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沙古街古巷很多,每一条街巷都有着光辉历史和美丽的传说。随着历史的变迁,古街古巷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长沙黄兴路也不例外,长沙市委市政府2002年开始对黄兴路进行彻底改建,使昔日寥落的大街变成了一条视野开阔、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的商业大街,这里商品琳琅满目,建筑物也是古今结合,是当之无愧的“三湘第一街”。  相似文献   

2.
扬州城市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京杭大运河河运状况对扬州经济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咸丰年间,由于战争破坏、水源不足、黄河侵扰,京杭大运河河运逐渐停滞.这一变化直接导致扬州丧失了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漕运被迫停止,盐务走向衰落,商业经济一蹶不振,又跟不上时代发展,扬州地位自此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3.
隋朝大运河的修治及对后世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媛 《兰台世界》2013,(30):151-152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本文从隋朝修治大运河的目的入手,简要阐述了大运河对于南北交通、经济发展和漕运的影响,同时也论述了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以及对于后世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媛 《兰台世界》2013,(10):151-152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本文从隋朝修治大运河的目的入手,简要阐述了大运河对于南北交通、经济发展和漕运的影响,同时也论述了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以及对于后世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漕运是我国封建社会田赋转输的一种方式,目的是满足封建国家庞大开支的需要。历代封建王朝,都将漕运视为经济命脉,给以特别重视,漕运也就成为封建国家的一件大事。同时,漕运促进了物资交流,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对封建社会都市和商业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清代漕运,中叶以前由河运,至道光五年,由于运河淤塞,始改海运,旋于次年停罢。道光二十六年,再改为海运。同治十一年,又改轮船运漕。本组史料,选自我馆所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它反映了改由轮船运漕之后的情况,对于研究清代漕运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分省编排公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尹学梅 《历史档案》2015,(2):140-144
漕运是清朝的经济命脉,不仅维护京师粮食供应,而且对国家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清代漕运制度之全面,规定之细密,法令之严整,为历代所不及。天津博物馆所藏《清代乾隆漕运图》(以下简称《漕运图》)经有关部门鉴定,绘制时间为乾隆时期,故以此命名,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笔者依据相关的历史文献对其作一初步探究,力图解读出图卷中蕴含的历史信息。一《漕运图》的基本情况《漕运图》系长卷,长宽为57×746厘米,绢本设色,未注比例。为天津博物馆旧藏,一级  相似文献   

7.
刘鹤 《兰台世界》2011,(12):11-12
1826年漕粮海运是清朝历史上首次漕粮海运,也是道光初政中的重要事件。贺长龄是在1826年漕粮海运之前就对水利、运河、漕运充分关注,他积极策划并全程参与了1826年漕粮海运。  相似文献   

8.
特授江南扬州卫孟为奉谕妥议查办帮船虚报等弊章程事致扬州三帮萧运官札 嘉庆十五年九月初一日 特授江南扬州卫正堂加一级随带加一级寻常纪录十八次孟为钦奉上谕事. 本年八月十三日奉江安粮宪鳌扎[札]开,奉苏抚部院章宪扎[札]内开,本年七月初七日准总漕部堂许咨,嘉庆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准兵部火票递到军机大臣字寄直隶总督温,漕运总督...  相似文献   

9.
1826年漕粮海运是清朝历史上首次漕粮海运,也是道光初政中的重要事件.贺长龄是在1826年漕粮海运之前就对水利、运河、漕运充分关注,他积极策划并全程参与了1826年漕粮海运.  相似文献   

10.
徐州是明代漕运重镇,是封建政权转运、存储漕粮的重要基地与码头。通过对徐州水次仓的研究与探讨,有助于揭示明代漕运仓储的设置、管理与作用,对于了解徐州城市发展与漕运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保大运河漕运,历代多次开启大运河沿线归海坝,向包括盐城在内的里下河地区倾泄洪水,大运河的历史也是里下河地区的苦难史。1931年盐城接连遭受归海坝开启和运堤决口的洪水侵袭,损失惨重,救灾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2.
徐国磊  彭伟 《档案与建设》2020,(9):58-59+57
<正>扬州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全国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名人是扬州文化的重要代表,他们的档案是珍贵的社会文化遗产和重要的档案文化资源,也是城市记忆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扬州市档案馆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工作职责,将名人档案征集利用工作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建立健全名人档案,取得了很好的征集利用成果。  相似文献   

13.
正清代康乾时期,扬州占漕运、盐务、河务三大要政之利,迎来了经济发展的第三次高峰,并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商业文化中心,其中又以乾隆朝最为鼎盛。但乾隆在位60年,既有开疆拓土、发展经济之功,也有闭关锁国、文化专制之过。其中,屡兴文字狱便是其过之一。根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乾隆朝文字狱发生数量多,有近80起,远远超过康熙朝的11起和雍正  相似文献   

14.
徐州是明代漕运重镇,是封建政权转运、存储漕粮的重要基地与码头.通过对徐州水次仓的研究与探讨,有助于揭示明代漕运仓储的设置、管理与作用,对于了解徐州城市发展与漕运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州自西汉就已建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古都北京的东大门,著名的世界级历史人力工程--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在漕运盛行时期,这里曾是南北水陆要汇,仓储重地.商贾贵胄云集,其繁华景象可以想见.两千多年来,通州这座古城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也给后人留下了众多文化古迹、人文景观.通州撷英,在这里主要介绍几处著名古迹.  相似文献   

16.
漕运是对作为国家税粮的漕粮运输行为,清代继承了明代的漕运基本制度,并且以法律的形式对漕运涉及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规定,既确保了统治期间粮食的南北流通,又很好地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扬州丛刻》是扬州地方文献精华的宝库。本文以较为详实的史料,勾勒出扬州近代文化名人陈恒和以强烈的文化责任感刊刻浩大的文化工程《扬州丛刻》的历史脉络,介绍了《扬州丛刻》的基本内容,评价了他对扬州近代文化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兰台世界》2014,(3):101-102
漕运是对作为国家税粮的漕粮运输行为,清代继承了明代的漕运基本制度,并且以法律的形式对漕运涉及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规定,既确保了统治期间粮食的南北流通,又很好地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包公(包拯)、海公(海瑞)、施公(施世纶),是中国占代史上以"公正廉明"为民间传诵的最具代表性的三位官员,其中的"施公"便是清代漕运总督施世纶. 施世纶以封荫出仕,先后任泰州知州、扬州知府、江宁知府、湖南布政使、顺天府尹等职.康熙五十四年(1715),他被调任漕运总督(又称漕督、总漕),任职期间,尽职尽责,在维护运道、调剂漕事、治旱赈灾等方面取得了卓然政绩.施世纶为官坚持以民为先、廉强恤下,因而有以他为原型创作的公案小说《施公案》流传至今.但又因他为人处事低调,实际记载其生平的正史史料比较有限且零散,以往学者对其研究大多集中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情节、年谱梳理、遗作《南堂集》《南堂诗钞》等,缺乏对其为官生平的详细研究.作为清代唯一一位任职期间"通漕无欠"的漕督,他的为官经历无疑是考察清代漕运官员的一面镜子.本文梳理其生平履历,从侧面说明清代漕督的工作职责要求,进而简要分析清代漕运制度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20.
漕运水手是清代漕粮运输的主力军,多为运河沿岸州县通过地缘、血缘关系招募游民到漕运水手队伍中来。以往学者多着眼于漕运水手不法行为的性质及对社会之危害性的研究。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中记载的漕运水手不法案件为基础,以漕运水手本身环境需求为出发点,探究引发此类案件发生的内在因素,指出此类不法行为的发生原因,揭示了漕运水手对经济待遇的需求与国家政策取向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