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 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而人物性格的塑造理应成为文学创作的关键.德国著名美学家莱辛说:"一切与性格无关的东西,作家都可以置之不顾.对于作家来说,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征的过程中最当着力用笔之处."莱辛的这种论断,显然把人物性格的塑造放在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上.说到底.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均是以塑造人物形象、发掘人物性格为重心的艺术样式.  相似文献   

2.
法治是一种民主性、他律性和程序性的治理方式.这种治理方式基于感性人易于滥用权利的人性假设,主张以体现"绝对理性"或"人类理性"的法律来约束感性人的任意.人并不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截然二分,此时此地是感性的存在,彼时彼地是理性的存在,任何时候都人都是感性和理性的对立统一体.因而单纯的法治必然存在一定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现代市场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作者——创作主体,读者——接受主体在市场观念影响下二者关系的嬗变。通过对读者的详细分类和作者的自我剖析,研究使作品如何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数学证明的教育价值的研究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数学证明是以一些基本概念和公理为基础,使用合乎逻辑的推理去决定判断是否正确.数学证明具有二重性,即它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数学证明的教育价值应该体现在:从文化上,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理性精神,懂得理性地思考问题;从知识上,证明能加深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并能导致发现;从思维上,证明能训练和培养逻辑和非逻辑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利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年),在西方史学界被认为是强调“客观”而“科学”地对待历史的史学大师,也有人把他视作唯心主义史学的代表。尽管说法不一,但都推崇他为西方史学史上的一代宗师,传统史学(相对20世纪的“新史学”而言)的集大成者.一、兰克其人及主要学术成就1795年12月21日,兰克生于德国图林根的维尔小镇,一个中产阶级的路德教信徒的家庭。他的孩提时代,是在一个严格的、苛求的读书环境中度过的。在初学阶段,他就刻苦学习,嗜读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6.
诚信既是道德的范畴,又属法律的范畴,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必须作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相辅相成.法律基础课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切合了诚信具有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在建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和能够起到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权力不仅具有强制性、等级性、对象性、整合性和目的性,而且具有扩张性、侵犯性、排它性、诱惑性和腐蚀性,因而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为了减少乃至杜绝权力负效应产生,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这在社会主义现阶段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8.
唐五代时期的湖南文学集中体现了古代地域文学的二重性:既由于区域的封闭性而使自身带有突出的地域性,也因交通的开启而得以与主流文学时时保持着共通性。研究此种二重性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古代地域文学的形成历程及自身特征。  相似文献   

9.
从西方哲学史看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是历史上哲学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此问题较为自觉研究的,只有德国古典哲学家,特别是康德,康德的图式说不仅提出了认识过程中主体的心理机制和认知结构问题,把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更加凸现出来了,而且开创了现代认识论一些重要问题研究之先河。  相似文献   

10.
数学概念具有二重性——过程与对象,两者同属概念的两个侧面。在概念的学习中,应辩证地认识两者关系:概念的获得有先后次序;对象的形成经过内化、压缩和实体化三个关键环节;过程与对象的作用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偏废;概念具有层次性,但学生往往只能掌握概念某个层次的意义而非全部意义;概念学习由过程向对象转化时,学生的认知并非与之同步变化;概念学习由过程向对象转换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1.
尝试以人物性格的二重性特征为视角,来把握古典诗歌形象刘兰芝与罗敷的性格特征,认为在她们复杂的性格系统中存在着两个彼此相关的层面:一是“类性”,它是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对人的性格所作出的一种规范要求同人对这种规范要求的适应性的总和,如刘兰芝的贤淑善良、勤劳踏实、恪守礼教等;二是“本性”,它显示了人的一种本我意愿和本能要求,如罗敷的“善变、狡黠和假饰”等。较之传统的分析,这种意见更能把握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13.
《世说新语》是一部蕴涵深刻生命意识的小说,《世说新语》中所反映的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也最为丰富,最有个性:一方面,魏晋文人面对自我个体处在非自然死亡的非常时刻,有一种超然态度,忽略肉体生命的消亡,他们更看重精神生命的养成;而另一方面,当他们面对亲友的自然死亡时,却往往表现得意重情深、儿女情长。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其实是反映了魏晋文人在追求人格完美上的融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14.
从校园文化主体看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园化是一种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强大育人功能的化;校园化是由不同校园化主体在特定环境创造的统合化;校园化的影响力主要受制于校园化建设的主体对化的创造及整合。  相似文献   

15.
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他们大多从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和语言符号中的部分角度考虑,而没充分认识到认知客体、主体、体现方式这三者在语言模糊性形成过程中的根本性作用。在语义三角理论框架下的分析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和语言符号对语言模糊性形成的根本性作用,将利于完整而深刻地揭示自然语言模糊性的根源和实质,利于更好地掌握有语言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钱钟书刻画孙柔嘉的着力用笔之处,本文从二重性格论的角度分析研究孙柔嘉的复杂性格,探寻其复杂性格的组合因素及其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东西方教学艺术的不同,导致了中国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有着明显差异,我们将通过语文阅读教学的中美比较来认识这一点。从中分析中关在阅读教学方面各自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研究互补,进一步提高我国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从金融危机的制度性根源看国际金融新秩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主要在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固有缺陷。这些缺陷主要表现为美元的“超信用”国际地位,IMF的功能性缺陷与全球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的缺乏。要从根本上避免全球性金融危机,必须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监管和国际金融机构等方面重建国际金融秩序。对于中国来说,参与国际金融秩序重建需要一个长期的战略安排。  相似文献   

19.
据有关部门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三亿中学生中,被教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已达5000万,每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差生"是怎样形成的?笔者结合自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谈一些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类战争的根源是个历史的范畴,在迄今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下人类战争的原因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加上资产阶级学者们往往把动机归为原因,所以对人类战争的根源迄今未能取得一致的认识。其中一些人认为战争只是阶级社会的产物,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战争是人类固有的本能,是人类社会的伴侣。本文认为人类战争的由来已久,从无阶级的原始社会末期直到社会主义时期均有战争存在,战争的根源是迄今为止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固有的局限性和人类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表现为在生产力始终还不够高、经济也不够发达的条件下,人类往往为了各个集团的利益,或为求生存,或为扩张称雄,或为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经济和政治而发动进步的革命战争或反动的掠夺战争。因此,人类只有普遍进入生产力高度发达、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的共产主义社会时代,战争才能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