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舆论监督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手段。过去一提到舆论监督报道,人们往往把它等同于“批评性报道”,或者是“负面报道”,“抓人痛处、揭人短处、群追猛打”也往往是舆论监督报道的习惯性做法。初做这类报道时虽慷慨激昂,但日子久了难免生出疑惑,难道这世界就如此灰暗吗?舆论监督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引以为鉴,解决问题,一味使“蛮力”或感情用事,显然有悖初衷。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应该进行建设性舆论监督,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引导力,更好地促进矛盾的解决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热点问题是一个时期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做好热点引导工作,对于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工作.发挥好舆论监督功能是主流媒体责任的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是中央对新型主流媒体新闻舆论的顶层设计。其内部逻辑,来源于主流媒体服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早日实现中国梦以及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的实际需要。主流媒体、新闻舆论、“四力”这几个概念既独立运行又互相连结,共同构成一个由顶层设计统率的概念体系。新形势下提升新型主流媒体新闻舆论“四力”,需要推行“文化综合创新”,并借鉴全球的创新理论成果,做到“理论创新为要”和“思维创新为先”。  相似文献   

4.
主流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导力量。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受到挑战。政府要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运用媒体舆论监督、引导社会舆论方向,有效应对社会各类矛盾和问题,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曾祥敏  李佳佳 《传媒》2023,(24):15-17
<正>顺应融合势态,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党对新闻舆论工作总体传播效果的要求,也是主流媒体守正创新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再次凸显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的重要性,也对在全媒体时代如何提升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提出新要求。在当前舆论生态中,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面临着“自媒体”舆论生态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正搞好舆论监督报道是传统主流媒体的职责之一,也是其提升舆论引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下,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应继续增强,以确保传统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主导地位。笔者认为,电视媒体要从实际出发加大舆论监督报道力度,将"注重用镜头揭示存在问题、坚守客观公正的媒体立场、追求积极正面的社会效果"作为落脚点,力争通过报道来取得解决问题的实效。一、注重用镜头反映存在问题2014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7.
卞平 《新闻通讯》2013,(8):47-48
近年来,包括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博客、网络电视、网上即时通讯、虚拟社区、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等新媒体的硬件、软件以及媒体经营模式快速发展,营造了一种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包括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事件、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2012年的“微笑表叔”事件以及2013年的“雾霭”等一系列社会重大舆论事件都是首先通过新媒体的形式披露并迅速形成广泛的舆论声势。相比之下,长期以来在舆论监督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机关报刊、电台和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却在这些重大社会事件中明显缺位,从舆论监督的引领者变为新媒体的跟随者,舆论监督的主导地位受到强势挑战。新媒体时代下,面对复杂的舆论监督形势,作为最具公信力的和以引导受众意志为目标的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格局,网络舆论更是呈现出复杂态势,主流话语体系不断面临新挑战。“学习强国”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之举,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以提供主流话语优质场域、转变话语体系、建立与受众的互联互通等做法,有效提升了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引领力和感染力。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舆论阵地,应加快融合步伐,借鉴“学习强国”等平台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舆论领袖的“压舱石”作用,有效提升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是国家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当下新媒体技术发达的媒体背景下,应该改变传播态度和思路,不应一味欺、瞒、压,而应科学应对新闻事件、释放舆论压力、破除谣言传播,提升主流媒体的社会引导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建设性舆论监督,提升主流媒体社会引导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兴起,媒体生态发生深刻变革,舆论格局也迎来了重大变化。在融媒时代,如何不断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温州晚报》以创新社会活动为抓手,通过整合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资源,以全媒体手段,把报道做成活动,以活动延展新闻,实现了从“信息发布”到“资源发动”的转变,努力把“平面报”办成“平台报”。  相似文献   

11.
“主流媒体要想发挥主流影响力,必须牢牢掌握住第一解释权。”党报作为曾掌握第一解释权的古老的主流媒体之一,现如今还有无可能继续掌握“第一解释权”?面对来自其他媒体的冲击,面对媒体追求娱乐化的倾向,党报如何提高引导力?党报如何掌握住“第一解释权”?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嬗变及舆论引导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梳理,发现当前学者们对于新型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分析较为匮乏。通过对“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的舆论引导力分析,总结了“浙江宣传”在选题策划、内容特点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的亮点,为新型主流媒体进行舆论引导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战略决策部署,是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紧迫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和传播载体,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贵州广播电视台把“走转改”作为全台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抓手和常态工作,化“改文风”为内在自觉意识,把“改文风”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这为地市级党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西赣南日报社加强视音频中心建设,持续打响“赣视频”品牌。报社原创融媒体作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增强,在精耕宣传主业、打造舆论阵地上亮点频出,为把赣州市融媒体中心建设成为全省市级媒体融合标杆贡献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16.
推进开放式内容生产、包容式渠道建设,着力实现“媒体—用户”有效连接,是深化开展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方向,也是进一步优化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创新推进新闻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必经之路。时代背景与行业发展要求主流媒体坚定“媒体—用户”的连接式运营思维,始终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积极构建和适应媒体融合发展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这是党中央对媒体融合发展的使命要求,明确了主流媒体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时代任务。福建闽西日报社,作为一家诞生在革命老区的主流媒体,时刻牢记殷切嘱托,坚持“党报姓党”基因,坚持“开门办媒体”意识,以守正创新的姿态,着力打造党委政府满意、媒体满意、受访单位满意、群众满意(以下简称“四满意”)的宣传格局,探索更有效率、更有效果、更有效益的全媒体传播路径,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2006年,襄樊日报积极发挥主流媒体功能,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正面宣传,一手抓舆论监督),“抓两头”(一头抓中心工作的宣传,一头抓民生新闻报道),增强内容影响力,收到了良好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地方主流媒体的基本职能之一。近年来,余姚日报在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方面,进一步找准了舆论监督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王珏  王芙蓉 《新闻传播》2009,(10):116-116
新闻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舆论监督控制力的加强,有利于优化舆论监督效果,增强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地位.对引导新兴媒体舆论监督方向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主流媒体要加强舆论监督控制力的原因、途径等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