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情态动词“能”具有“以言行事”的施为功能,人际语用效果很强.但普通话中的“能”在粤语中却缺失.本文探讨言域的“能”的疑问式和否定式所表达的各类言语行为和语用施为功能在粤语中的相应替代形式,以主观客观、内力外力等语义构件和语境因素对普通话和粤语中对应的情态表达进行从言域角度的语用分析,提炼出粤语中常用的情态固定表达式,促进跨语言日常交流或跨文化商务沟通,达到情态表达“以言行事”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贾冬雪 《黑河学院学报》2023,(1):140-142+145
过去时形式作为俄语动词时间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言语交际中具有指示、传递主观情态意义、触发语用预设以及构成类施为句等语用功能。从语用学角度对交际情境中的俄语动词过去时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其功能特点,有利于揭示该语法形式的语用特征,促进俄语语法和语用的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3.
情态动词肯在情态中处于中心地位,其语义扩展机制为隐喻和换喻;空间合成理论可用于对肯的在线理解。肯与现实体了、静态持续体着、起始体起来、经历体过和继续体下去连用时一般只能用于否定、疑问和条件句中。与肯连用的情态动词主要是认识情态。肯有积极性特征,一般只能选择正向义动词作主动词;负向义的动词一般不出现在肯的肯定式里,但可以出现在肯的否定式、疑问式或条件句里。  相似文献   

4.
情态动词在商务合同中的广泛使用不仅增强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又确保了合同的有效性。正确运用情态动词有利于恰当地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促进交际的成功。因此,以“言语行为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探讨情态动词所能实现的各种言外行为,以明确情态动词在商务合同中的语义及语用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情态动词的使用不仅使话语变得更委婉、礼貌,而且能达到交际目的的成功实现。运用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情态动词的语用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可以加深对情态动词的理解和使用,提高语言使用的正确性,达到实际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6.
“管他的”表面上是肯定形式,实际上却作否定识解。它的位置分布灵活,语用上具有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体现在话轮组织、话题处理、凸显言者主观情态与交际互动方面。言者通过“管他的”施行否定言语行为,借助“否定”语力以消除受话人的某些顾虑或改变其某种想法、观点、状态等,从而实现交际意图。表达的是负面评价立场,具有加强言者否定语气,同时传递出言者不在乎、无所谓、不管等主观情态的作用。而言者使用“管他的”标示言者态度立场的同时,也在寻求对方的认同,具有劝说、劝慰功能,体现互动性。  相似文献   

7.
言语行为动词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具有人际意义,它们在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讨论主要从逻辑情态和人际功能中情态系统的角度两个方面进行。逻辑情态分为认识情态和道义情态。情态系统是人际功能的主要实现手段。韩礼德把情态分为情态化和意态化两个语义系统,其中认识情态与情态化系统相对应,道义情态与意态化系统相对应。  相似文献   

8.
姚云 《滨州学院学报》2014,30(4):111-116
认识情态作为情态的一种,表达说话人对命题可能性与必然性的看法或态度。在日常会话中,说话者会使用大量认识情态表达方式,但这些表达方式不仅仅表示说话者对于命题的态度,还蕴含丰富的语用功能。从会话分析的角度出发,基于对电视访谈对话的语料分析,着重探讨了汉语日常会话中认识情态的表达方式及其语用功能。研究发现:汉语会话中认识情态意义主要通过情态动词、情态副词、情态附加语、证据性情态表达语、语气助词、附加疑问句等体现出来。在日常会话中,认识情态实则是一种语用缓和策略,包含言语行为的言外之力。说话者使用不同的认识情态表达可以传递不同的意图,如期待得到对方的认同,降低自己断言的力度,表达显而易见的事实,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礼貌策略。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汉语认识情态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言语交谈者在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认识情态。  相似文献   

9.
认知情态是学术写作中的人际策略,它有助于作者表达疑问和体现读者意识。通过对自建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语料分析后发现,研究生在认知情态的使用上总体是低情态值的表达要多于高情态值和中情态值,但在具体的用词上倾向于使用认知实意动词和情态动词,而忽略情态系统中其它表达式的作用。认知情态在语料库中主要实现了对命题的高度肯定和评价、创造作者和读者的对话空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表示"允许"义的动词"准"的历时演变出发,分析了"准允许"从动词词性衍生出情态动词词性的语法化过程,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和"语用等级"理论对现代汉语中"准_(允许)"句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频率差异进行了解释,并进一步完善了"语用等级原则",提出语用等级和语义等级通过肯定、否定的句法手段实现了对称衔接。  相似文献   

11.
吴静  余琴秀 《海外英语》2012,(11):278-280
人际功能是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一。该文以韩礼德人际功能理论为框架,运用统计和分析,从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两个角度,在小句和词汇层面对6篇汉语化妆品说明书在实现人际意义时所表现出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汉语化妆品说明书在实现人际意义时运用的语气和情态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陈述语气提供信息,感叹、祈使语气求取购买,生产商更愿意使用低值情态词来吸引消费者。  相似文献   

12.
人际功能可以从语气、情态和基调三个方面去分析。本文主要从语气和情态两个方面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关于全球健康的讲话进行分析,用意是从功能角度探究其讲话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中与句法相关的语用研究,主要关注句法结构表现出来的语用意义,以及语言符号与语言环境的关涉。基于此,从三个方面探讨句法与语用相合的课堂教学,即语用意识在句型教学中的培养、语用分析在句型教学中的应用、语用实践对句型教学的检验,从而构建起"句法—语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语篇补全测试,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探询型请求子策略的选择。结果发现:学习者在请求主体策略选择上呈现与英语母语者相同的序列;学习者在请求子策略选择上存在过多或不当使用某些情态词,某些话句类型使用单一的情况;角色指向性的选择上,以听话者为指向的比率较高。这些特点表明文化间既具有相通性也存在文化相异,需要在教学中积极开展明示语用教学,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人际元话语是用来表明作者态度、体现作者和读者之间互动关系的语言手段。社会语境、体裁、语用及社会文化特征能限制和影响文本中人际元话语手段的选择和使用。取近期中英文医药说明书各10份为语料对比研究样本,语料统计分析表明,相似的社会语境、体裁、语用交际策略使中英文本中人际元话语的使用呈现一定的共性:而各自社会文化、语用差异,则令其使用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情态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人际功能的一种体现方式,情态表达的是说话者对所述命题的信念与态度。情态系统在商务交际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韩礼德的情态概念出发,结合商务英语的特点,分析了商务英语中的情态表达方式以及情态隐喻,最后探讨了商务英语情态表达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7.
《乔布斯情书》是2011年3月,乔布斯在结婚20周年时写给妻子的一封书信,并被编入《史蒂夫.乔布斯传》。该书发行以来,不同文体的译文也随之出现。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乔布斯情书》进行分析,通过对原文语气和情态这两大系统的解读,探讨其人际意义的特点,由此去评判网络译文的合适性。同时也再次验证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英、汉形容词结构在语义和语法层面上具有向动词引申的动态化潜势。从功能语法角度来说,英、汉形容词结构这种动态化特征具有实现"及物性过程"的潜势,并可以进一步实现丰富的人际意义和认知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双宾动词与双宾语位置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双宾动词与其所带的双宾语的位置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我们通过对古文献《左传》、《战国策》、《史记》以及源于其他出处的语料的考查,认为这个观点基本上能成立。其原因主要有动词自身的意义、深层的语义结构关系、时间顺序原则、词性或语用因素的制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汉、英两种语言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从而产生了一些语用差异。本文通过语用对比,论述了汉、英两种语言在社交应酬、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三大方面的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