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把社会发展仅视为单纯的经济现象的传统社会发展观对扶贫所导致的弊端,指出应当用全面的、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来指导扶贫,把扶贫汇入经济发展的主流:扶贫是一种以经济效益为前提,以贫困社区的综合发展为内容,以贫困人口的发展为核心的社会积极变迁。在扶贫中,应当考虑到社会保险、社会服务、社会心理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引入贫困人口民主管理与监督、社会保险和竞争等新的机制,运用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种扶贫项目及其结果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心理效益三个方面的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2.
产业扶贫是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与脱贫攻坚时期产业扶贫政策聚焦于精准扶贫不同,后扶贫时代关注相对贫困与多维贫困治理,强调贫困人口的多维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产业扶贫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当前,我国产业扶贫面临产业链和价值链关键环节缺失、产业发展路径僵化、扶贫福利不足等多重制约。从可持续治理来看,产业扶贫的优化路径应从建立特色产业培育机制、构建扶智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扶贫利益共同体等方面探寻,以期在未来持续发挥扶贫产业的现实价值,形成区域经济增长和个体持续增收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与创新,它对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回应这一要求,调整与改革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高职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中学地理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素材,本文在阐述对中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密切联系,得出可持续发展观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主旋律,并进一步讨论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可持续发展观与学习化社会的基本观念迄今为止 ,人类社会的发展观经历了从重视“经济指标”、“综合社会指标”到“社区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嬗变。重视经济目标的发展观本质上是“以物为中心”的 ,特别重视发展的经济指标却忽视了社会整体的综合的发展。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 ,经济发展是以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 ,并导致了社会发展中物质与精神、科学与道德的冲突。重视“综合社会指标”的发展观本质上是“以社会为中心”的 ,特别重视社会各系统的均衡和谐发展却忽视了人的发展。“社区发展观”是“以人为中…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可持续发展观从哲学层面进行了阐述,认为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理性抉择的结果;它摆脱了单纯经济增长模式,注重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同时把人类社会置于自然界这个大系统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可持续发展观重在可持续性上,它把局部和整体、现实和未来、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处处显示出辩证的特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看,教育领域内一切新的教育思想、观念的产生与变革都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基础的。素质教育做为8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其产生和发展亦不能脱离这一规律。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可以发现,与素质教育概念的产生几乎同一时...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在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同时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党的发展观念的重大创新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 .它有深刻的内涵和诸多发展理念的创新 ,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地与地之间协调发展 ,其本质要求是满足人的需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即以人为中心的人 -社会 -自然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而要实现“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人类必须约束和重新规范自己的行为 ,并在实践中围绕协调发展遵循 6项原则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标志着人类、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进入新的时期 ,这对建立在人地关系研究基础上的地理学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根据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 ,提出在教学中开展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内容 ,探索把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溶入素质教育中及建立可持续发展观研究与教育基地等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的、全面的发展观,其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全面发展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观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的发展,在不牺牲未来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对发展内涵的认识所达到的较高境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手段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正确的环境观、辩证的国情观和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14.
可持续发展观的“类“向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的系统工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明观,它凸显出人的类特性,它的实现也有赖于人类对自身类特性高度理性认同。人与自然的一体化是社会可持续的前提下条件,人与人的一体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人与自我的一体化是社会可持续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5.
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马克思、恩格斯将发展视为唯物辩证法总特征之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进行了发展和丰富,相继提出了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等新的发展理论和发展道路,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6.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实验室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以及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是对传统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发展必须是全面的———从经济增长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必须是协调的———从重点突破到全面协调 ,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从追求一时的繁荣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一次思维领域的革命 ,它的成功实践必将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并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环境教育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的教学实践,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加强教学实践,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建筑业对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加强对建筑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非常必要.而当前建筑教育存在着建筑教育者还未摒弃传统的建筑教育思想和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还未真正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等问题,因此,必须要树立起可持续发展建筑教育理念,从传统建筑教育模式向可持续发展建筑教育模式的转变,将可持续发展观渗透到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使可持续发展观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文化,一种价值观,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践行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观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全新的发展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力资源为基础发展、公平与均等发展、兼顾后代利益发展。这种发展观表达了在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高度发展条件下 ,人们对自身长期以来行为反思后的全新的价值定位与全新的伦理理念。这些伦理理念扩散到教育的各个方面 ,使教育从狭隘走向宽广 ,从应试走向注重素质 ,从关注教师和书本走向同时也关注学生 ,从而形成了现代教育中大教育、素质教育、学生主体教育等重大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