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所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初步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学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普测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许多高校近年来尝试的一种做法,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从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中介三个维度探索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途径,同时探讨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具体措施,为高校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学生档案在管理方面的差异,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两条关于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解决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在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孙炜  李玉华 《教书育人》2009,(10):28-29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解决当前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在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晓滨 《文教资料》2006,(26):18-19
本文阐述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急迫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应当遵守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的不断扩展,大学生的心理也遭受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从而产生了许多的心理问题,并引发了一些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恶性事件,给大学生带来严重的伤害,也给社会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进行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与途径。本文探讨了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以及后期管理与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目标,注重心理健康档案评价和管理的正当性;关注学生主体的应然诉求,保护学生的尊严;促进心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增强责任意识。同时,要构建系统的管理机制,注重管理制度化,体现伦理关怀,彰显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比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现实紧迫性。了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基本状况及特点,客观全面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探讨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与对策,有助于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基于网络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对于大学生成长和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功能模块可利用Dreamweaver和Asp等来进行设计和建设,包括客户端界面设计、数据表建立、后台数据库设置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嘉应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306份有效问卷进行对照研究。结果:SCL—90各症状因子贫困生高于普通大学生,贫困大学生更多采用自责、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应对方式的自责因子有显著差异;应对方式与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显著相关。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差,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需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相似文献   

14.
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各种争需解决的问题,要适应牟要求,应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15.
高长富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122-123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毕业分配制度出现根本性变革,大学生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压力愈来愈大,各种心理疾病呈现大幅攀升趋势。针对这一现状,文章认为:解决问题的最理想途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法制化。惟有法制化,才能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经常化;只有"三化"的到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权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地保护,构建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所需的健康心理资源才有保障。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应付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高校2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以工具性应付方式为主;男生与女生在求助与自责这两个应付方式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2、p=0.01);农村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在求助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4);理科与文科、工科大学生在自责(p=0.03)、退避(p=0.03)因子上存在差异;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与心理异常的大学生在解决问题(p=0.00)、幻想(p=0.00)、自责(p=0.00)、退避(p=0.00)应付方式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应付方式之间有相关关系,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问卷(MHKQ)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0)对800名大学生施测,以分析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对“焦虑”和“忧郁”有负向预测作用,对“自我肯定”和“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有正向预测作用;专业在心理健康知识与“焦虑”、“忧郁”和“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关系间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事业对社会发展更显其重要作用。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档案工作应加强现代化管理,以促进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失调、环境不适、情绪冲突、消极对抗等几个方面。要保证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健康,就必须强化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心理素质教育,缩小管理者与非正式群体学生组织之间的心理距离,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注重心理卫生教育以促进心理相容,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心理生活空间的具体心理矛盾出发,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体的范围和质量为依托,围绕着大学生心理发展主题这一核心,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实施促进心理生活空间平衡的调节型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活动与心理机能相对接的操作知识和操作技能型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格发展和统整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