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前,厌童似乎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现象,与之相关的讨论显现出部分大众对儿童的一种微妙与复杂的态度。一方面,厌童症的“症”字体现出一种负面倾向,表明厌童情绪不应该被肯定。有研究证实,对儿童的恐惧是一种症状,会影响个体对儿童的态度以及生育的选择[1]。另一方面,在最近的网络讨论中,厌童又显得理直气壮—“熊孩子”在公共场合的吵闹行为导致他人做出极端行为的事件屡屡成为热搜,有人把矛头指向孩子,  相似文献   

2.
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作为一位剧作家毋庸置疑是伟大的,但他却患有严重的“厌女症”,这从他剧作中塑造的一系列扭曲的女性人物形象中可以得到佐证。奥尼尔的“厌女症”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环境的产物。不幸的家庭生活经历、西方男权中心文化传统以及西方文学实践中的“厌女现象”是导致他患上“厌女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冯梦龙在《古今笑史》中讲述了这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吴蠢子已经30岁了,还要靠父亲养活,而他的父亲已经50岁了。一个算命先生推测出吴蠢子的父亲能活到80岁,而吴蠢子能活到62岁。吴蠢子一听,号啕大哭。算命先生不解其意,问“:你哭什么?你不是还能比你父亲多活两年吗?”吴蠢子说“:我是哭我那两年靠谁养活呢。”这仅仅是一个久远的故事,而现在四川省成都市却真的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成都市有一个30多岁的男子,从不出去工作,赖在父母身边吃喝。父母要赶他出门,他却“状告”父母。吴蠢子能考虑到30年以后靠谁养活,可见其还不算真蠢;30多岁…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学生要考试,考试前要停课复习,似为“天经地义”之事。但学生“怕考试、厌复习”,又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既“怕”为何又“厌”呢?寻其原因有三:一是复习课课型、教法单一;二是复习课教与学的信息传递渠道与形式单一,往往为一方灌、一方背的单一流程;三是学生所处的地位单一。考试,学生是被考对象;复习,他们又被拖着鼻子,疲于应付。复习内容已不新鲜,学生又不能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对之生“厌”,不正是常情吗?  相似文献   

5.
近日读一健康,其中一提到“海湾综合征”一词,不由心生狐疑,人患疾病该用“症”才对,怎么会满篇都是这个“征”字?可是此一向比较严谨,不大可能犯如此明显的错误,那么,到底是“征”还是“症”呢?  相似文献   

6.
有这么一则笑话:一家三口,父母和女儿.一天,女儿从外面玩了回来,问母亲:“外面吹鼓打喇叭干什么?”母亲说:“那是别人讨女嫁媳妇.”父亲听了之后说她们母女:“蠢女养蠢娘.”句中“讨”  相似文献   

7.
在“三讲”教育中,“讲学习”是前提、是基础,只有搞好学习,特别是学好邓小平理论,才不会在大是大非前迷失方向,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要搞好“讲学习”必须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必须重视学习,二是必须善于学习,三是必须有一个好的学风。  相似文献   

8.
王小卫 《河北教育》2006,(11):16-17
语言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说话是人在成为他自己的过程中的自然需求,如同饿了需要吃饭,困了需要睡眠—群。作文从本质上讲就是“说”出“话”来,应该有其必然需求。但是,现在有许多学生突然“不想说话”,似乎群体性地得了“厌语症”,面对作文睁大眼睛茫然地问道:为什么要写作文?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而问题在于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解答,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厌语症”。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乐器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实行了“工号质量责任制度”。从领导干部到每个工人,人人都有一个工号。各人生产出的产品,都要打上自己的工号;连来厂学工的学生,也要盖上所在工序师傅的工号。有人担心这样做,会不会犯修正主义“管、卡、压”的错误?乐器厂的实践说明,这种顾虑是完全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作文难”是多少年来小学生的通病。究其病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不会表述;②缺乏材料;③不会安排材料;④不会突出中心。这都是怎样造成的呢?“不会表述”的原因有两个:①起步晚。有许多教师在一、二年级只重视字词教学,忽视作文教学,到了三年级突然出现作文,学生不能适应。因此教  相似文献   

11.
明明是饿了,奶水就放在嘴边,却视而不见!宝宝厌奶了?曾经是宝宝的最爱,现在却遭到了小家伙的排斥,每到吃奶的时候,都像打仗一样,小家伙奋力挣扎,就算饿着,也绝不吃奶,难道是厌奶期到了?答案:YES厌奶是婴儿成长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生理现象,大多数发生在6个月左右,有的甚至在4个月就“初露端倪”了。不要为  相似文献   

12.
魏伦 《师道》2004,(2):16-16
有这样一件事情:一次,一个学生考试没有考好,拖了全班的平均成绩,老师就拿着试卷骂他,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你怎么这么蠢?亏你每天还吃饭.这饭就是给狗吃它也会对我摇尾巴,你会做什么?”这个同学听了很伤心,心想,怎么可以把我与狗相比?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教小学五年级语文《寓言二则》中的《学奕》时,思想上震动很大,感触颇深。串讲课文以后,我赞扬了寓言故事中的第一个人,他“专心致志,唯奕秋之为听”;批评了第二个人:看样子在听奕秋讲,实际上却“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接着又引用这个故事批判了林彪一类骗子的“天才论”。……正讲得兴浓,忽然发现教室一角好几个学生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我有些恼了,手一指,挖苦地说:“你们几个同学不会是在议论有什么大雁、天鹅将要飞来而准备拿弓箭去射吧?”他们把头一偏,没吭声。于是我借题发挥,问大家:“我们能不能学寓言中的第二个人?”不能!”“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厌奶?解析婴儿厌奶现象最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吃奶,这些孩子各月龄的都有。为什么婴儿会存在厌奶现象呢?婴儿厌奶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碰到这种情况,妈妈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有人说:厌奶期普遍发生在婴儿4-6个月前后。随着生长发育,宝宝开始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好奇并喜欢探索,这时容易对"吃"分心,并且4个月之后一般都给孩子添加辅食,有的宝宝不能耐受从  相似文献   

15.
我一直怀疑,我的祖先会不会天生是个蠢人。要不然到今天为什么我们这一家人都糊糊涂涂的呢?不过“糊涂”家庭也不完全糊涂,至少有一个是“聪明”的,那人便是我喽!说糊涂,首先得从奶奶说起。在家中奶奶是最有权威的“总司令”,晚上看电视,要什么频道,看哪一个节目,全由她一个人掌管。奶奶于是得意起来,拿着小小的遥控器胡乱地摁:“桐乡台,中央台,哦!还是中央台的好。”奶奶说着晃悠悠地坐在沙发上。突然奶奶着了魔似的愣住了,眼睛紧紧地盯住电视机不放,看了一会儿,似乎还不甘心,又跑到电视机前左瞧瞧,右瞧瞧。我禁不住问:“奶奶,怎么啦?电视…  相似文献   

16.
如何医治孩子们的“作文头痛症”?这似乎是个语文教学问题。但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加上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也担任班主任,所以有必要从班主任工作角度加以探讨。无论什么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就说那些天真活泼的孩童吧,有的爱在流水沟里筑“堤坝”,修“水阐”,一点也不嫌脏;有的爱听“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离奇故事,永远不会满足;还有爱玩扑克,爱做游戏的,举不胜举。如果作文能有这样浓厚的兴趣,那又何愁“头痛”呢?  相似文献   

17.
大家一定听说过“披着羊皮的狼”,但是有没有见过“披着狮皮的驴”呢?俗话说“蠢驴、蠢驴”,看来故事中的这头驴还真够蠢的。  相似文献   

18.
喷饭短信园     
老师:现在请大家造一个句子,这个句子里必须有一个“糖”字。学生:“我在喝茶”。老师:“糖”在哪里?学生:“在茶里”。两个美食家互相吹嘘自己什么都尝过。一个说:“你尝过蜘蛛吗?”另一个说:“没有,是什么味道?”“苍蝇的味道!”两头牛在吃草。其中一头说:“最近流行疯牛病,我们不会被传染上吧?”另一头说:“不会的,我们是大象啊。”——已经疯了。Teacher:“Now,usethe‘sugar’to m ake asentence.”A student:“Iam drinking tea”Teacher:“W hereisthesugar?”Hesaid:“In the tea”.Two gastronom es boast-ed thatthey had tas…  相似文献   

19.
如果我问一句:你犯过错误吗?恐怕没有人会摇头。人总免不了犯错误,虽然犯错误不是什么好事,可我还是想提倡犯一种错误,就是犯那种“合理”的错误。最近看到一则消息,某外国公司要求受聘人员犯合理错误,如果应聘者一年之内不犯一次错误,将有被解职的危险。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很奇怪,只听  相似文献   

20.
开心乐园     
你能在图中画两个正方形,把所有的黑点分开吗? 一休 供稿 笑话两则 吃不了兜着走 蠢儿子:“爸爸,胡同里的不良少年限我在两天之内交出3元,否则让我吃不了兜着走!” 蠢爸爸:“千万别交,一交了吃不了的东西可就兜不回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