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九愚  闵慧  王才章 《文教资料》2008,(32):168-169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优秀精神成果,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精神价值之所在,发扬这一文化传统有助于大学生完善自己身心人格,培养和谐人文品格.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也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泛滥的今天,通过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见利思义"的道德精神,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庄子和李白的世界观与处世态度有很大的不同,庄子展现的是一个愤世、超世的逃尘隐士形象,李白则是一位恋世、入世的社会角色;庄子以哲学的思辩表现自我,李白以文学的形象突出自我;庄子是极端超俗精神的代表,李白则是多种文化精神的整合;庄子的浪漫有着浓厚的荒诞虚无、汪洋恣肆的原创性色彩,李白的浪漫则表现为豪情奇想、朗丽清新的继发性特征。庄子为中国士人昭示了一条与现实的决裂之路,李白则为中国士人提供了一种理想人格类型。庄子与李白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3.
《庄子》是先秦文化典籍,是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对于中国后世的哲学、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寓言又是《庄子》著作的精髓,它所形成的寓言成语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庄子》既是一部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巨著,博大精深,其寓言成语是历经数千年而流传和提炼出来的精华,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本文通过《庄子》寓言成语概况,进而剖析《庄子》寓言成语所蕴涵的文化特质来解析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和谐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有着伴之而生的历史,在建设和谐文化中更负有重任.高校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并致力于培养可引导和谐文化建设的教员和学生.作为一名高校教员,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之中,地处长三角的吴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开放气度,彰显着一种和谐的精神,这同吴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长期的文化沉淀所形成的吴地精神文化传统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本文主要在中西文化的交错体系中立足于吴文化的开放性以及和谐精神,将纯文化的思维运用到解读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吴文化潜在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6.
保守主义思潮主要是指自近代以降迄及五四前后,在强烈的民族生存危机意识的刺激下,一部分以承续中国文化精神为使命的现代知识分子,力图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重建中国文化的伦理精神象征,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会通西方文化,建构起一种继往开来、中体西用式的思想文化体系,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现实出路的一种思想文化倾向。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保守主义主要是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说的,文学上的保守主义只是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一个次要部分而存在,它与文化紧密相关。在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文化保守主义一直是作为文化激进主义的反对力量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宗教中的个人有着天然的超俗倾向,而按照韦伯的理解,宗教改革之后产生的新教则通过鼓励个人恪尽"天职",积极"善工",客观上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新教作为一种宗教,不仅成为了个人积极参与实践的精神动力,而且还获得了全新的世俗内容。作为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个体,庄子却选择了战略性大撤退,撤退到内在城堡中去,最终引导人们走向内心世界而远离现实。这样,庄子与新教之间产生了一种世俗与超俗的奇特对照。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铸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传承了优良的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在几千年积淀和传承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凝练为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智慧,化生为一种注重现实的入世精神,积淀为一种厚德载物的中华美德,铸就为一种有为无为辩证统一的处事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在精神标识上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种不散的精神,道家学派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文化,主要包含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具体说来,它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探讨道家传统和谐观,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正确理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保守主义思潮主要是指自近代以降迄及五四前后,在强烈的民族生存危机意识的刺激下,一部分以承续中国文化精神为使命的现代知识分子,力图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重建中国文化的伦理精神象征,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会通西方文化,建构起一种继往开来、中体西用式的思想文化体系,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现实出路的一种思想文化倾向。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保守主义主要是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说的,文学上的保守主义只是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一个次要部分而存在,它与文化紧密相关。在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文化保守主…  相似文献   

11.
张立文教授的新书《和合哲学论》凸显了中国哲学在发展中以追求“自己讲”、“讲自己”作为学术精神品味、以突破传统话语作为致思趋向而梳理出和合哲学思想.和合哲学是创新的哲学,其现实意义是对现实社会具有形而上学的和谐张力.  相似文献   

12.
柳松 《职教论坛》2005,(35):59-60
一、庄子追求"出世" 儒与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镇,而道以老子、庄子为本.庄子哲学追求的也是人与世界的和谐,但它与儒学不同的是,它追求的是与天、与道的和谐,追求的是与自然之大化流行之和谐,而儒学所追求的只是与宗法社会的和谐,因此儒是"人世"的,而庄子则是"出世"的.  相似文献   

13.
"以和为贵,崇尚中庸"作为中华传统思想的精髓,为我们构建和谐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今天在构建和谐文化时,要辩证对待传统和谐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借鉴国外文化优秀成分,对其进行综合创新.这种传统的和谐思想,无疑对整合矛盾、团结人民、凝聚民族精神起着积极作用,同时对构建和谐社会文化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和谐文化的内涵。什么是和谐文化?首先,和谐文化是一种正文化,并以正文化作为主体的文化;其次,和谐文化与负文化虽有某些关联,但属健康而又多样的文化;再次,和谐文化是占主体成分的正文化,与负文化中有某些关联但属健康而又多样的文化的有机兼容、协调和发展。和谐文化包含精神、物态、行为、制度等四个层面。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于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庄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丰富的内涵。而其中“虚无”观念影响深远,庄子文化中的“虚”中有“实”的内容,主要反映在庄子对天命,自然以及社会的观点上,他的这种思想固然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也的确能给现实中的失意者以慰藉,使他们能以恬淡平和的心态面对挫折。其美学魅力已经渗透到中华文化中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奋斗目标.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集中体现,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布朗族传统伦理和谐精神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大力弘扬布朗族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挖掘和研究布朗族传统文化中传统伦理和谐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维护边疆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以其著作的博大精深,彰显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精髓。庄子的平等精神、宽容精神、和谐精神、人生哲学以及张扬的个性,在当今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在中国流传了2500多年的儒学,以“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天人合一追求天人和谐,三纲六纪追求人际和谐,修身养性追求身心和谐。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而在东方传统宗教基础上产生的巴哈伊教,也以“人类一家,宗教和合,文化包融”为使命。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有着共同的和谐社会追求,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地区以及和谐世界的形势下,挖掘这些文化资源有利于和谐世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庄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丰富的内涵。而其中“虚无”观念影响深远,庄子文化中的“虚”中有“实”的内容,主要反映在庄子对天命,自然以及社会的观点上,他的这种思想固然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也的确能给现实中的失意者以慰藉,使他们能以恬淡平和的心态面对挫折。其美学魅力已经渗透到中华文化中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20.
宋国地域文化在周代颇有特色.宋国盛行神权崇拜,公族地位显赫,物质文化比较繁荣.宋国承继殷商文化传统,"其俗犹有先王遗风".宋国作为庄子的诞生地,其殷商文化传统和宋国社会政治现实对庄子思想及文学个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