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乃楣 《上海教育》2005,(6A):47-48
学生的“前在”是指教师在教学前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潜在”即学生潜在的尚未被挖掘,有待在学习活动中被发现并激发的能力。学生从发展的“起点”到“终点”及“过程”都是不相同的。这里提出的“差异”,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时所表现出的不同基础、不同学力等。一直以来,学生间的差异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构建德育新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要尊重学生的品行差异,并且珍视这种差异的价值;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学生自主发展;要对学生进行法纪和道德教育,但其发展水平不能一刀切,依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可把学生分为“守法好公民”,“遵纪好学生”和“品行标兵”三个品行等级,通过展标,定标,达标,评标四个环节,引导学生逐步实现自我的束和自我激励。  相似文献   

3.
“差异教学”是指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求,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法。那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如何运用“差异教学”进行操作呢?  相似文献   

4.
谈《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程标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差异教学,可以促成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满足新课标的三个基本要求:“面向全体”、“适应差异”、“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而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借鉴一些先进的理念,我校在初三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实验,以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发展中对因材施教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教师提问、学生作答是课堂提问的一贯模式,然而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没有学会“问”,而是只学会“答”,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问”的权利和能力,陷入被动状态。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无疑地是问号”。只有当问题从学生心中自发冒出来时,他们的想象力、理解力、领悟力才能培养出来,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差异发展。因此,课堂提问也该转变观念,打破教师的垄断地位,让学生人人参与,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功能,让他们在主动质疑、释疑中实现自我差异发展。  相似文献   

7.
《上海教育》2007,(2A):81-81
晋元高级中学的“走班制”探索在全国不算最早,但却是最具代表性的。“走班制”教学,在于承认学生的差异及发展的不平衡性,“套餐式”课程则是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个性化课程,两者的结合,实现了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需求的学习环境的目标,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获得更充分的发展。晋元的这一改革探索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改良提供了一个很发的模板。  相似文献   

8.
1.问题的提出 目前,一般高中常采用两种分班形式,一种是“平行班”,一种是“快慢班”。“平行班”是由每班人数基本相同而层次不同的学生组成,教师在教学中面对基础知识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差异较大的学生,较难做到既让成绩好的学生“吃饱”,又让成绩差的学生不掉队。学生存在智能差异和个性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差异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认真了解和分析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个性差异,积极地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找准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培养学生积极、自信的学习情感,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数学新教材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生活实例,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编写的。新教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认识到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存在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所谓分层教学,即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活力,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局面,提高全体学生综合素质。分层教学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个性发展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要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正视学生间的差异,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差异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初一的学生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而初二的学生由于成绩的原因,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若任其发展下去,这部分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深刻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个性化阅读的出发点是正确认识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它要求在研究学生共性的同时,重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研究,尊重学生的个别性、独立性,使学生在一定阶段内养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从发展学生的个性入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王莉莉 《课外阅读》2011,(7):151-151
学生之间的差异可以成为被欣赏、被尊重、被发展的物体。差异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面对学生这些“独一无二”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资源”,教师应该尊重“有差异”的个体;分享有差异的体验;开展“有差异”的教学;对话“有差异”的思想;采用“有差异”形式;强调“有差异”的评价,充分运用学生的差异资源,促进学生能“有差异”的发展,最终获得“有差异”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高峰 《小学生》2010,(7):42-42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倡导“因材施教”,于是有了个性迥异的七十二圣贤,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学生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不同的人在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我们教师要正确认识,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实施个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差生"不差--多元智能理论与后进生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看待学生成功问题的全新视角,对评估学生素质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把学习困难学生称作“后进生”的定义并不准确,其本质是教育歧视;所谓“转化”也有违人才成长的规律,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取消“后进生”的称谓,改变传统的“转化”观念及做法,尊重差异.建立适应这种差异的多元化的教育制度,才是促进全面发展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7.
刘纯纲 《湖北教育》2009,(10):29-29
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知识储备、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常常要对学生进行“小灶”教育。为学生“开小灶”是因材施教最有效的策略,它通过对学生个体的完善,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如何才能开好“小灶”呢?笔者认为,“开小灶”先应学三招厨艺。  相似文献   

18.
关于学校实施差异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历来强调共性,忽视研究学生的差异性,无视学生差异的存在,强调平均发展,鼓励“全优”,不公平地对待学生的短处,有的学生成绩欠佳,被称为“差生”,甚至有“双差生”的称号,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不能“抬起头来走路”,丧失前进的信心和动力。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仍然存在这种情况,求同去异,扼长补短,成为一种“补差”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最高宗旨和理念,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近年来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相对差异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使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获得选择性学习的主动权,以期使每位学生在“分层教学”中获得最佳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促进学生“差异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改革理念已经越来越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所重视。“差异发展”是相对于个体之“统一发展”、“平均发展”而言的,是指个体不同程度的、有差异的发展。当我们把个体差异发展放到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来加以审视时,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个体差异发展的重要价值。实现个体的差异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当代中国人发展的必然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