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转喻的语用类型入手,结合语用学理论,如言语行为理论、格赖斯理论和关联理论,探讨了转喻推理在<绝对信号>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从语用等效谈《红楼梦》杨译本的转喻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喻是人类所共有的普遍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模式反映在人类的语言表达中.本文从语用失误和语用等效的角度出发,在对英汉隐喻进行语用对比的基础上,以杨宪益<红楼梦>英译中转喻的处理为案例,探讨了转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修辞学不同,认知语言学致力于语言显性形式与语义深层认知心理机制的探讨。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而且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指称、描述事物的重要手段。因此,突破以往只从修辞角度对转喻的片面研究,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内,从概念、语法、语篇和语用四个角度对转喻进行动态分析,以揭示“转喻”的不同认知功能,为认知语言学机制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4.
语用预设是广告用语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语用手段。它的使用使广告准确简洁,极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在进行广告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语用预设的复杂性。透彻理解原文的语用预设信息.再将之置于译文读者的预设框架之下.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广告也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5.
转喻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当代对转喻的研究受到了语言学的深远影响。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结合目前英语专业普遍使用的《高级英语》教材,对转喻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从形式和功能两方面探讨了英语转喻的汉译策略。旨在加强对英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转喻修辞进行科学性的应用和研究,以期达到明晰转喻本质及其应用、在教与学过程中避免语用失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1.引言 传统修辞学研究把转喻和隐喻看成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人们在交际中惯用的装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Lakoff和Johnson的合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的出版,转喻和隐喻被认知语言学家看作是一种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普遍的语言现象,更是基本的思维方式,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转喻翻译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以语用等效为理论基础,以英汉转喻的语用对比为依据,我们可以探讨出英汉转喻的语用翻译策略;此外,转喻翻译还可以在关联理论的模式框架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由于转喻的新颖性和替代同一整体其他成分的独特性,词人喜欢使用转喻唤起"诗意",同时达到经济使用语言的目的。转喻是比隐喻更重要的认知方式。激活是转喻的主要运行机制,由于文化背景差异的存在,宋词中一些转喻可被视为特殊转喻,它们和英语(译入语)中转喻的关系分为激活对等、激活部分对等、激活错位对等、激活不对等等情况,对应的翻译方法为转喻零植入、转喻部分植入、转喻替换植入、转喻完全植入、转喻放弃植入等。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言学的转喻观有别于修辞学关于转哈的传统的观点,认为转喻不只是一种修辞现象,而且是一种概念现象,具有认知功能。认知语言学的这种转喻观,对于语言的某些间接现象和自然交际中某些话语的会话含义具有解释力,不仅是对现有语用理论的补充,而且具有外语教学法价值。  相似文献   

10.
转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全文首先论述了转喻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对转喻的认知本质作了系统的分析,最后用关联理论中的语用推理对转喻的心理加工过程进行了剖析。笔者认为,转喻使用与隐喻一样,都是为了选择不直接解释说话人思想话语的结果,从关联理论的视域看来,转喻是为了寻求最佳关联而采取的一种方式。转喻的认知意义可以通过语用推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同为以人类体验认知为基础的关联翻译理论与转喻,必然有着一定联系.本文试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运用直接翻译与问接翻译概念分析<红楼梦>杨译本中的转喻翻译,揭示用关联翻译理论可以解释<红楼梦>中的转喻翻译,同时指出译本某些地方采用完全意译的手法,没有很好的传达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满足译语接受者的期待,可以尝试运用直接翻译或间接翻译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2.
转喻在地名命名中的认知语用理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地名命名的一种重要方法。转喻在地名命名中的认知语用理据主要有相关性、熟知性、显著性。以浙江地名为例,具体有人地、事地、数地的熟知性、相关性;山、水部分与地域整体的相关性;物产、地貌特征的显著性及其与地域的相关性等。  相似文献   

13.
14.
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转喻和语言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从词汇、阅读和翻译等方面讲授转喻理论,对培养学生的转喻认知和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实证为基础,从模糊语言学盼理论出发分析新闻报道中模糊语存在的必然性、普遍性。并结合新闻报道的语用功能来探讨模糊语翻译的主要策略,即对等译法和变异法。  相似文献   

16.
戏剧对白翻译贵在形神兼备。如若不能,则先神似而后形似。文章引用实例就《卖花女》汉译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杨宪益的译本是形神兼备的典范,值得从事戏剧对白翻译的译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一类特殊的转喻现象--逻辑转喻.逻辑转喻本质上是一种语义增生现象,即词语进入某种句法环境时衍生出附加的语义结构.作为一种系统存在的语言现象,逻辑转寓存在的理据是意义的整合性.作为一种话语类型,逻辑转喻获得了含义的地位,鲜明地体现了语用学对语义识解过程的干涉.这不仅有助于澄清哲学及语言学中由来已久的语义/语用之争的问题,而且对我们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认识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模糊语言在承栽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以实证为例,从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出发分析新闻报道中模糊语存在的必然性、普遍性,并结合新闻报道的语用功能来探讨模糊语翻译的主要策略,即对等译法和变异法.  相似文献   

19.
叶晓敏 《文教资料》2008,(20):37-39
本文以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为基础对曹禺的戏剧<日出>中人物之问的间接言语行为进行分析,以期对戏剧中人物关系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传统来看,转喻是一种普遍的修辞手法,而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人们重新认识了转喻.如今转喻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游戏,而被视为一种思维方式.言语行为理论从转喻的角度很好地解释了在生活中人们使用和理解间接言语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