1979年是现实主义的主导时期,以二战和冷战为背景,摩根索建立起现实主义理论框架,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贡献。1979-1992年是自由主义复兴时期,新自由制度主义成为理论化程度最高的自由主义流派,与新现实主义比肩而立。1992年至今,强调观念和认同的建构主义兴起,逐渐与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形成三足鼎立。今后,国关理论将更多地表现出进化思维、权利政治和多元理论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总被引:194,自引:0,他引:194  
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习理论体系。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许多观点和主张具有合理性,对教育改革实践具有借鉴意义。但部分建构主义者的某些观点阐述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应该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批判地吸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3.
“建立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主张是积极的,是我国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特色,是它所表现出来的中国色彩、风格,是其带有的某种中华民族的征象或标志,包括基于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底蕴的语言风格、思维方式,也包括基于中华民族现实和长远利益的特殊视角、特殊认识和基本观点;虽然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相对落后,但中国确实有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特色”不能先于理论来刻意地创造,而应该在理论成熟的过程中自然形成;国际关系理论从属于国家意识形态,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相似文献   

4.
中国应该构建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这一理论应以中国文化为基础载体,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为补充。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设: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近20年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成果进行概述和评估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设首先应该解决一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关系理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逻辑的和利益的两种国际关系理论划分,认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工作者的任务是努力建设逻辑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孙学峰 《教学与研究》2007,58(11):55-60
2005年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和谐世界的理念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中国追求什么样理想的国际秩序?二是崛起的中国如何发挥作用将理想的国际秩序变为现实?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不但为中国未来的对外政策规划了战略方向,同时也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提出了不少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方向和与中国崛起紧密相关的研究问题.前者包括安全观念变化、国际安全制度/规范、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际安全关系、国家间互信合作等的研究;而后者则主要包括中国如何缓解崛起困境以及中国如何借助发展优势推动地区/全球的共同发展.要完成这些研究任务,从事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人员需要更加注重经验问题的研究,并且逐步加强与政策研究人员、政府决策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学术界在创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过程中,仍然没有就一些常识性问题达成共识.因此,应改善和提高学术过程中汉语的驾驭能力,剔除学术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在创建国际关系理论过程中树立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沈本秋 《天中学刊》2007,22(1):104-107
中国传统的“中和”思想和美国的由清教精神演变的“理想主义”与由实用主义演变的“现实主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交往。根据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这种外交行为的文化路径依赖现象会在国家参与国际体系和机制过程中通过跨文化对话得到改变,双方会通过更多的对共同利益的认同逐渐理解差异和超越分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近代国际关系产生必然性的论证、殖民地产生发展造成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尖锐性的分析以及资产阶级国家对外政策本质的揭示等方面,论证和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并指出了这一国际关系理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冲破了以"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综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渊源、发展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和基本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韩国都是东亚国家,双边关系互为两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目前的韩中关系存在某些不容乐观的新状况,正处在一个战略转折点上,是回到良性发展的轨道,还是继续摩擦与对立,这需要引入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对韩中关系在理论层次上进行抽象、概括、总结、分析,以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来展开研究,可以说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作为政治学的两门分支学科,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曾经紧密地相互交织在一起,经过学科史上的前两次争论,二者逐步分离并成为两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对主流理论提出了挑战,也正在打破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传统界限,并促成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再次结合.政治理论不仅是我们理解当代世界政治丰富的思想遗产,也为国家提供了适当的行为准则并为构建一种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教学:何去何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构主义是当代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以折衷的、温和的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是可能的,尽管其教学尝试还未引起教学理论的真正革命,但它对于批判和克服课堂教学中占统治地位的“传播主义”及其弊害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建基于坚实知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前程灿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具有与西方主流理论不同的逻辑体系和哲学内涵,在世界政治的主题、世界政治的发展动力、研究国际问题的基本范式及理论自身的哲学和历史本质方面,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理论既有相似和相近的一面,同时更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如何以更加开放和科学的态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并将其理论精义运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实践和国际关系的学术研究,是今天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国际问题的新判断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新的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2.中国赞成裁军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4.独立自主 ,不与任何大国结盟 ;5.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发展国家之间的关系 ;6.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与外国党的关系 ;7.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8.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是一个整体 ;9.对国际局势要冷静观察、沉着应付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成人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一系列新的主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于人类学习机制的理解,并正在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学改革的一种主导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成人教学改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成人教学改革中,教师理应正确地对待知识;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多元化评价。  相似文献   

17.
论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对国际关系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全球化产生着一种强大的需求,即要求在经济、政治和安全领域,建立更普遍、更合理的国际秩序,营造一个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国际环境。全球化的发展使大国的权益、权力、战略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导致国际秩序的重新构建,使当代国际关系出现复杂纷繁的局面:全球化使当前大国关系冲突与合作并存,既在全球公共问题领域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又在涉及各国核心国家利益问题上存在许多矛盾。这给未来世界秩序的构建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8.
李彬 《煤炭高等教育》2011,29(4):120-122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信息时代与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通过分析目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不足,试图借鉴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探索翻译教学模式的转变,以期达到改革翻译课的教学,增强实际教学效果,进而实现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是“后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渐增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受到愈来愈普遍的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这一学习理论的发生根源与逻辑起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于铁军 《教学与研究》2005,36(11):51-55
近年来,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如理论与现实脱节、理论创新缺失、方法论滞后、学术规范和学术批评薄弱等引起学界的积极关注与反思。作者指出,加强自身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是一条连接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理论创新的有效途径;应充分发挥我国重视历史的优良传统,努力促进理论与历史之间的对话;推动方法论的建设,既需要补充定量研究方法的知识,也需要提高定性研究的品质;同时,要重视学术体制和学术规范的建设,开展健康的学术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