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萍 《考试周刊》2012,(42):194-194
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它需要教师有长久的耐性、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言语,还要有一颗爱孩子、包容孩子的心。在日常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喜欢玩游戏的天性,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在幼儿园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工作。孩子在这个时期中若能得到学校教师与家长的认可,独立做好一些事情,孩子便能在今后的成长中形成良好的人格,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自信与自主的性格特点。因而在这个时期的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中,教师与家长应注重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让他们独立做一些事情,锻炼孩子良好的品格。本文将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些家长看重幼儿的知识学习却忽视生活习惯的培养;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时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传统的家园合作模式降低家园合作效力。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要构建家园协作框架,在平等互助的家园协作中,提升家园共育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质量,切实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4.
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教师的天职,而且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变化,并注重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与尝试:一是用教师的爱心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二是用教师的言行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三是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日常习惯。  相似文献   

5.
黄梅珠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3):105+104-105,104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建立幼儿自信心、成功感、独立性、意志力的有效前提,是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2~5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教师和家长,如果能在这个关键阶段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培养,就会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孩子的"终身大事",作为教师要采用正确的评价手段,作为家长应尽可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家庭气氛,承认应善于发现每一个幼儿的闪光点,抓住有利时机,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7.
幼儿的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养成的,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幼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往往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幼儿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教师和家长都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加以适当的引导,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模仿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通过模仿来吸收的许多新鲜知识往往记忆会更加深刻。因此,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模仿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利用"模仿"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幼儿的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养成的,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幼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往往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幼儿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教师和家长都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加以适当的引导,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模仿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通过模仿来吸收的许多新鲜知识往往记忆会更加深刻。因此,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模仿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利用"模仿"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幼儿时期是培养人的个性的关键期,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幼儿良好品质的培养,本文从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培养孩子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行为和德育教育要渗透在平日的教学环境中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应该带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家长要切忌过分容忍和溺爱孩子,防止幼儿形成娇惯型的个性;家长不要过于严管和干涉孩子,以免其形成的支配型的个性;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分的拒绝和放任,以免孩子形成的忽视型的个性;家长要切忌命令和威吓孩子,以免养成孩子专制型的个性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穿衣、吃饭、喝水……这些在成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内容 ,却构成了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点点滴滴 ,莫不需要教师、家长倾注温情 ,付出心血。因为 ,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孩子来说会终生受益现代生活实践证明 ,一个不会生活的人 ,也就不会学习、不会工作。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需要从幼儿时期就S进行培养。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是需要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个家长必须掌握的。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的密切配合 ,本文拟结合实际就幼儿在幼儿园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容和养成谈一点个人意见。一、幼儿良好…  相似文献   

12.
周艳 《今日教育》2009,(7):10-10
幼儿园里大都是独生子女,个个是家中的“小太阳”,家长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助长了幼儿“以我为中心”、“唯我第一”的意识。家长往往关注的是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而对规则意识的培养有所忽略。规则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常规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培养幼儿生活的独立性;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章莹 《考试周刊》2014,(8):189-189
2~4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家长应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家庭、社会有深远意义。培养小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十分重要,应通过游戏,激发兴趣;通过示范练习,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因材施教,提高技能。  相似文献   

14.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建立在幼儿家长、幼儿园保教工作者对其生活自理能力的科学认识和正确教育教学的基础之上的。拥有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前提。已有研究成果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价值意义及其理论认知、主要影响因素、培养途径等方面取得了指导性的成果;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集中在饮食、睡眠习惯、个人卫生等三个领域;幼儿的告状、攻击、哭泣、同伴冲突等行为是在其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教养实践中应区分家庭和幼儿园的不同地位和功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正>"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行为习惯应从幼儿抓起。如何培养幼儿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一、注重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需要从一滴一滴做起。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基础的基础。入园、离园、盥洗、饮水、吃饭都包含自理能力的培养。起居定时,不挑食,不剩饭,不浪费物品;不抢食,一起动筷,共同分享,文明用餐。这些方面的培养,老师、家长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要教育好孩子,大人首先要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6.
笔者针对幼儿班里的“老大”行为从多方角度加以分析,认为:从家长的角度,家长的溺爱导致孩子的骄横,因此要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要一味的满足和包办代替;从孩子看,“老大”行为意识浓、性格粗暴。可以为他们树立榜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从教师看,教师应结合幼儿特点创设环境,帮助幼儿改正缺点。  相似文献   

17.
幼儿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倍受上级教育部门、家长和幼儿园的关注。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要进行户外运动,所以户外安全问题引起了幼儿园领导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孩子在参加户外运动时,教师一定要把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幼儿尽情的沐浴在阳光下,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以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午睡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和下午的学习生活.然而,幼儿在园午睡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幼儿午睡习惯的培养,提高家长和教师对幼儿午睡重要性的认识,丰富和完善幼儿教师管理午睡的方法,合理调整幼儿园午睡时间,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午睡环境,促进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养成,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幼儿,有两大特点:一是智力发展好,知识面广;二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即生活习惯不好.目前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过于注重对幼儿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能力差,我们应抓住幼儿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0.
“泛灵心理”是幼儿期的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现象,利用这种现象,对幼儿教育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长、教师懂得并充分利用幼儿这一审美特点,便可以解决孩子偏食难题,进行爱心、环保、合作等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启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