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朝统治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峰的时期。军机处就是适应这一时期的性质而产生的。军机处亘存于清代统治时期一百七十余年间,它以“平章军国之政,以赞上治机务”,而为清统治者的得力工具。故权力既重且广。由于它最接近皇帝,又赋子“承旨出政”之权而行使权力,遂成为凌驾于內阁、部、院之上的全国要政的总汇机关。军机处始设于雍正八年(1730年),初名军机房。十年改名办理军机处。雍正十三年十月,高宗蒞政后,曾罢军机处,其职尽归总理事务王大臣代之。又二年(乾隆二年十一月),王大臣等请罢总理事务后,遂复军机处。直至宣统三年四月“皇族內阁”成立后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自君主专制建立以来,皇权与相权此消彼长,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本文试对近年来关于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军机处等中央政治机构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介绍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各版本教材在叙述军机处的特点时,大都提到了"有官无吏"一词。如人民版中"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人教版中"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笔者认为"有官无吏"只看到了军机处的表象,而实质却恰恰相反,军  相似文献   

4.
“军机处”是清代的特殊政治机构,是直接秉承皇帝意旨经办一切重大政务的中枢,是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发展到最高阶段——绝对君权的形成、并完全排斥“相权”的产物。军机处是中央的主要政府机关之一,实际上是皇帝内廷的办公厅或机要室,最便于君权的无限发挥。故自雍正时期设立以来,沿用不废,清季几次改制均未触动,直到辛亥武昌起义的前夕“皇族内阁”出现时才被裁撤。  相似文献   

5.
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为清代所独创。其始不过为一临时设置,主要是处理军务,后逐渐演变成为“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的中枢机构。在《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的序言中谓:“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祗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已大致勾勒出军机处的发展历程,但过于简略。笔者认为,军机处草创于雍正年间,其后日趋正规化,其日常规制基本定型于乾隆朝前期,进一步完善严密于嘉庆朝初年。  相似文献   

6.
关于明清时期专制皇权强化的表现,中学历史教科书只举明初废丞相、清朝设立军机处两个史实,其实,这只是皇权强化在制度上的体现。明清时期皇权能够得到空前的强化,在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厚的基础。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官僚队伍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执行者和依赖对象。  相似文献   

7.
清代设立的军机处被称为“君主权力登峰造极的重要标志”。但对军机处的描述,各种教材说法不一。本文拟就军机大臣的品级、军机处的职能及其地位等问题作一简要分析,祈教名家。普通高中新课标岳麓版教科书说:“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  相似文献   

8.
南书房是康熙时期一个特殊的机要秘书机构,它对康熙朝及雍正初年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产生了重大作用;而南书房在康熙时期所承担的政治功能及对康雍之际清廷政治改革所产生的影响,彰显了其介于天子幕僚与国家机关之间的特殊地位。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南书房的政治地位开始衰落。  相似文献   

9.
自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就彰显了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的特征。至明清时期,明太祖废宰相,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本文以宰相制度为线索,探究明朝废宰相的原因、内阁的弊端和清朝军机处的性质、设立原因以及明清君主专制带给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清末著作权律的出台,主要涉及到四个政府部门:民政部、宪政编查馆、资政院及军机处,这其中,民政部比之其他部门要显得更为重要。关于清末著作权律的实施问题,学界有一种看法认为该律并未真正实施,其实,无论是从当时我国的内部舆论、外部列强的压力,还是从民政部的晓谕及事后案例的引用等,都可以看出事实并非如此。学界忽视民政部的作为,不足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