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文化资源普遍存在分布零散、收集不完整、收藏数量少、类型单一,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源服务体系.内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包括大千文化、糖业文化、夏布文化等,建设内江文化特色数据库对内江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城市品牌的塑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从地方图书馆特别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应为地方文化研究作出贡献的角度出发,对内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库原则、建设思路及夏布文化、糖业文化两个子库建设实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沈晖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562-563
当今社会,将"城市品牌"作为一个城市筹码的竞争。文化创意,则是大竞争时代进行城市品牌营销的核心要素,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对城市品牌的营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南通市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以此来增强城市品牌的竞争力。本文就南通市如何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功营销城市品牌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大千作为世界知名人士,其本身所携带的形象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象征意义使其作为文化品牌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内江以"大千故里.文化内江"为主题,在地域性特色文化旅游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张大千文化品牌的打造应进一步突出重点,不断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新机制、新举措,同时还要注意品牌打造中的统筹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4.
内江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千文化产业是内江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促进内江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以文化产业为视角,在挖掘大千文化资源基础上,提出内江大千文化产业资源整合模式,并对其进行探究和分析,旨在依托大千资源优势和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内江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最终走出一条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强市"道路,实现"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5.
内江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龙舟节由来巳久,这次消隐了45年之后举办的大千龙舟节,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内江便捷的交通条件、节假日变短、龙舟节与世界杯时间冲突等诸多影响因素下得以成功举办,具有促进内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内江城市形象、丰富人民生活、扩大内江知名度的意义.并分析得出了转变形式,让文化融入生活、统筹规划,形成全面发展的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经济较快发展而蕴含丰厚文化底蕴的内江,急需建设一个以大千文化、水上世界、休闲娱乐、游乐场为主题的大量综合性游乐场来带动内江经济文化的继续发展,提高内江的知名度以满足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借此契机,并通过对内江市政府关于内江城区发展整体规划的了解,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意义、SWOT分析,本文提出了关于建设内江市综合性游乐场开发项目的研究课题,认为项目的最佳选址是松山路左侧,甜城大道右侧,占地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前身为汇信乐园的场地.  相似文献   

7.
"市菜"是一个城市饮食文化的代表,无论对于地方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是餐饮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市菜"具备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征鲜明、社会影响力大、美食属性独特等特征。其文化意义体现为承载城市的历史信息,代表城市的文化名片,展示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有必要对"市菜"进行文化传播与品牌建设,以"市菜馆"为城市辨识符号推广餐饮品牌。  相似文献   

8.
中小城市是未来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虽然品牌理论有普适性,但将品牌放置于中小城市的角度去研究显得尤其必要.中小城市特色品牌具有与二线以上城市品牌所不同的诸多特性,如品牌草根化与乡土化;可供使用的品牌推广资源稀少;品牌对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和意义,都是二线以上城市商品品牌所不具备的.中小城市品牌与地方政府的扶持密切相关,本文将品牌传播战略的路径放置于区域经济角度进行研究,并通过一个地方特色品牌的确立发展过程,得到了具有新颖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呼伦贝尔城市类型多样、文化富集,但城市文化内涵的凝练与城市发展需求不相协调,呈现出浅层化、个性挖掘不平衡的问题,影响了内在驱动作用的实现.解决城市文化凝练的问题,避免陷入"千城一面"的城市文化特色危机,可行的路径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强化政府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太原大学学报》2017,(2):16-2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都市区之间的竞争。太原都市区作为山西省"一核一圈三群"城镇体系核心区域,对全省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领作用。太原都市区要提升区域竞争力,带动山西省经济发展,必须立足自身条件,克服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产业结构优化不足以及区域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从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两方面着手,通过统一规划、构建立体交通网络、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区域生态支撑体系、建立健全区域协调机构、构建数字平台、均衡配置公共资源以及大力打造晋商文化品牌,实现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乡市作为豫北重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伴随着全民休闲时代的到来,为避免千城一面,新乡市旅游发展应采取避强定位策略,依据自身优势将城市打造成以"休闲"为特色的豫北名城,与周边旅游城市进行差异化旅游竞争。文章基于比较优势视角从交通区位、资源优势、与省会联动以及打破旅游发展瓶颈等方面论证了新乡将"休闲"作为旅游发展定位的可行性,并从重视产业发展、加强硬件建设、创造休闲环境以及打造休闲品牌等方面提出了城市休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表现为城市之间,特别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城市、特大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城市间的竞争,而主要表现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之间的竞争.因此,都市圈竞争力作为区域竞争力的一种新型的竞争力研究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等院校发展必须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紧密与地方结合才能形成办学特色,才能充分发挥其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内江师范学院长期以来积极努力实践和探索,在弘扬地方民俗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科学技术服务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市校合作,创新合作机制和模式,搭建科技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互惠共赢将是校地之间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品牌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发展牢靠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品牌强市战略,是适宜十堰主体功能区定位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区区位的战略选择,十堰市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政策叠加的机遇,应通过培育品牌、发展品牌、宣传品牌、保护品牌、以经济品牌建设带动政务品牌建设系统展开。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与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在异质文化相互激荡、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对当前城市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闽下探求城市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才能保证城市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推动城市文化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己由产品竞争、质量竞争逐步演变为品牌的竞争,品牌战略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品牌意识薄弱;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差;品牌缺乏对核心价值的精准定位;品牌宣传上以广告战为主;盲目进行品牌扩张和品牌延伸.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在"文化大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淮南市“文化大市”建设中,图书馆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分析图书馆的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阐述了图书馆在“文化大市”建设中的三大作用:图书馆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职能,能为文化大市建设提供文化资源支撑;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职能,能有力促进全民素质提高;图书馆具有增强城市文化力的职能,能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并提出了发展图书馆事业、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贵州旅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宣传明显不足.为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提炼文化内涵,打造旅游品牌,至为重要.屯堡文化是贵州数百年的历史沉淀,具有"新、奇、异、知"的旅游核心竞争特质,加大屯堡文化开发力度,有助于提升贵州旅游核心竞争力,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河南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软实力在当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河南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取得较大的成就,但同时存在着淡化社会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贬损城市人文景观价值和人文精神含量,忽视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人的城市化、现代化滞后,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等问题。今后,河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应着重增强城市凝聚力,注重历史积淀,发展文化产业,塑造城市品牌,吸引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市场竞争、区域竞争已从产品竞争走向品牌竞争,从经济硬实力竞争走向文化软实力竞争。一座城市是否拥有鲜明的个性形象与国内外驰名品牌,已成为该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象征和标志。无锡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城市,要在新的更高层次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就必须着眼于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更高目标,大力加强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