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陶世君 《垂钓》2006,6(3):37-40
2005年的第一场钓鲫比赛,在沈阳的葵旺生态园举行,作为《垂钓》杂志的记者兼编辑,不去采访这样的比赛显然是不行的,可是对一个热爱钓鱼的人,让他坐在水边看别人一条一条地往上拽鱼,而自己却不能动手——太折磨人了!于是,为了满足自己钓鱼的欲望,也为了采访比赛、结识高手的需要,我毅然在比赛前半个月决定:报名比赛,反正我也不用掏报名费用,赛前练竿也不收费(暗自窃喜啊)。惟一遗憾的是,假如万一我“不幸”取上了名次,没有奖品和奖金发给我,因为我是属于友情参赛,  相似文献   

2.
<正>攀爬是人类作为灵长类生物的一项基本能力,而现代杂技爬杆节目则是将这项人类本能以绝技的形式进行了艺术化演绎。虽不同于传统杂技《顶竿》《扛竿》等竿技类节目,却吸纳了这些节目的杂技技巧和演绎精华,同时借鉴了体育、武术等诸多门类之长。历经数代杂技人的传承与发展,爬杆不但在现代杂技表演中站稳了脚跟,并成为常演不衰的经典节目。  相似文献   

3.
2005年11月,河南省第六届杂技大赛在濮阳市举行,我与同事们共同执教的《跳板蹬人》节目代表濮阳杂技艺术学校参加了比赛,获得了金奖第三名的好成绩。七年过去了,这期间我又执教了一些其他的节目,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但都没有《跳板蹬人》留给我的印象深刻。因为《跳板蹬人》给予我更多的启示。近些年来,网络上,媒体上出现了“跨界”、“混搭”等等新词,恰与节目对我的启示吻合,不妨写下来,就教各位专家。  相似文献   

4.
李军 《垂钓》2005,5(12):38-41
今年连续参加了几次大型比赛,但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就连这次在家门口比赛自己也没有信心了。好友梁义在龙王恨钓鱼网站上看到这次的参赛钓手名单后对我说:“这次比赛你肯定能进前60名!”我知道他在鼓励我。为了打好四号池的比赛.我决定购买一支4.5米的超硬竿。虽然平时在四号池练竿用4.5米的3H罗非钓得比较好.可参加这次比赛的人很多.我估计速度不可能像平时那样快.45米的超硬鲤竿应足以对付这种鱼情.  相似文献   

5.
1985年夏秋季节,宣武区钓协在密云水库潮河坝东边的一个大湾子举行钓鱼比赛。比赛分为手竿和海竿两个项目。由于单位向钓协报名时一时疏忽,错将我的手竿项目报成了海竿。既然报错了,只好将错就错。我这个平时极少使用海竿的二  相似文献   

6.
王成 《钓鱼》2003,(14)
拜读《钓鱼》杂志第11期“从竞赛的误区中走出来”一文后,对作者提出的“误区”谈谈自己的观点。作者所述的钓鱼比赛保证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竞争是对的,但后面所提到的对公平、公正的条件质疑,让人不解:如果钓鱼比赛中不加以竿长、线长的限制,而是由钓手自行改变竿长、线长甚至打窝的方法。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你用6.3米竿,我用8米竿、9米竿。武汉的东湖钓鲫鱼甚至用到了20多米的竿,打窝就更别说了,你提一桶、我扛一麻袋;如果这样,还有什么公平、公正可言,比谁的竿长,比谁的饵料打的多,实在无法将这种场面同比赛联系起来,仿佛是在鱼塘…  相似文献   

7.
乔红  王斌 《乒乓世界》2006,(12):82-83
我带彭陆洋已经四年了,刚开始她分到我这个组的时候,我主要带王楠,几乎所有的训练计划都围绕王楠进行的.彭陆洋只是跟着大家一起练,我并没有特别地抓她.当时我对她也没有太在意.在这种环境下.她练习了一年多的时间。今年在无锡的比赛她获得了单打冠军,这次的比赛她发挥了自身的技术水平,更让她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8.
1996年,我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当时我和田亮参加十米跳台比赛,结果俄罗斯选手萨乌丁获得冠军,我是第三名,田亮第四。回忆那次比赛,我觉得从实力上说我已经具备了夺金牌的水平,因为我在1995年和1996年世界杯跳水系列赛中同萨乌丁的比赛中互有胜负,可是从心理上、气质上来说,我还不具备夺冠的条件,我还缺乏那种睥睨天下的王者气度,比赛中信心还不足。 亚特兰大奥运会后,我被查出视网膜有穿孔,动了手术,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医生建议我改行,不要再练跳水了,即使我坚持要练,运动量也不能过大,否则会引发后…  相似文献   

9.
1995年12月初,聊城市杂技团接到文化部、山东省文化厅的正式通知,《梅花桩飞叉》节目被选定为参加第20届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比赛。节目小组由编导兼助演的我和演员郎延彬、武核新三人组成。参加本届比赛的还有重庆市杂技团的《顶技》,沈阳市杂技团的《腾空飞杠》。参赛节目共分两台,每台演出两场,1996年2月1日晚首场比赛演出,2月4日晚9时宣布比赛结果。这期间还安排领队会、记者招待会等。《梅花桩飞叉》安排在第二台演出,1月31上午,是赛前唯一一次带灯光试台排练时间,我们准时到达马戏大篷做好一切准备。第一个节目是瑞士克尼马戏团的驯马,紧接着出场的是七头大象与人共嬉。驯兽节目还有意大利卡赛泰里家族的驯马、美国的驯象。国外驯兽节目整体给人的印象,气势磅礴,技艺俱佳,荡胸涤意,令人震撼和感动。  相似文献   

10.
习武德在先     
我都80岁的人了,也小有成就,但令人终身难忘的是我国老武术家、前辈们对我的教诲和指导,现记述如下。(一)1957年,我参加全国武术比赛时,比赛的地点在北京的北海体育场,露天比赛。比赛场地铺着两块地毯。我当时是练"功力门"的燕子穿林双剑。刘玉华老师是温敬铭老师的夫人,她练双刀,我们都分在双器械组。温老师是双器械组的裁判长。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钓鱼》的编辑来信告诉我,自从《钓友李一竿的神秘配方》在第六期杂志上发表后,有很多钓友打电话询问苏子、麻籽为何物。由于当时没有考虑到南北方的地区差异,所以对苏子、麻籽没有很详细的说明,在这里我表示十分的歉意。  相似文献   

12.
夏娃 《乒乓世界》2000,(11):25-25
大维2000年世界杯男子单打比赛之前,《北京晨报》记者王旭浩曾以《“大球”让“大腕”出丑》为题发表预测,认为首次使用大球的世界杯赛很可能打乱了套。  相似文献   

13.
李军 《钓鱼》2011,(15):10-11
2010年10月31日,"禧马诺"杯钓鱼比赛在武汉市渔人码头钓鱼基地举行。渔人码头是武汉钓友和天元钓手练竿的地方,为了做好赛前准备,30日我就提前去了解鱼情。到达后,我发现很多人在2、4号池调漂和试塘。  相似文献   

14.
于湃 《网球》2013,(7):75-75
2010年的六一儿童节,《网球》杂志特别策划了启蒙专题,其中就有女儿的启蒙案例。四岁上专业杂志对于女儿来说真的是人生头一次,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也非常值得纪念,毕竟妈妈抢上了个镜头,而我则成了署名作者。女儿当时不识字,她只知道《网球》杂志上有她三张大照片,同一期其他页面上有别人的照片,后来女儿逐渐知道,这些人是李娜、费德勒、小威、海宁、德约科维奇、郑洁、阿加西、纳达尔。从此,"我上过《网球》杂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女儿自我介绍的开场白,使用频率超过了我姓啥叫啥和我会打网球。这样的"传奇"经历在女儿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二次全国杂技比赛上,浙江曲艺杂技总团参加比赛的节目《飞跃五环》地圈,获得本次比赛优秀节目奖,王开成获得最佳教师奖。  相似文献   

16.
<正>我校科技艺术节之校园吉尼斯活动,本人担任飞镖比赛的裁判工作。比赛的前一天拿到检录表后,我就傻眼了,历来就四五十人报名的飞镖比赛成了本次比赛的热门项目,报名人数剧增至一百多,而给我们裁判的时间却有限。检录表是按照班级顺序排列根本没有分组,按常规比赛不知要比到何时?苦恼之时,我就随手拿起了桌上摆放的2014年第五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想看看上面还没有简化比赛程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皓月鲤斗草     
庞锋 《垂钓》2001,(4):24-24
2001年1月7日,多云转晴,我和几个钓友约好去柳州市郊北射击场附近的一个小鲫鱼较多的鱼塘练竿,顺便来个“内部比赛”。那水塘能有二三亩的水面,水深1.5米左右,人工挖掘而成,塘底地势平坦。据塘主讲,这里原来是养草鱼的,但年前下过网捞得差不多了,现在只剩下些小鲤鱼和野生鲫鱼,密度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8.
《钓鱼》2005,(13)
冉冀元,1966年出生,河北保定人。他从小喜欢钓鱼,现从事个体经营,虽然钓鱼的时间不是很多,但他对钓鱼一直都很执著。1999年,冉冀元开始正式接触竞技钓鱼,并于2002年开始参“加钓王杯”河北分站赛,由于当时没有竞技比赛的经验,并没有入围,但对于他来说,那次比赛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和一般职业钓鱼人不同的是,冉冀元没有充足的时间钓鱼,但是他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提高自己的钓技,并经常和钓鱼高手王永贵一起练竿。在王永贵的指导下,他的钓技一直不断提高,近两年来在全国大赛中的成绩也一直稳定,是一名技术全面的实力派钓手。从历年来参加的比赛获…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6月1日,由中国杂技家协会推荐,湖南杂技艺术剧院的《丝路芳华——柔术造型》和《荷韵——单手倒立》两个节目参加乌克兰第三届国际青少年马戏艺术节比赛,摘取"金栗子"奖。此次比赛由乌克兰国家文化部主办、乌克兰国家马戏剧院承办,邀请了中国、意大利、瑞士、拉脱维亚、以色列等12个国家的51个节目参赛。比赛分为四个年龄  相似文献   

20.
去年,第十四届全国钓鱼比赛在宁波胜利收竿。钓友们在赛中赛后谈论最多的是手竿赛中的“拉构上饵”和抛竿赛上的“炸弹型饵”。笔者大赛撷英,充一回“事后诸葛”,也来侃侃钓饵。“拉钩上饵”是出新众所周知,手竿竞技快为先。其中,上饵速度最关键。因此,多少钓手为练搓饵上钩而刻苦钻研,有的人甚至到了“走火人魔”的地步,据说连上厕所时都坐在马桶上练搓饵上钩。然而,在本届比赛上,一种新的上饵法──“拉钩上饵”(钓友们谑称“拉”)把上饵速度提高到极限,把上饵动作发挥得淋漓尽致,“拉”得不少垂钓高手心惊胆颤。于是,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